传承与转型:湘西传统手工艺保护现状调查

2018-09-10 01:52王祖龙郑婷婷王曼苏
三峡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湘西传承

王祖龙 郑婷婷 王曼苏

摘 要:通过对湘西传统手工艺保护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非遗”保护背景下湘西传统手工艺转型发展的思路、方法、前景与困境,并就传承人主体性的激发思考了当下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问题。

关键词:湘西;传统手工艺;传承;转型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91-07

在机械化、数字化批量复制的今天,民族传统手工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民族传统手工艺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人文智慧以及在现代生产和经济社会中的再生能力,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本文通过对湘西传统手工艺保护现状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非遗”保护背景下湘西传统手工艺转型发展的思路、方法、前景與困境,并就传承人主体性的激发思考了当下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问题。

一、湘西传统手工艺及其分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境内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占80%以上,各自有着独特的语言、习俗、服饰、建筑、乐舞和传统手工艺,拥有26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是武陵山区重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过去,受山地地形限制和交通不便的制约,湘西的现代化发展相对缓慢,为保存民族民间文化的原生态提供了天然条件。仅就传统手工艺保护而言,湘西现存传统手工艺事象丰富,品类繁多,举其要者有织染、挑花、刺绣、服饰、雕刻、编织、剪纸、银饰加工、纸扎、彩绘,等等,这些手工艺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是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根据调查情况对其分布区域、代表性传人择要述之。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在湘西分布较为广泛,织锦技艺在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至今仍有传承。其中龙山县是土家织锦保护最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苗儿滩镇叶家寨和捞车河村、靛房镇燎原村。叶家寨的代表性传人众多,有叶水云、叶春英、叶七妹、叶九翠、叶冬翠、叶卓香等,皆师承叶玉翠。叶水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在探索和实践中富于创新精神,使土家织锦的色彩、技法、功能随时代而变,并上升至现代审美领域,成为民族工艺收藏者的热宠。捞车河村的传承人刘代娥、刘代英姐妹,以织造技术水平高、色彩搭配出色而著名。靛房镇燎原村还活跃着梁秀秀、唐邦玉、谢二妹、谢三妹等代表性传承人。在保靖县的普戎镇马福村、龙溪乡龙溪坪村、涂乍乡鱼塘村,田明花、向明秀、向凤英、张明花、彭英妹、龙二萍、张志兰等传承人手艺出众。在永顺县有单海鹰、张大妹、严三妹、王冬翠等传承人,其中单海鹰是仅有的几位男性传承人之一,曾获“中国织锦工艺大师”称号,惜其英年早逝。古丈县断龙乡大龙熟村村民田开秀、田开慧、田静等也是土家织锦的代表性传承人。

苗族银饰作为苗族地区的重要饰品和婚嫁用品,是湘西著名的传统手工艺。湘西苗族银饰主要分布在凤凰、花垣、吉首、保靖、泸溪、古丈等县,其中凤凰银饰主要分布山江、麻冲、千工坪、木里等乡镇,因凤凰旅游开发而广为人知。腊尔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禾库、米良、柳薄、两林等地,吉信地区分布在两头羊、三拱桥、大田等乡镇,阿拉地区的阿拉、落潮井等乡镇也有分布。花垣地区主要分布在雅酉、吉卫、补抽、龙潭、道二、排碧、排料、民乐、两河、长乐、排吾、董马库等苗族聚居区。吉首地区主要分布在矮寨、寨阳、丹青、排吼、排绸、已略等乡镇。泸溪地区主要分布在泸溪的良家潭、八什坪、小章等乡。保靖地区主要分布在葫芦、水田等乡镇。[1]09过去,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曾有20多户人家能熟练制作苗族银饰,代表性传承人有龙米谷(已故)、麻茂庭、麻文芳、麻丝佩、麻忠其、龙喜平、龙召请等,现在只有黄茅坪村人麻茂廷、麻金企父子二人还在坚持银饰加工。

