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春 王效科 郑华 马东春
摘要:根据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域的用水水平和节水现状,以存在的问题为导向,针对区域的节水潜力,以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经济社会特征为出发点,研究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还存在着节水管理体制和计划用水管理制度不健全、节水监控管理水平不高、节水宣传不够等问题,在公共服务业、居民家庭、园林绿化等方面还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因此从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设、借助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各行业节水管理、加强节水精细化管理、全面推进节水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支撑首都功能核心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水资源紧缺:节水型社会: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8.06.014
北京市作为水资源极度紧缺的特大型城市,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1-2]。首都功能核心区作为体现首都功能和“四个服务”的最主要载体[3],其城市功能集中叠加现象更为明显,“大城市病”症状也更为突出。因此,首都功能核心区域“节水优先”“量水发展”“人水和谐”理念[4]的贯彻落实对北京市建设节水型城市、国际一流宜居城市至关重要。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借鉴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世界城市的节水管理经验[5-6],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制度,实现依法节水,采取了用水定额、水价管理、水权交易以及节水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7-10]。尤其是2016年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11],提出要建立以行政区为责任主体的节水型区创建机制,要求到2020年各区政府全面完成节水型区创建工作。按照该要求和各区实际情况,首都功能核心区须于2017年完成节水型区创建申报T作。
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评价首都功能核心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研究其节水潜力,提出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全面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水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概况
首都功能核心区位于北京的中心区域,包括东城区和西城区[1,12],集中体现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功能,集中展现古都特色,是首都功能及“四个服务”的最主要载体[1]。研究区面积92.54 km2,北与朝阳区、海淀区相连,南与丰台区接壤,西部与海淀区、丰台区毗邻,东与朝阳区相接。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6-8月。
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首都功能核心区下辖32个街道办事处439个社区,2015年常住人口为220.3万人,人口密度为2.4万人/km2,居全市乃至全国之首。区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大力发展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根据东城区和西城区统计数据,2015年全区域实现生产总值5 128.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 754.4亿元,占全区域生产总值的92.7%。按常住人口计算,2015年全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 365美元(按当年汇率),达到国际发达地区水平。
2 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分析评价
2.1 用水水平
(1)水资源现状。首都功能核心区地处海河流域,属于北四河下游平原水资源三级区,境内主要河流有北护城河、南护城河、金水河、筒子河等11条,除金水河外其余均为跨区域河流,主要湖油有龙潭湖、青年湖、后海、动物园湖等15个。全区域的河流、水利工程均有市级相关部门管理,河湖由市级部门或区域园林部门管理。
(2)供用水现状。2012-2015年,区域用水量虽低于全市下達的用水总量指标,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逐年增长。用水比重较大的是第三产业和居民家庭用水,二者约占总用水量的90%(见图1,图中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水务局),这与全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趋势一致。
(3)用水管理现状。区域供水由市自来水集团统一管理,排水和再生水相关工作由城市排水集团管理。区域无水务管理部门,由区域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或市政市容委员会下设节水办,承担区域的节水、水污染防治和防汛等相关工作,主要包括计划用水管理、节水载体创建、节水宣传、节水检查与执法、河湖水污染防治与管理、防汛管理等工作,市水务局对区域节水工作进行行业指导。
2.2 现状分析
衡量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程度需要有统一的客观评价指标体系[13-15]。本研究采用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考核评定办法》中提出的指标体系[11],评价现阶段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节水工作现状(见表1)。
根据对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标准中11项考核指标的现状分析,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投入水平、节水型社区覆盖率、万元GDP新水用量年下降率、人均生活用水量、主要工业行业用水定额达标率、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绿地节水灌溉面积比率7项指标已经达到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标准,但是节水管理基础工作、计划用水覆盖率、节水设施正常运行率、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还未达到创建标准。由于万元GDP新水用量下降率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为综合性指标,与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因此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首都功能核心区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2.3 存在的问题
