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裕校?
摘 要: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位于湖北宜昌,其博物馆收藏内容丰富,有图片、实物及影像等,主要陈列了从袁裕校祖父到其女儿四代人的家庭用品,是中国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这百余年间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三峡区域民俗文化资源的宝库。但在办馆和运营模式,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公众认知度,陈展创新等方面还需提升,才能更加得以良性发展。
关键词:家庭博物馆;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6-0005-04
家庭博物馆是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家庭文化传承与延续的综合性载体,因其藏品的独特性和家庭文化的独有性,贴近生活接地气,受到社会公众的喜爱。湖北省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就是家庭文化建设卓有建树的代表之一,家庭博物馆中的典型与标杆。它以专门化、特色化的藏品、陈展为依托,以多元化经营合作为支撑,以加大服务设施投入,融合文创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与研学品牌为重点,走上了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本文拟以湖北省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为例,尝试对家庭博物馆发展与创新问题略作探讨。
一、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创建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以袁裕校而命名。袁裕校, 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其先后获得过第四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湖北省劳动模范、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当选宜昌市政协第四、五届委员,2016年,袁裕校荣登“中国好人榜”。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他潜心搜集整理袁氏家庭史料,并建立袁裕校家庭博物馆,被收藏界称为“中国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与此同时,他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热心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每年其家庭博物馆的公益性免票金额达100万元,占到票务总收入的85%,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其先进事迹也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
袁裕校的家族始祖为袁瓒,于明朝弘治二年(1466)自河南汝宁府确山县烧篡坳葛藤岗移民兴山县龙口河,至今已500多年,相传22代,是兴山八大姓氏之一。先贤建袁氏宗祠于石鹅岭, 编《袁代族谱》详尽记载了家族定派、世系、族规、族训等。较为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为袁裕校博物馆的创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袁裕校博物馆成立于2011年9月,以袁裕校爷爷至女儿四代人的收藏为主线,围绕宗亲溯源、家庭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地方民俗等搜集、征集各类藏品,总计约三万多件。其收藏始于袁裕校的爷爷袁之仕,其生于清末民初,战乱频繁,灾荒连年,生活的艰苦磨炼使他逐渐养成“捡到”的习惯,凡是他亲手添制的物品,以及自己用过的东西,都特别有感情,哪怕旧了破了,也从不丢弃。从这以后,每一代袁家人都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进行不同门类的收藏。袁裕校专注于家庭档案和藏品整理、研究,开展了藏品的体系梳理、类别建档、定期维护等工作,集三十年家庭之藏,建立了袁裕校家庭博物馆。
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收藏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目前有三万余件藏品,总共有五百多个种类。馆展内容的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实物收藏有两万余件,图文史料有一万余件。图文史料中包括一百多卷、两百多万字的《家庭档案》以及将近六十万字的《袁裕校家志》。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总共有二十一个展厅,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到第十二展厅,主要展示了袁裕校家庭自清末以来百余年间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众多实物、图文及影像资料;第二部分为第十三到第二十展厅,主要还原了电视剧《山楂树之恋》和数字电影《失踪的爱》场景戏的拍摄现场,并展示有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拍摄时用过的部分道具;第三部分为第二十一展厅,主要展现袁家的军旅之梦、军旅之路。详情如下:
(一)第一到第十二展厅
主要按照生产、生活、经济、教育、艺术、民俗等进行分类,总体以时间为主线,按照先后顺序进行陈展内容丰富。
例如,家庭生活可分为住房、出行工具、家用电器、服饰等大类,大类下再分小类,小类下建系列,系列中又分为特色、标志性藏品。
1.住房
收藏形式主要是圖片资料,共计约50件,如茅草屋、土木平房等,并以全息影像再现。其中有袁裕校祖父袁之仕住的茅草屋、父亲袁名龙住的土木结构平房、袁裕校的移民自建房(五层钢筋混凝土楼房)、袁裕校宜昌城区的二手房、袁裕校宜昌城区的新楼盘商品房等。
2.出行工具
收藏形式有图片有实物,共计约1500件。实物展出有袁裕校祖父步行所穿的草鞋,父亲出行所穿的布鞋、球鞋,袁裕校出行的自行车、摩托车、家庭轿车等。
3.家用电器