蓝印花布是湘西传统手工艺品中最具有生活基础的一种手工艺,是综合运用扎染印版印刷、防染剂技法,主要以靛蓝印花,经过30多道工序而形成蓝白相间花纹的特色印染工艺。[2]248湘西印染可分为“素蓝”与“花蓝”两类。素蓝是用蓝靛在棉麻织物上染出无图案的纯青黛色;“花蓝”是用蓝靛在白色布织物上印出图案,有单花面、双花面、扎染与蜡染技法。过去,龙山县的靛房乡就因出产土靛和蓝印花布而得名。而以凤凰为中心,与吉首、花垣、泸溪和贵州松桃相连的百里苗疆,是蓝印花布盛行的主要区域,仅在凤凰县沱江镇就有20多家染坊。[3]236在凤凰众多染坊中,刘氏染坊最为有名,而今刘氏染坊已传至第五代,尽管其传人刘大炮(刘贡鑫)已离世,两个儿子刘建明和刘建新仍然在坚持这一祖传手艺。

踏虎凿花是湘西泸溪县踏虎村特有的传统手工艺,过去主要是一种为苗服提供花样蓝本、不用剪刀剪纸的传统技艺,现已发展为单纯的凿花(剪纸)艺术。踏虎村是泸溪县西南面的一个苗寨,与凤凰、麻阳、吉首三县市相邻,已故凿花大师黄靠天是曾经最受欢迎的花客,其真传弟子邓兴隆、杨桂军也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自黄靠天、邓兴隆先后去世后,泸溪县合水镇人杨桂军担任起了传承踏虎凿花的重任,改变了传男不传女、传本村不传外的传承方式,广收弟子,从全国各地招收学徒,硬是将踏虎凿花技艺传承开来。

湘西是古老而神秘的巫傩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成整的地区,泸溪傩面具是湘西知名的传统手工艺,是湖南省“非遗”保护项目。泸溪傩面具种类繁多,有祭祀面具、驱邪面具、傩戏面具、战争面具、跳香面具。在千百年的传承和演化中,泸溪傩面具拥有了一系列丰富而完整的样本,作品广为人们收购珍藏。泸溪县浦市镇傩面具雕刻师梁铁现在是该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菊花石雕是泸溪县在湘西传统石雕技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雕品种。泸溪县碳酸钙岩质分布广泛,多地都有菊花石矿,浦市镇的高山坪灰洞坳岩门溪、麻溪口,白沙镇的岩头洞等地出产的菊花石是石雕良材。美术科班出身的菊花石雕艺人佘军现为该项技艺的主要传承人。

二、湘西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实态

湘西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实态是本次调查的重点。调查组重点对湘西纸扎、湘西蓝染、土家织锦、苗族服饰、苗族银饰、踏虎凿花、木石雕刻、土家吊脚楼营造等代表性事象进行了跟踪调查。现按其传承情形分别陈述如下:

第一类情形是现实功能丧失,完全从当地人生活中退出的传统手工艺,如纸扎、蓝染、纺织、传统服饰和银饰加工等。过去,湘西纸扎以其造型奇特、寓意古朴、色彩艳丽、材料轻巧,在湘西丧俗、巫俗、庙会等民俗活动中别具一格,是湘西极具乡土特色的手艺事象,然而自凤凰纸扎代表性传人聂方俊去世后,该手艺几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传人。湘西蓝染工艺曾在民间广泛流行,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从被面、床单、包袱到床上用品、服饰用品、室内陈设等都有应用,其图纹优美,题材丰富,风格独特,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手艺,由于生活中有了全新的机制代替品而彻底从民众生活中淡出。土家传统服饰也具有相似命运,在20世纪80年代已基本退出了当地人的生活,偶尔在一些邊远山村虽能见到穿对襟衣的老人,但已不绣花边,也找不到制作传统服饰的手艺人。实际上,这一衰退之势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出现了。[4]316湘西苗族银饰是一种以纯银为原料制作佩饰的纯手工工艺,图案取自民间,制作精巧,是苗族妇女儿童极为喜爱的佩饰,极具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现在这一传统手工艺同样因为苗族服饰从生活中淡出而走向式微。据调查所知,凤凰县的五位知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兼传承人目前唯剩叶水云和麻茂庭。纸扎传承人聂方俊、蓝染传承人刘大炮和苗族银饰加工传承人龙米谷近两年先后离世,致使这些手艺陷入人走艺绝的境况。

