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传斗
摘要:[目的/意义]齐文化是在先秦齐地产生发展起来的地域文化,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齐文化与内陆文化的比较和与当今文化的关联,提出齐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以及当代价值。[结果/结论]齐文化有七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和五个方面的当代价值,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关键词:齐文化 齐国 特征 价值
分类号:K206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8.06.02
三千年前,以姜尚被周王朝封齐建国为标志,在海岱之间诞生了齐国。齐国八百余年的历史,东夷文化的滋润和后人的实践创造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齐文化。齐文化表现出与鲁文化迥然有别的内涵与特征:鲁文化重视周礼和血统,固守传统,强调原则,坚守信念,体现了责任感和道义感,凸显了宽厚、保守、重礼的农耕文化;齐文化则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务实、尊贤尚功、重工崇商、礼法并重的内涵特质,可以说是一种海洋、商业文化,体现的是海洋文明。
1 齐文化特征
具体来讲,齐文化有以下突出特征。
1.1 齐文化是开放的文化
一个国家,自我孤立,闭关锁国,是不可能长足发展的。齐地三面环海,海洋的浩瀚壮阔、自由奔放,对齐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使齐文化相比于内陆文化,彰显出强烈的开放性、外向性、开拓性等海洋文化的特征。齐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1 用开放性思维抓经济 齐国自姜太公建国开始,就重视发展商贸和外向型经济。管仲治齐,开放式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更大规模的发展。管仲采取一系列政策招商引资,比如降低关税等,使“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管子·轻重》)[1],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史记·货殖列传》)[2]。临淄成为当时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
1.1.2 尊贤尚功,不拘一格选人才 出身寒门的田穰苴,身为赘婿的淳于髡,下级官吏田单等,不被歧视,均能在齐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其他诸侯国的人来到齐国,也被一视同仁,如卫国人宁戚、陈国人田完等,都在齐国受到重用。《管子·牧民》中说:“毋曰不同生(姓),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1]” 意思是不要因为姓氏不同,就不听外姓人的意见;不要因为不同乡,就对外地来的人的意见不采用;不要因为不同国度,就对外国人的经验不听从。这突出展现了齐人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
1.1.3 用开放性、大局观处理诸侯国间的事务 取得春秋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公元前651年组织召开的葵丘大会上订立的盟约,其中有两条是“敬老慈幼,无忘宾旅”“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孟子·告子下》)[3]。意思是,要孝敬老人,爱护小孩儿,同时,也不要忽视忘记列国之间来往的宾客;列国之间不能因为修堤而改变河道,让洪水从邻国走,要有整体观,大局观;灾荒之年,列国间不能囤积粮食,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各诸侯国有大事要事,要相互通告,不能藏着掖着。由此看出,齐桓公是代表齐国在倡导列国间的大局观念、整体观念,立足点是开放性、国际化思维。
1.2 齐文化是包容的文化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史记·李斯列传》)[2]。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齐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体现齐文化包容精神的事例很多。比如在管仲相齐这个重要事件里,鲍叔牙放着宰相不做,冒死举荐管仲;齐桓公摒弃一箭之仇,果断起用管仲,实现了春秋霸业。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和包容精神,极大地丰富了齐文化的内涵。再如,战国时期的田齐国君田午,顺应“养士”的潮流和“尊贤尚功”的传统,在临淄稷门附近设立了规模宏大的稷下学宫,招揽天下饱学之士前来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稷下学宫从开创,到秦统一六国,先后有150年的历史,鼎盛时期达到数百、上千人,著名的有七十六人。官府赐给稷下先生府宅,让其享受大夫待遇,不担任官职而让他们自由议论,即“不治而议”。孟子到稷下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齐王经常向稷下先生们请教治国之道以及各种问题,在到访的稷下先生中,孟子是与齐王直接论辩、评说最多的人。荀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由此,稷下学宫当时聚集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墨家、纵横家等各家各派的学者,“诸子百家”自由地宣传他们各自的主张、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自由意识、学术最繁荣的“百家争鸣”局面,被后人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第一所社会科学院、第一所文化交流中心,它与希腊“柏拉图学园”同为世界文明的摇篮。被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称为世界“轴心时代”。如果没有博大的包容心态,就不会有稷下学宫的昌盛和学术的繁荣。
