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8-09-10 17:36:51刘锡坤
体育风尚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资足球校园

刘锡坤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程备受关注。小学校园足球作为体育课程的新兴组成部分,在体育课堂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不仅使得小学校园足球规模得到扩大,小学生整体的踢球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每年参加各地区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新队伍数量也在稳定地增长。但不容忽视的是,除了一些足球特色的学校能够坚持每年参加足球联赛,一些往届参赛队伍并不能坚持。而这些队伍共同特点都是因为校园场地的限制、师资力量的不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受制于校园软硬件设施的束缚,现有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仍存在许多亟待改进之处。为此,本人结合自己对校园足球的工作经验,现提出发展小学校园足球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发展

一、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足球场地设施的局限

由于学校建设与办学规模的影响,场地设施成为影响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大多数缺足球场地的学校,都是以小学居多。场地的限制使得足球课程只能错开时间和地点开展,学生也只能做一些如颠球传球这些基础型的练习,这影响了这些学校正常地进行训练和参与比赛。教育部门曾经提出要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但由于学生数量逐年递增,学校场地基本固定,即便有利好的政策支持,但也无法推动足球运动真正走进课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

(二)校园足球比赛制度的单一

大部分地区开展小学校园足球比赛赛制以五人制、七人制为主,而且只分分男女组别并不分年龄组别,这样自然而然造成学校足球队为了应赛,只让六年级的学生出队比赛。这种比赛制度设置得不够公平和合理,影响了学校培养球队的模式,由此限制了梯队和低年级队伍的发展。在实际课堂中,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其实已经能够掌握运球、传接球、突破打门、二过一等待技术,完全有实力参与五人比赛。二三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一定踢球技巧,能够进行适当规则的足球比赛。但由于赛制的导向,中低年级的好苗子却只能等待到其上了六年级才能有机会参加比赛,这样就大大浪费了培养学生的契机。其实,学校可以主动与上级体育部门取得联系,共同规划研究足球赛事,对校园足球赛事尝试以分水平阶段进行规划比赛。在现阶段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对比赛规则做出适当的改变,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比赛的频率,能够在实赛中提高球队的水平,又使得梯队在小学三个水平段都有很好的承接,这对整个地区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可现实中,能如此安排足球赛事的教育学区并不多,当然除了规划足球赛事水平不高外,当中也存在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

(三)专业师资力量的单薄

学校足球水平归根结底是由足球教练的执教水平决定的,所以足球师资力量是影响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通常我们更缺的是巧妇,学校自身足球专业教师人数不足,让其他体育教师开展足球教学,难免造成足球教学欠缺专业技术指导,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足球教练员的业务水平也往往会成为足球队伍发展的一个瓶颈,校园足球在蓬勃发展之时,必须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知识,丰富其教学与训练经验,促进学校足球水平发展。

二、有效发展小学校园足球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场地设施,激发学生兴趣

足球的基础设施配备是校园足球开展的物质保障。学校要开展校园足球必须进一步建设与完善足球场地,根据场地规模大小组建适量的足球队伍,以满足于课堂教学与队伍训练,由此保证队员有足够的练习量。例如,一个学校只配备一个五人场,那可以只发展一个男队或女队。这样不仅易于管理,而且保证学生队员有足够的练习量。场地有限不代表不能开展足球,但可以调整发展的规模,细水长流,丰富教学资源。当年红军小米步枪可以夺得革命的胜利,相信一块五人场的小草地,只要好好利用也一定能撑起一个校园足球的一片天。

(二)提高足球教师业务水平,锤炼学生足球技术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也要传授专业的技术知识。只有这样,体育教育教学才有真正的意义。但在整个教育环境中,足球师资相当匮乏,并不是所有学校都配备专业的足球教师。然而,学校可以发挥体育老师一专多能的作用,发掘体育老师的潜能,派遣教师到足球传统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或参加有关的足球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教师教练员的教学水平。同时适当引进人才,由此丰富教师队伍实力。用这样“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足球教师的业务水平,努力把校园足球文化传播到各级各班,把专业的足球技术传授给学生,用专业的足球技术伴着学生成长!

(三)充分开发足球课程,营造足球文化氛围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特点,系统地开发足球校本课程,把足球回归到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在不同年龄接受合适的足球教学内容。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与足球相关的活动,如足球黑板报、足球运动会、足球嘉年华、足球班级文化等等,弥补足球教学的不足,让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并创造足球文化,感受到足球带来的乐趣。这样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参與运动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足球的认识,由此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四)完善足球比赛形式,形成良好发展模式

一般的足球比赛形式,都是两支球队上比赛场地进行实地的比赛。但要想校园足球文化蓬勃发展,呈现丰富多彩的姿态,可以采取多元的方式方法取代以往单一的比赛形式。

1.趣味比赛。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号角吹响下,要勇于创新比赛形式,开展一些趣味与竞技并存的比赛。可以比时间的,也可以比数量等。如:比数量的可以设置传定点球比赛、颠球比赛、打门比赛,比时间的可以引进高考内容绕杆打门等。无论形式怎么改变,都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力。别样的趣味比赛不仅能扩大参与的人数,而且能丰富比赛的内容,使得比赛更具观赏性。

2.“瘦身”比赛。根据学生踢球水平的特点与学校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研制适合本校的比赛。如水平不一的学生,考虑到体力与技术的不成熟,踢七人场的比赛并不现实,我们可以采取缩短比赛时间、缩小比赛场地、减少比赛人数,由此提高比赛的质量。

3.轮流创办比赛。根据地区的教育政策和环境多方面的特点,兄弟学校要团结一致,积极创办比赛,并形成良好的发展模式。以创办的足球比赛常年推广下去,由此积累浓厚的足球氛围。

(五)建立完善师生奖励机制,激发师生积极性

建立科学的评优考核机制,对足球教师或教练员的工作和取得的比赛成绩进行相应的补贴和适当奖励。这不仅能激发教师和教练员的热情和提高工作积极性,使得原本的工作观念“我会做”转变成积极的“我要做”。同时,对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评优,肯定学生在足球上的付出与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兴趣的达成。

三、结语

足球是国家振兴中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在积极发展素质教育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开展小学校园足球的工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园足球发展策略,为小学校园足球发展创造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季国胜.浅析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J].新西部,2014 (22).

[2]陈学东.体育教学中学生足球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0 (04).

[3]王珂.对我国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效果与发展潜力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

[4]褚琪晖.校园足球背景下中小学足球师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王褔权.从培养兴趣入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9 (04).

猜你喜欢
师资足球校园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7:04:03
校园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满校园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认识足球(一)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开心校园
爆笑校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