第二类情形是在社会转型中处于濒危状态的传统手工艺。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技艺在现实生活中正在逐渐丧失其存在价值,但又未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如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木石雕刻技艺、髹漆技艺、家具制作、藤编草编等。土家族吊脚楼是湘西典型的全木构建筑,因其绿色、环保、生态的可贵品质为当地民众所喜爱。作为民众的生活空间,至今仍然部分地留存在武陵地区的大山深处。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木材被控制,民众起房造屋,新建吊脚楼者日渐稀少。调查组在吊脚楼建筑保护得比较好的龙山县洗车河村,随机走访了仅有的几位过去的建房木匠,他们都表示已多年没有新修过新房子了,偶尔干点维修的活,至于带徒弟,根本就没有人去学这样的手艺。由于吊脚楼的日渐减少,与此相应的传统木雕技艺也因此失去用武之地;传统家具制作也有相似的境遇,由于城里有机器生产的成套现代化家具购买,青年人已不再使用传统家具,故而传统家具从业者从80年代起就转型做装修了。由于传统家具的制作减少,为家具做修饰的髹漆工艺也随之出现连带危机。石雕技艺在湘西曾经辉煌一世,现在也趋于式微,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石雕,不仅品类发生改变(过去石雕品类丰富,现在仅雕形制单一的新式墓碑和石狮),而且主要是依靠电动工具雕刻,传统的手工方式已为现代化电钻、电磨、切割机所取代,失去了手工的品格。彩绘曾是少数民族从事宗教活动时各类案子的绘图,仅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随着持艺者的年事增高,随时都有失传的可能。藤编草编曾是土家族民间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一种工艺,20世纪80年代都还很盛行,同样由于封山育林,青藤被限制砍伐,现在已基本上找不到从业的人。[4]316

第三类是适应时代发展,于濒危中转型而出现恢复迹象的传统手工艺。这类传统手工艺主要有土家织锦、踏虎凿花、竹编、傩面具雕刻等品类。传统土家织锦是以丝、棉、麻为材料,以“通径断纬”手法进行挑织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产品多为床上用品和衣物花边。因技艺独特、内涵丰富而受到民众青睐。为了跟上时代节拍,操持此技艺者于危局中思考其形式和功能转型,开发出了深受当代人喜爱的时尚产品和收藏品。现为吉首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传承人叶水云师古图新,继承了传统古法,又在形式和功能上大胆创新,作品或远销海内外,或为民族传统工艺爱好者所收藏,为这项具有民族文化标识意义的传统手工艺活在当代开创了成功的先例。又如,踏虎凿花原本是为苗族服饰提供花样蓝本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鲜明的艺术个性、精湛的工艺技巧享誉国内外。在传统农耕社会,苗族服饰鞋帽皆有刺绣装饰的传统,故形形色色的花样品种需求量大,一批专门提供花样的花客应运而生。为了满足批量销售之需,艺人剪花不用剪刀而改用刻刀凿制,一花一次可以批量凿制多套。过去,这类花样主要用于绣花底样、庆典以及祭祀活动中的装饰品,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凿花渐渐从实用功能转向审美,成为一种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民间美术样式。再如,迄今在泸溪一带流行的菊花石雕,是一种脱胎于传统石雕技艺的手工技艺,是用当地生产的一种菊花石材雕琢而成。过去湘西石雕多依附传统建筑而存在,比如祠堂、庙宇、会馆建筑雕饰,比如陵墓表饰雕刻,比如民居中的柱础雕饰,随着现代建筑的日益简明单纯,雕饰日益减少,石雕渐渐失去其装饰建筑的价值和功能,朝向满足审美需求的工艺品方向转化。泸溪的菊花石雕在继承传统雕刻工艺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传统程式,随石赋形,将制作工艺从单纯的浮雕、半浮雕向圆雕、透雕、镂空雕拓展,成为湘西传统工艺随时代发展而获得新生的典型案例。同样,湘西土家传统竹木雕刻以湘西优质竹木为材料,过去多依附土家传统吊脚楼建筑和传统家具而存在,随着传统建筑和传统家具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竹木雕刻向审美领域的工艺品方向转型,例如转向文具雕刻、室内陈设雕刻、文玩雕刻和现代根艺,其中龙山县王仕辉的竹雕土家吊脚楼系列就是传统木雕面向现代转型再生的典型代表,与竹编背篓一起成为表征湘西土家族人的智慧和想象的代表性符号。湘西傩面具雕刻因傩文化的兴盛而发展,随着傩事活动由仪式向表演转化,泸溪傩面具雕刻,也因其神秘的符号意义从傩事中剥离出来独立成技,转向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工艺品和满足收藏爱好者之需的收藏品。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传统工艺在转型过程中并非一片乐观,像一些工序繁复、技术含量高、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的传统手艺的传承同样存在后继乏人的隐忧。如苗族银饰锻制、土家织锦、菊花石雕和蓝染等,不仅从业人员少,年轻的学习者更少,传承人年龄分层十分明显,2000年以后的几乎没有,最年轻的传承人只有少数几位九零后,年纪最大的是四零后,人数最多的是1950-1980年阶段的人群。传承人年龄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年轻人对传统手艺的不屑一顾是其传承缺乏后劲的重要原因。