按照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考核评定办法》要求,11项指标总分达到90分及以上即可申报节水型区,同时必须保证每3a-次复验合格。由现状分析得出,首都功能核心区距离节水型区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总得分为87分),在管理体制机制、计划用水管理、节水监控以及节水宣传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1)区域节水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首都功能核心区尚未设立水务局,涉水事务由区节水办负责,归口城市管理部门。节水办单位性质和科室级别的设置无法与区域规划部门、住建部门、园林部门等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不能保障职能的高效履行,不利于节水工作的全面推进。与此同时,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供排水由市自来水集团、城市排水集团集中管理,但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沟通机制不顺畅,区节水办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存在节水监管的“死角”。
(2)区域用水单位定额与计划管理尚需加强。当前,首都功能核心区对所有用水单位实行用水总量和计划用水管理,有利于水资源高效利用。但由于区域人口密度大,商业门店、餐馆等服务业众多,用水单位高达5 000户,因此计划用水单位数据库需要不断更新,用水执法检查工作量大,用水定额和总量控制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3)节水监控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主要用水户为商户和居民家庭,商户众多且分散,居民平房区和老旧小区较多,人口密度大且流动性高,而当前的用水量上报和统计仍以人工为主,高耗水及用水大户没有全部实现用水远程监控,居民用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监测手段比较落后,与节水型社会建设及节水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4)节水宣传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社会单位和公众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和主体[9]。当前,首都功能核心区开展了节水型单位和小区建设工作,以载体示范带动节水,但距离节水型区创建(见表1)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业节水型单位比例不低于60% [16])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节水型社会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将节水转化为自觉行为,节水宣传的形式、范围和力度仍有待提升。
3 节水潜力分析
为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主动融人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功能核心区确立了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为重点,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品质的发展战略。按照区域“十三五”规划安排[17-I8],到2020年,疏解非首都功能,全区域常住人口控制为188.1万人,首都功能定位更加凸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水耗持续下降,城市环境更加宜居。按照规划目标,本文研究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节水潜力,为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提供参考。
3.1 生活用水节水潜力分析
2012-2015年,随着人口增加,区域生活用水量(含居民家庭和服务业)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均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大(见图2)。从全市范围来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人均生活用水量虽然低于全市目标值,但却高于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除外)(见图3)。
“十三五”期间,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控制目标为188.1万人,按照节水型区创建标准220 L/(人.d),采用定额法[6],计算得出 2020年区域生活需水量为1.51亿m/,与现状基本持平。虽然随着人口疏解,区域人口数量会下降,但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用水需求增大,人均生活用水量仍需进一步控制。可通过高效节水器具的进一步普及、用水效率标准的提升、服务业的节水精细化管理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挖掘生活节水潜力。
3.2 生态环境用水节水潜力分析
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环境用水主要是指园林绿地灌溉、市政杂用和湖泊补水(因河道主要由市河湖管理部门集中管理,故未考虑河道补水)。从用水结构来说,生态环境用水量虽然只占区域总用水量的5%左右,但“十二五”期间区域生态环境用水量逐年递增,随着区域宜居环境的建设和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用水量必将进一步增大。
当前,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园林绿地节水灌溉率已经达到IOO%,节水潜力主要是加大再生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加大再生水利用管线建设,扩大再生水利用范围和规模,增加再生水用量;加强海绵城区建设,进一步建设滞、渗、蓄、用、排相结合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增大雨水利用量,生态环境节水潜力较大。
3.3 综合节水潜力分析
从体现区域综合用水效率的指标万元GDP新水用量来看,2012-201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万元GDP新水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见图4)。从全市范围来看,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见图5),节水潜力不大,若要繼续挖掘节水潜力,节水管理工作就要更加精细,管理任务艰巨。
“十三五”期间,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产业结构,严禁发展劳动密集型、低层次产业,淘汰高耗水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同时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区仍有一定的节水潜力。
4 节水型社会建设对策建议
基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根据其用水水平和节水潜力,针对节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涉及行业结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13],需要政府各部门共同推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办而不能包办[19],需要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体制,将区域节水办科室级别提升或成立统一的水务部门,一方面与市级供排水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与区域住建部门、园林部门、规划部门等建立顺畅的联动沟通机制。同时,还应制定一系列制度政策来推动节水工作,如细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严格推行水影响评价审查制度、“三同时”审批制度等量水发展政策,实行水污染防治制度,消除黑臭水体,完善水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监督管理与执法检查能力建设,完善计划用水管理机制等,实现制度创新,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向前发展。
