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林
摘要:德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德育思想需要在方方面面进行渗透。老师们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不仅能帮助学生增强意志力,还能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团体精神渗透到他们的脑海里,帮助学生们获得精神的提升,让他们养成遵守规矩、诚实勇敢的好品质。本文结合了我在过去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以如何在小学体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为重点,着力将德育教育内容具体化、帮助各位理解德育教育,希望我们能共同进步,在教学中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渗透建议
在小学体育中融入德育,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优秀思想。通过体育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服从组织、遵纪守法、诚实勇敢、追求卓越。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体育教师需要制定好上课内容,根据学生们的特点、个性等,帮助他们更好的接受优良品德的熏陶。本人将以此为重点,提出自己对于德育的粗浅想法。
一、根据教材的特点注意引导教育
体育的教学一般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其中,理论方面的知识思想性比较强,例如在谈及体育的教学目标时,文本中的内容着重于帮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体育锻炼与为国家做贡献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们制定科学的锻炼方法,教他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好处等。从这些可以看出,体育的理论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是教师传达思想的重要载体。
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体育最基础的内容。通过各种器械的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活动中的技巧,运用实际工具,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跳跃等运动时,帮助学生培养勇敢精神;通过足球、篮球等项目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精神;通过跑步,培养学生的耐力与竞争意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只是要在学生面前将动作演示一遍,还要加强解说,在解说时,要引入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暗示,告诉他们这种练习很有利于提高自己,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减少恐惧的情绪,帮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运动中。这样,他们可以在完成任务时拥有更多信心,这还能帮助学生们锻炼意志、提高耐力。
二、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加强对学生制度、规范行为的训练,通过这些行为,对同学们进行一些有效的教育,例如:文明礼貌、遵守秩序、注意安全等,帮助学生们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遵纪守法的思想。
课程开始之前需要教师们进行一些动员,告诉学生们此次课堂的教学目标和课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课程结束时,也需要老师对整节课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通过这些小小的细节,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以比赛和游戏的方法,增强学生们的竞争能力、团结意识,加强他们的勇敢、机智等优秀品质,以列队训练,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让他们以更加朝气蓬勃的面貌去迎接每一天,通过让学生们整理器具与场地,可以增加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与对公共物品的爱护……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将思想训练与具体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结合教学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的内容相较其他课程要更多、更广泛,其中体现的思想性也较强,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学生的思德教育。体育教学的项目有很多,不同的项目的效果也不同,教师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其进行能力、思维的挖掘。例如,对于耐心不好、意志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较为枯燥的田径运动对其进行训练;对于集体主义精神较为欠缺的同学,可以通过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的训练,让其在集体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含义。教师可以在上每节课之前,都设定一个主题,像是爱国、勇敢等,将这些精神引入到游戏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这些优良品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一重大事件为例,让学生们自己准备一些运动员的感人事迹,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棄的精神。除此之外,可以在班内开展一场小型的运动盛会,让学生们在比赛中体会到运动的奥义。
四、注重榜样教育
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做到言传身教,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行为中。老师可以以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先进事例作为教学例子,向学生们传达正能量。例如,通过告诉学生我国体育健儿们通过不断的训练,刻苦耐劳,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最终为国争光,在我国体育事业中产生辉煌的成绩等这件事,让学生们在体育训练中,能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刻苦,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师的举止必须要端庄有礼,要做到谈吐文明,课堂的讲解中要口齿清晰、言行一致,让学生对教师有一个好的印象,并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变得优秀,进行一种好的熏陶,使思德教育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懂得用感情联系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有吃苦耐劳、不怕风吹日晒的好品德,认真对待工作,和同学们同进退,积极帮助暂时落后的同学,以实际行动激励学生。
教育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体育课上的德育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新时代对教师的需求,也符合了学校对教育的要求。因此,体育教育的发展是绝对离不开德育的发展的。这种思想上的教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教师与学校一定要一直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邵欢欢.浅谈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小学体育德育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
[2]马双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0).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