三、湘西传统手工艺转型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传统手工艺的转型发展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老手艺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作为传统手艺的富集区,湘西在传统手工艺的转型发展方面,政府、学者、手艺持有者、商家、民众多方互动,群策群力,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湘西特色的传统手艺转型再生之路。

(一)以手艺介入旅游,走文旅结合之路

以湘西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为例,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异常丰厚,知名度高,开发较早。不仅拥有底蕴厚重的楚汉文化积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以及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汇集了十数种知名高、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使其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中“远方的家”。分析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不得不提及传统手工艺介入旅游业的思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凤凰就走上了文旅结合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对富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的再生开发,成为凤凰古城旅游的一大亮点。凤凰古城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街、古桥、古城墙多,吊脚楼民居群落沿沱江分布,是传统建筑技艺的精华,拥有土家织锦、苗家花带、苗家绣品、苗族银饰、苗族蜡染、蓝印花布、竹背篓、草鞋、根雕等十数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现在只要置身凤凰古城中,各种转型再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作坊和店铺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游客的眼帘。这些用于传统生活的手艺产品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形式进入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既是具有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又是旅游开发的看点和卖点。比如苗族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图于布面后以蓝靛浸染而成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作品呈现出清新悦目的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染色过程中自然龟裂的“冰纹”使布面呈现出特殊魅力。过去凤凰民间多用其制作服饰和生活用品,现在在凤凰古城有多家作坊和商店经营此类旅游工艺品。草鞋是山地民众用稻草、麦秸、玉米秸编织成的劳作用鞋,如今草鞋花样翻新变成了凤凰旅游的工艺品,可当成装饰物挂在女生的背包上,一个凤凰古城竟有好几家这样的草鞋店,一家名为“草鞋王”的草鞋店,据说销路良好。苗家花带是一种用经纬线织成的有黑白花纹和彩色花纹的织物,编织时并无图样,据说工艺难度相当大,但在凤凰街头随处可遇编织花带的中老年苗族妇女。竹编背篓曾是山地生活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具,现在成了凤凰古城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在凤凰城中一家经营花背篓的店铺里,一种以金竹细篾丝为料、腰部用深色篾织就数百个呈六边形网眼的精致的花背篓居然十分走俏。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根雕也是凤凰古镇手工艺一绝,以树根自然形态和畸变形态为创作对象,用根材天然形态来表现形象,加工成作品。凤凰古城苗韵民族工艺店铺就是这种专营根雕的店铺,颇有自家特色。凤凰古城传统手工艺转型再生的实践表明,看似失去实用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并非静态的遗产,只要创意对路,就能“起死回生”,有的还能成为现代收藏的新宠。

(二)立足核心技艺,走衍生再造之路

传统手工艺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再生性,如果能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变,走衍生再造之路也不失為一种保护途径。土家织锦曾经是土家姑娘为自己出嫁准备的花铺盖,具有实用功能,现在价廉物美的床上用品多如牛毛,不再会有人用土家织锦做花铺盖了。故土家织锦的转型再造是必由之路。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土家织锦就走上了收藏和装饰路线,人们陆续开发出了壁挂、靠垫、桌布、服饰等一大批具有现代生活品格的织锦新品种,并且改进了传统工艺。[5]158花垣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厂经过不断探索,利用平纹素色织锦的特点,融进现代色彩,开发出了“新平纹彩色织锦”的民族服装、桌布、靠垫等衍生品,突破了原斜纹彩色织锦质地相对厚重粗糙、不易携带、不易洗涤的局限,形成了平纹彩色织锦的新品类。不惟如此,这种新的平纹彩色织锦工艺还易与现代工业化大机器生产线接轨,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5]158叶水云在传承土家织锦的过程中,根据民间“抠斜”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半个工艺”技法,即一格(颗)单元中同时采用了两组不同色纬的填充,极大地丰富了土家织锦的表现技法。她还利用色彩的渐变特点,摆脱传统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织出了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织锦作品,开辟了全新的收藏市场。[5]138当然,在传统手艺再生过程中要力避矫枉过正的现象,比如有的手艺人将篆书与蜡染结合,用蜡染技法创作书法作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让作品不伦不类,在书法与印染的边界上暧昧不清,难以实现传统手艺的转型再生。