收藏形式以实物为主,共计约150件,标志性的藏品是黑白电视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袁裕校家中没有电器,1950年代初添制了手电筒,1960年代末开始用电灯照明,1980年代购买了电视机、洗衣机,1990年代又安装了空调。随着时间推移,产品不断更新,仅电视机就更换了五次:即从1985年购买日立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至1987年购置20英寸彩色电视机,1996年购置34英寸彩色电视机,至2008年购买47英寸液晶电视机。其它小电器如电扇、电吹风、电熨斗、电水壶、电动剃须刀、电暖器,也一应俱全。再如“餐具火锅”系列,包括泥巴炉子,到三脚架、铁炉子、铜火锅、自制电炉子、电炉子、电磁炉等。
4.家庭常用生产、生活器具
收藏形式是实物,共计约500件。其中家庭生活器具包括木床、木柜子、洗脸盆、搪瓷水杯、理发用具等,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为灯具,包括19世纪瓷灯盏、铜灯盏、铁灯盏,20世纪三十四年代自制的煤油灯,五十年代购买的罩子灯、马灯,六十年代的煤气灯,七十年代以后的各种电灯、节能灯到21世纪的各种装饰灯等。家庭生产器具包括粮食加工用具(石磨、石碓等)、纺车、织机、木工工具、农业用具(锄头、耙等)以及渔业用具等。
5.服饰
收藏形式为实物,共计约1200件。特色藏品是对襟衫、军装。展出有幼儿穿戴的虎头帽、虎头鞋、坎肩、兜兜;旧时小脚妇女穿的绣花鞋、缠脚布,各类自制白布、杨纺毛叶布、阴蓝士林布类衣服;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灯芯绒、卡叽布衣服,七十年代的的确良、的卡布服饰,九十年代混紡、毛料衣服,21世纪纯棉高纺布料衣服等。衣服的款式有对襟衫、中山装、军装、西装、休闲装、品牌时装等。
另外,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第一到第十二展厅除了家庭生活类的展出,还有票证、摄影、书刊报纸等诸类实物。票证类,如财务票据、往来账本、邮票、钱币等,约5500件;摄影、电影器材类,如照相机、放映机、电影拷贝等,约2000件;影视音像制品,如电影海报、黑胶片、磁带、碟片等,约1000件;书报杂志类,如各类书籍、地方报刊、杂志、教材、词典、志书等,约17000件;民俗类,如织绣、皮影、民间故事、传说、戏剧等,约220件;医药类,如手术床、手术器械、储槽、弯盘、治疗盘、注射器、药品、出诊箱等,约1000件。
(二)第十三到第二十展厅
这些展厅主要还原了数字电影《失踪的爱》和著名导演李路执导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中的部分场景戏拍摄现场,比如第十三展厅中还原的“八中教室”拍摄现场、第十四展厅中还原的“美术教室”拍摄现场、第十六展厅中还原的“校长办公室”拍摄现场、第十九展厅中还原的“静秋卧室”拍摄现场等。除此以外,第十四和十七展厅还展出有电视剧《山楂树之恋》拍摄时用过的部分道具。
(三)第二十一展厅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袁家人与爱国从军相关的经历资料,讲述了从袁裕校的伯父袁名兴、父亲袁名龙、幺爹袁名凤、叔父袁名炬到袁裕校本人、兄弟袁裕忠、外甥胡志明、这几代人的军旅之路、军旅之梦。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着它们自己的故事,见证了以袁氏为代表的三峡儿女几代人的生活历程、变迁发展过程。
三、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特色及意义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1],以三峡家庭历史文化脉络为主线,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文物进行系列展示,呈现了三峡地域文化的历史记忆,是中国百年家庭发展史的见证,在当下中国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一)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中国近百年家庭繁衍发展的缩影
央视“走基层”特别节目《我们的传家宝》中曾对袁裕校家庭博物馆进行过报道,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它很琐碎,展出的都是普通百姓人家的生活用品;它也很另类,它是一个平民家庭博物馆;它又很不起眼儿,因为藏品当中没有一件是稀世之宝;而它又很伟大。因为它收藏着一个家庭四代人几乎所有的生活物品。”[2]在袁家这四代人中,第一代袁裕校的祖父是目不识丁的山区农民,第二代袁裕校的父亲是新中国的银行干部,第三代袁裕校自己曾经是干部后来成为下海的商人,第四代女儿是留学归来的新青年。除此以外,其博物馆还收藏有25本袁氏本族及相关亲属的家谱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直观看出袁氏家庭繁衍生息和其个人的发展轨迹极具代表性,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不断发展的缩影。其博物馆以人物、展厅为分隔,呈现当时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的陈设。进入博物馆如同进入时光隧道,寻根朔源,找回失去的久远记忆,可重温你我家庭的历史,引发强烈心灵的共鸣。
(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优秀家风、家训传承传播的有机载体
“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也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3]在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中,其优秀的家风展示在一个较为特别的展厅里。这个展厅中一分为二,一边是忏悔墙,一边是荣誉墙。忏悔墙上记录的是从袁家人在生活中发生过并需要反省的事情,袁家人从不忌讳犯错,重要的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让后世子孙引以为戒。荣誉墙上则展示的是袁家人所获得的各种荣誉。忏悔墙和荣誉墙表现了袁氏家庭奋发有为、诚信实干的淳朴家风,引导和激励着袁家人积极进取、向上向善。
除此以外,袁家的祖训“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族规“十训十诫”、家训“身体好、不犯法、做点事、小心点”也传承至今,这些祖训言简意赅、寓意深远,朗朗上口,宜昌市民广泛传诵,起到了正面的家庭教育作用。在这些基础上开设的家风、家训的教育课堂,也受到了宜昌市各中小学、高校及企事业单位的欢迎与好评。