1.3 齐文化是创新的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齐文化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善于解放思想、勇于实践上。姜太公封齐,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和管仲,以善于创新的思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次改革大潮。管仲主张“随时而变,因俗而动”“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1]。在政务治理上,实行国野分治的策略;在经济管理上,确立了铸造钱币、捕鱼煮盐等财经税收政策;在选人用人上,创立了“三选”制度、监督核查制度;在军事管理上,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对外方针上,实行尊王攘夷、结交邻国的方略。正是这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就了齐国春秋首霸的伟业。
1.4 齐文化是崇商的文化
中国古代有重农抑商的文化传统,但在齐国,却将商业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姜太公“通商工之業,便鱼盐之利”,确立了齐国重商的传统,把农、工、商视为国家的“三宝”。“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六韬·文韬》)[4]。管仲治齐,将商人列为“四民(士农工商)”之一。管仲认为:“无市则民乏。”他实施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发展商业贸易的措施。管仲被称为世界上最早采取招商引资办法发展经济的政治家。在政策上,管仲设置了专门服务于客商的官员,每三十里设一个驿站,供客商食宿之用。根据客商随行的马车数量,来确定服务的等级。带一辆马车到齐国的外商免费提供饮食;带三辆马车的另外免费提供马的饲料;带五辆马车的则由政府专门配备服务人员。同时,管仲采取低关税的办法来发展商业贸易。管仲认为,关卡,是各国诸侯边境的通道,是外国财货进入的门户,也是万民百姓行路的必经之地。关税太高,必然影响商业贸易,制约经济发展。所以,他不仅采取低关税的政策,还下令不得重复征税。征收了关税的,就不会在市场上再征收;在市场上征收了关税的,关卡不再征收。甚至,在经济低迷的时期,还采取免税政策。“关几而不征,市书而不赋”(《管子·霸形》)[1],意思是关卡只检查而不收税、市场只登记而不收税。优厚的贸易政策,使得“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管子·轻重》)[1]。
1.5 齐文化是务实的文化
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们说齐文化经世致用,注重功利,实际上是说齐文化注重现实,立足现实,不图虚名,有着一套务实的战略措施。比如姜太公到齐,既按周礼施政,又尊重当地风俗文化,因势利导,先易后难。从当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鱼盐业,利用桑麻大力发展织造业,使齐国成为鱼盐业的主要产地,成为织造业中心,鱼盐、丝帛畅销天下。司马迁说齐国“冠带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2],说明齐国是当时无可替代的服装鞋帽生产大国。齐桓公和管仲治齐,延续了姜太公的务实政策,在政策制定上,尽量顺民心合民意,符合齐地实际。比如在农业税的征收上,则根据土地的不同等级实行不同的税率,即“相地而衰征”。不同的年景,相应实行不同的税率。
1.6 齐文化是尊贤尚功的文化
治国安邦,人才唯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齐国率先突破了世卿世禄制度和“尊尊亲亲”的宗法制思维藩篱,提出把“尊贤尚功”作为立国之本,开创了“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并且一以贯之,蔚为传统。比如“桓管”时期的“三选法”。即乡选、官选、君选。这种广开视野、由下及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官员选拔办法,不仅选拔了人才,也让官员极大地施展了才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树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权修》)[1],“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霸言》)[1],这些至理名言所折射出的哲学思想,正是齐文化人才观的真实体现。
1.7 齐文化是崇德尚廉的文化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生明,廉生威。在众多的典籍中,齐文化廉政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在先秦地域文化中堪称一流,是当之无愧的优秀廉政文化。“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1],“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1]。“廉者,政之本也;让者,德之主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5]。“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人心易。人心正则欲不污,民心正则行无邪”(《管子·水地》)[1]。在齐国众多的廉吏中,晏婴是其中的代表,他忠君重民的思想影响着封建社会一代又一代的贤臣良相,而他在声色犬马的浑浊世界能洁身自好,厉行节约,更为后世所倾慕。孔子评价晏子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春秋·外篇》)[5]。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2]”
八百年泱泱齐风,汇集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凝聚成了《六韬》《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许多不朽的思想圣典和《考工记》《齐民要术》等农耕文明的重要著述。其中《管子》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孙子兵法》被誉为我国的古代兵学圣典。
2 齐文化的当代价值