(2)与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结合,促进各行业节水。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功能定位,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要求,结合城市更新改造、产业调整优化、人口规模控制等方式,加强推进工业、服务业和园林绿化等重点行业及居民家庭的节水工作。工业方面严格执行全市或区域产业指导目录,通过实施“禁、关、控、转、调”等措施,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有序疏解不符合首都功能的工业产业,全面减压工业用水。生活及服务业方面,以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功能提升等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一是全面推广节水便器、花洒等高效节水器具,使公共服务机构和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二是配套再生水管线、增建再生水设施,实现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用水一律使用再生水:三是借力城市更新改造,对老旧小区供水管网、计量设施等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逐步推行用水审计[9,20],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节水精细化管理。节水型社会应该是全区域各用水系统全面节水[13]。节水工作需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尤其是对于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人口高度密集的首都功能核心区域来说,节水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当前,区域已经建立了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建议将节水监管体系纳入其中,落实网格内节水宣传和节水应急处理措施,制定网格化监管考核制度,落实社区街道的节水监管职责,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益,构建部门、街道和社区齐抓共管的节水新格局。
(4)全面推进节水文化建设。公众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体,使节水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需要节水风尚和节水文化的建设[14],对于首都功能核心区来说,保护古都文化风貌是其城市功能定位之一,节水文化更应该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一是借助区域旧城保护展示、中轴线文化景观展现、历史文化街区提升以及老字号品牌提升等,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节水管理的结合点,在宣传、教育和示范等方面推动节水文化建设;二是加大节水载体建设,示范引导节水,到2020年实现综合性公共建筑、医院、学校、机关等社会单位的高效节水器具全覆盖,公共服务业节水型单位比例不低于60%,建设社会单位的节水文化,创建节水型小区,使节水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每位市民;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节水宣传活动,除了当前的节水周和节水日宣传、媒体宣传外,还应注重节水宣传教育,如学生使用的文具、厨房用品等都可印上节水宣传标志,还可对个人和家庭进行节水奖励,从各个方面推进节水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金树东.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在新起点上推进首都国际一流节水型城市建设[J].中国水利,2015(7):17 - 20.
[2] 王新娟,张院,孙颖,等.人类活动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7,39(2):77-81.
[3]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EB/OL].(2005 - 05 - 30)[ 2016 - 11 - 061. http://www.51 wf.com/law/2 390414.html.
[4] 左其亭,张志强.人水和谐理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2014,36(8):47-51。
[5] 谢守红,宁越敏.世界城市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56-66.
[6] 靖娟,褚俊英,王建华,等.澳大利亚节水与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人民黄河,2007,29(4):11-14.
[7] 张贵祥,曹磊,武于非.国外城市节能节水经验及其对北京市的启示[C]//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14-220.
[8]严冬,王修贵,张乾元,等.国外节水制度建设[J].节水灌溉,2004(4):47-52.
[9]冉连起,金良浚.北京节水型社会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45-58.
[10] 黄国峰,司建宁.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不同区域模式探索[J].人民黄河,2011,34(12):78-87.
[1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 EB/OL.(2016 -叭- 14)[2016 - 11 - 06].http:∥zhengwu.heijing. gov.c n/sy/tzgg/ t1427701.htm
[12]孙晓胜.国务院批准北京行政区划调整,宣武崇文将成历史[ EB/OL].(2010 - 07 -01)『2016 - 11 - 06].http:∥news.slna.com.cn/c/2010- 07 - 01/165 820590761.shtml.
[13] 陳莹,刘昌明,赵勇.节水及节水型社会的分析和对比评价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16(1):82-87.
[14]郭巧玲,冯起,杨云松,等.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J].人民黄河.2007,29(9):6-10.
[15] 高传昌,李君,曹永梅.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郑州市节水水平研究[J].人民黄河,2010,32(3):43-44.
[16] 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EB/OL].(2016 - 04 - 11)[ 2016 - 11 - 04]. http://zfxxgk. beijing. gov. cn/110030/gzdt5 3/2016 - 04/15/content_68 8023. shtml
[17]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 - 07 - 06)
[ 2016 - 11 - 04]. http://www. bjxch.gov. cn/XICXXCKIndex/XICXXGKghj h/XICXXCJKgs swjh.ycs.
[18]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 -叭- 06)[ 2016 - 11 - 04]. http://fzjhw. bjdch. gov. cn/n1515644/n2022702/n2022703/c 3975 229/content.html.
[19]陈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启示[J].中国水利,2012(15):30-33.
[20] 柳长顺,陈献,乔建华.国外用水审计对我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5(1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