(三)改进生产方式,走提高生产效率之路

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中,往往会遭遇两大困境:一是以劳动密集性为特征的传统手工业生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低、效益差、价格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产品质地老旧,品种欠丰富,适应性不强,不可能与现代生产线上的价廉物美的大众产品抗衡。前者为单纯手工作业,效率低、收益差、价格高,后者为机械化生产,高效率、低成本、多种类。两者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要破解这一矛盾,须更新观念、改进生产方式,走提高生产效率之路。还是以土家织锦为例,土家织锦在传承过程中,在守护核心技艺的前提下,可以思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举措,研发出让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新产品。有学者就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比如运用现代电脑提花技术进行工艺模仿,将“断纬”改为“埋纬”,对于一般色彩不太复杂的织锦作品可进行锦面效果仿制,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效,[5]161通过这种工业化的方法,可生产出满足大众消费的被面、服饰、床罩、坐垫、挂包等旅游工艺品和日用品,不仅能大大降低成本,而且产品的适应性也会大大增强。沿着这个思路,湖北恩施的土家山寨织锦有限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试制出了第一台数字织锦机,据说生产效率要比人工快五十倍,解决了大面积使用土家织锦装饰室内墙面的问题。

“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6]328泸溪县菊花石雕工艺师佘军,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菊花石,思考传统石雕的现代转型,采用电动工具对石材进行粗加工,再辅以手工雕琢打磨,既节省了精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可腾出更多时间创造精品。这种探索也给传统雕的现代转型再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四、湘西传统手工艺转型发展的前景

客观地说,湘西地区由于特殊的山地环境和相对闭塞的交通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延缓了对传统手艺的破坏,加上地方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传统手艺转型发展的路径,特别是重视传统手工艺在开发旅游工艺品方面的价值,这一切都成为湘西传统手工艺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

首先,湘西有着传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湘西是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首倡地,是西部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区,也是湖南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民“非遗”的背景下,湘西很快建立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一大批传统手工技艺成为保护项目,比如土家织锦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凤凰纸扎、踏虎凿花、蓝染技艺、苗族服饰、苗画、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挑花等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成为湘西的名片。与此同时,以聂方俊、刘大炮、龙米谷、叶水云、麻茂庭、刘代娥、邓兴隆等为代表的艺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地方“国宝”。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和设立专项基金,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特色旅游、精准扶贫、农民工返乡创业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重点扶持,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湘西重视传统手工艺人才的培养和技艺创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传承人培养,出资为各个手艺传承人提供专门的传习所、工作室,其人才培养方式有传习所传习、师徒传授、家族传授、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院校专业培训等。如凤凰县建有麻茂庭苗族银饰传习所、泸溪县建有杨桂军凿花传习所、吉首市建有叶水云土家织锦传习所,对传承传统手艺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传统手工艺传承较好的有龙山的土家织锦和泸溪的踏虎凿花,由于传承人积极性高,舍得投入,故其经济收益和传承人培养都取得了相应回报。如土家织锦传承人叶水云、刘代娥因拥有国家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其生产的织锦作品供不应求。泸溪的踏虎凿花技艺的传承也前景可期。“2007年的时候我调到县里来,就开始了单独创作,还带了徒弟,徒弟现在有几十个了。我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我广收徒弟,只要愿意学的,天南海北的我都收。我的徒弟中有来自浙江温州的,还有四川广元的,还有常德的。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大学生,连研究生、博士生都有。其中有一个已经七十多岁,还在跟我学,因为觉得好玩,就把它当成养生的手段,以此为乐趣嘛。成天打牌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凿花好玩。我跟师傅的观念不一样,我觉得这门手艺还是要传出去,要后继有人,不然等我们这一辈的人走了,这门手艺就消失了,我觉得很可惜,不能让它就这么消失了”。[7]像杨桂军这样能将泸溪地方文化资源面向全国开放的,在老一辈手艺人中实在难能可贵。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手艺都能像踏虎凿花一样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前来学习。踏虎凿花这门传统手艺上手快,无论是工具还是制作,都非常方便,故能吸引爱好者。