(三)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四个自信”和“百年中国”的彰显和印证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和《袁裕校家志》全面呈现和记录了袁家三代从清末、民国到21世纪初的生产,生活状况,是中国从半殖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变迁轨迹的真实再现。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藏品展现了袁裕校家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衣、食、住、行、用的变化,体现了百年来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活生生的见证。为此,《人民日报》在2017年11月10日专版报道《一个家庭 百年中国》正是对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最贴切、最形象的评价。
(四)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是三峡民俗文化资源的宝库
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收藏了大量袁裕校家族从河南确山、湖北神农架到兴山、宜昌等地辗转迁徙的各类图片、实物,特别是藏品中的家居、陶器、瓷器、铜器、漆器、雕像、竹木器、织绣、皮影、传统医药等是三峡地区民俗文化的再现,其地域性和多样性特质显而易见。
四、关于家庭博物馆创新与良性发展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曾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促动了家庭文化建设的热潮,家庭博物馆在民办博物馆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很多家庭博物馆也在创办和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质量良莠不齐。家庭博物馆如何能创新与良性发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办馆和运营模式,向协作化与产业化转变
家庭博物馆基本上是个人办馆,存在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人才缺乏,专业化水平低,管理不规范兩大问题。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一方面积极寻求政府、主管部门支持,公办博物馆对口帮扶,在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与专业化管理取得进展。另一方面走“博物馆﹢模式”[4],争取引入企业或文化金融合作,开发文创产业,打造文化旅游与研学品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新馆目前已经按照5A景区规划设计,预设家庭农业馆、家庭副业馆、家庭生活馆、家庭文化、教育馆、音像馆、图书馆、综合馆等,向文化产业园与国民教育综合发展。家博小镇是产业园的具体呈现形态,已经获得立项。
(二)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公众认知度
近三年来,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接待国内外来宾总计约10多万人次;组织、举办家庭博物馆发展、民俗学术研讨会6次;参与文博、民俗文化交流10余次;开展十八大精神宣讲、家庭助廉、道德讲堂、主题党日活动等10余场次、家风家训课堂20余场次;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与市内各中小学、各大院校建立了稳固的长期的校馆联系制度,定期开展青少年教育、民俗教学等活动,并以报纸、电视台、网络、微信、直播平台等为载体进行宣传推送,文化活动内容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多样,效果好。这些举措虽然让袁裕校博物馆的公众知晓度大幅提升,在宜昌市家喻户晓,在文博业界亦小有名气,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获得更高的公众认知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与市场竞争力。如着力于从单一的参观接待向社会教育、学术研讨、民间文化交流等拓展,服务形式由坐等客户上门变为主动联系,送服务上门,等等。
(三)进一步加强陈展创新,不断挖掘内在潜能
家庭博物馆的生存之要在陈展。可以说,陈展是博物馆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博物馆藏品的征集、保护与维护, 陈列布展是家庭博物馆工作的重心。陈展创新,主要通过特色展、主题展凸显家庭博物馆的文化内涵,通过陈展形式、布局的变化彰显家庭文化的魅力,从而更有利于博物馆功能的有效发挥。
显然,家庭博物馆各方面的条件不能和公立博物馆相比,也不能和其他民办博物馆比。它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需要专业机构在人才、技术、管理上的帮扶;需要与旅游、教育、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也需要家庭博物馆自身不懈的努力,摸索适合自身的运营模式,捕抓发展机遇,建立高效的经济模式,寻求高质量的发展,积极引进人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走良性、健康的发展之路,走陈展、服务的创新之路。
注 释:
[1] 中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开馆 http://www.dianjun.gov.cn/content-16-54102-1.html
[2] 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一座穿越家庭历史的博物馆》 http://tv.cntv.cn/video/C10616/26651733e2e341a4a2b1c4b7c83126a3
[3] 周惠英:《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优良家风》,《文理导航》(上旬),2018年第5期。
[4] 雷艳:《广东民办博物馆经营模式的探讨》,《长江丛刊 理论研究》,2016年第10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赵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