齐文化中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略、改革开放的发展理念,重视人才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礼法并重的法治思想,务实的社会治理思想,为民爱民的廉政思想,构建睦邻友好关系的外交思想,等等这些治国思想,与今天的发展战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诸多的契合点,对当今治国理政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整合,扬弃改造,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具体而言,齐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2.1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历史渊源
齐文化中尊贤尚功、干事创业的精神,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精神,尊王攘夷、维护统一的精神,以及“礼义廉耻”“和而不同”的思想观念,可以视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之一。法制思维和诚信思想,也较早地在齐文化中得到实践和阐释。比如《管子·枢言》明确讲“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1]”提出诚信是集结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保证。战国末期,荀子也曾经说过:“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6]。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古为今用,牢固树立并努力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为新时代发展理念提供了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而且成为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齐文化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特别是创新、开放的发展理念,为我们今天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历史经验,更为我们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增强了信心。
2.3 为治国理政提供了传统理论支持
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廉政思想、法治思想、和谐思想、礼法并重的思想,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六韬·文韬》)[4];“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管子·治国》)[1];“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内篇问下》)[5]。“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明法》)[1];“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1]等等,这些哲学思想,都是古人实践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无疑为当今治世、治国理政,提供了传统理论依据。
2.4 为当今智库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稷下学宫作为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高等学府,不仅在学术上造就了辉煌的百家争鸣景象,也因“不治而议”这一特有的决策询议机制,被视为现代智库的雏形,拥有了聚才、启智、资政、强国等功能,扮演着类似现代智库的角色,曾促成了田齐政权的一度强盛。“当代智库建设应积极借鉴稷下学宫以询议、讲学、著书、育人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努力加强智库独立性建设、健全人才贮备制度、畅通智库建言渠道、培育智库思想市场、创新智库管理模式等,从这些角度与方向汲取宝贵的建设经验。[7]”
2.5 为领袖统领全局、治国理政提供了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经典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运用方面,毛泽东、习近平等领袖人物,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他在一系列讲话、文章、访谈中,时常引用齐文化经典著作《管子》《晏子春秋》《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中的经典名句。比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5];“以戒为固,以怠为败”(《六韬·虎韬·金鼓》)[4];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孫子兵法·虚实第六》)[8] 等 等。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齐文化研究的重要责任和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广阔未来。
参考文献:
[1] 黎翔凤. 管子校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3, 11, 13, 16-17, 55, 246, 454, 465, 832, 916, 920-922, 924, 1213, 1468.
[2] 顾颉刚.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2137, 2545, 3255, 3265.
[3] 杨伯峻. 孟子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287.
[4] 赵标, 编. 三代遗书·六韬[M]. 邯郸: 大名知府涂时相刊本, 1594: 4, 13-14, 92.
[5] 张纯一. 晏子春秋校注[M].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213-214, 290, 298, 368.
[6] 王天海. 荀子校释(修订本)[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110.
[7] 任恒. 论作为智库雏形的稷下学宫:兼论其对当代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经验[J]. 社会科学论坛, 2017(8): 209-218.
[8] 骈宇骞, 等, 译注.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