传统手工艺要想在当今社会生存立足,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服务现代人的生活。很多传统手艺之所以失传就是因为不能进入当代人的生活,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故寻找生存依据是许多传统手艺转型发展必须努力攻克的难题。

五、湘西传统手工艺保护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迄今为止,在全民“非遗”的背景下,国家对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非遗”保护可谓不遗余力,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专项普查、列入保护名录、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举办博览会和展销会、设立专项培训基金、资助传习所、补助传承人,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扭转了“非遗”项目江河日下的颓势,也增强了广大“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信心。这对挽救绝大多数“非遗”项目于衰落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在现代生活中失去生存土壤的“非遗”项目,特别是传统技艺类项目,仍处在衰落与蜕变之中,本次调查的一些湘西传统手工艺,其衰落之势有增无减,探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社会生活使得传统手工艺的手工生产方式成本高昂,在現代市场失去竞争力。现代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方式,一切以快捷、方便、高效为原则,极大地消解传统手工艺所崇尚的精益求精、“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手工艺一旦失去工匠精神无疑于在现代市场中的自毁前程、自取灭亡。比如曾经用于传统建筑和家具装饰的湘西木石雕刻,受外来品种冲击,大都面临市场狭小、工作环境差、后继乏人的困境,加上石雕劳动强度大,愿意学习者少。木雕市场也是如此,需求量小,发展空间有限。由于缺乏稳定而广阔的市场,也无法很好地用市场杠杆促进其传承。另外,传统雕刻耗时耗力,加上工艺复杂,环境恶劣,让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难以舒心静气地学习。在这种背景下,真正耐得住寂寞的传承人就更加难觅。时至今日,一些手艺人在传承时依然保守,对传承人资质要求过高,只传其表不传其里,核心技艺不外传,原始老旧的规则导致一些天资聪颖而且甘心潜修的人得不到真传,如此,损失的将不只是一代大师,还将伤及传统手工艺存在的根本。

其次,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导致传统手工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精神世界的裂变,也导致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由于缺乏文化认同,传统手工艺开始在人们的心中贬值。另外,民风民俗的改变导致了一些传统手艺事象失去用武之地。比如苗族银饰,随着苗家人生活日趋现代化,苗民不再穿苗服,也不再佩戴银饰,银饰也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人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快捷、便利时,传统的、适合民间手艺生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就会遭到全方位的改变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会让传统手工艺所需原材料不再随手可得;文化环境的破坏会让人们逐渐习惯有损手艺传承的“一次性消费”观念。二者合流就会割断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天然联系,使得传统手工艺从而失去在人们心目中应有的地位。

六、余论

综上所述,传统手工艺保护的问题本质上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认同的问题。与其说是现代价廉物美的工业品挤占了传统手工艺的市场导致其失去了存在价值,毋宁说是现代生活方式挤占了传统手工艺在人们心中的空间,以致于人们心中再也安放不下一件传统手工艺作品。所以,要改变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困境,要从根本上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进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同。当国家层面的保护工作已经做到最大化的时候,接下来就是传承人要解决自身的问题了,即激发传承人主体性的问题。我们知道,当下的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走上一条矫枉过正的道路,过分强调物质性载体,过分推崇经济杠杆,而越来越忽视传承人主体性的激发,这样做的后果是,手艺虽然可以被全方位地记录,甚至再生产,也能给手艺人和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却越来越不能被民众或游客所理解。传统手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智慧和生命意识被直接漠视掉。因而,激发传承人的主体性成为第一要务。传承人首先要对技艺本身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并且要深刻理解手艺背后的内涵和精神,并在对弟子的传承中也要将这种内涵和精神一并传授,而非仅仅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标。二是作为受众的民众也存在主体性激发的问题。激发民众的主体性主要靠宣传和教育,而且是要从小抓起。比如可以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让传统手工艺所蕴藏的精神力量通过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田。或者创设体验项目,让参与民众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自觉接受其精神内涵,在深刻体验的基础上从而爱上这种传统技艺。

注 释:

[1] 田特平、田茂军、陈启贵、石群勇:《湘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罗亚阳主编:《神秘湘西》(第七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3] 龙湘平:《湘西民族工艺文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

[4] 黄柏权、田永红编著:《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3年。

[5] 田明:《土家织锦》,学苑出版社,2008年。

[6]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7] 杨桂军口述,2017年8月17日于湘西州泸溪县图书馆。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夏 雪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湘西传承
一桥飞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