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天慧 杨宁祥
2006年,为规范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工作,提高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质量,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质检特函〔2006〕71号)文件的要求,组织人员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桥、门式起重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等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为我国特种设备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写导则》颁布实施,该标准将应急救援体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是综合应急预案,第二层是专项应急预案,第三层是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最先面对事故的一个层级,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和执行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事故的处置结果。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救援,对于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给出了诸多要求,但是国家层面关注的大多是事故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巨大的特种设备,对于常规设备的应急救援缺乏细致深入的指导。因此,各地方结合当地特征,编制符合当地特种设备分布特点的应急救援地方标准非常重要。
近年来,标准起草组对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深有体会,考虑到承压、机电设备的运行原理、失效模式、危害种类的不同,认为分别起草承压、机电类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导则,以及起草特种设备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导则具有重大的意义。2014年,广东省质监局《关于批准下达2014年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4〕566号),批准制定了省地方标准DB44/T 1955—2016《承压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写导则》,该标准已于2016年颁布实施。2015年,广东省质监局又下达了起草省地方标准《机电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写导则》的任务,该标准已送审。2016年,广东省质监局再次下达了省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导则》的制定任务,该标准已送审。《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导则》是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最后一个层级,标准起草组在承压、机电专项应急预案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
1 现场处置方案编写总体要求
现场处置方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第三层,是现场操作人员处理现场事故的优先规则,当现场操作人员不能处理现场事故时,要与上层预案衔接。因此,现场处置方案应遵循全面、科学、有可操作性的总体原则进行编写,编写现场处置方案的总体要求、编写程序、主要内容应与本单位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协调一致。
考虑到《承压特种设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编写导则》(DB44/T 1955—2016)已发布实施,该标准内有对于专项应急预案编写格式的要求,为使应急预案体系的各层级格式统一,标准要求现场处置方案的格式参照DB44/T 1955—2016执行。
依据质检总局《关于编制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指南的通知》的规定,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应符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积极应对,立足自救,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靠科学,依法规范的要求。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应结合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风险种类、生产规模等特点制定。
为提升现场处置方案的适用性,标准要求成立专门的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工作组,并规定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工作组成员应了解危险源的危险性,掌握事故应急处置的措施和技能。
2 现场处置方案分类
现场处置方案一般是逐条列出现场可能发现的风险及风险处理方法,方便现场操作人员使用。企业为了管理方便,也为了操作人员使用方便,一般是按照地点分类,并在每个地点的操作人员可见部位张贴现场处置方案。由于企业不同岗位的风险不一样,一些企业中同一岗位有几个不同的工作地点,为了培训方便,易于掌握,也可以采用地点结合岗位的方式分类。因此,标准规定现场处置方案宜按照两种方式分类:a)按照特种设备装置、场所或设施的名称分类(充装台、管道区、液化区、起重机室等);b)按照特种设备操作岗位分类(安全岗、充装岗、维修岗位等)。优先推荐采用分类方式a),或a)、b)相结合的分类方式。
3 現场处置方案的编写程序
为了与DB44/T 1955—2016中的应急预案编写程序协调一致。标准规定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写程序包括成立编写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内容编写、评审备案与发布、处置方案管理与修订七个步骤,并要求现场处置方案与专项应急预案同时编写。
现场处置方案编写工作组成员应至少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标准强调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的参与。标准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范围很广,可以是本单位的,也可以是聘请的国内外专家。强调现场作业人员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借鉴以往的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对未来岗位风险和预防措施提高认识。
现场处置方案的资料收集应依据其分类方式进行,主要收集隐患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现场处置方案的风险评估应逐条分析隐患的影响范围,对现场可以处置的风险制定处置措施,不能处置的风险与上级专项预案衔接。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能力评估主要针对岗位人员风险防控水平、危险源周边应急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满足现场处置的要求。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写内容应至少包括事故特征、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要求。现场处置方案应与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一同评审备案与发布,无上级专项预案时,可单独发布。考虑到应急预案体系的整体性以及现场处置方案需要经常修订,标准规定现场处置方案的管理和修订应与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程序相同,但审核和审批的层级可以下放到部门领导审批;现场处置方案应进行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的演练和评审,作为修订的依据。
4 现场处置方案的主要内容
4.1 事故特征
事故特征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应主要考虑设备结构、运行特点、介质性质、环境因素等方面。二是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岗位的名称;应主要考虑区域特点、装置设备、运行状况、岗位重要性等方面。三是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应主要考虑季节天气(台风、雨季、冰雪、泥石流、暴晒等)、事故影响面等方面。四是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应主要考虑设备表面状况、周边状态及各岗位人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五是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应主要考虑事故的扩大可能性和二次伤害。
4.2 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组织与职责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应贴近基层工作特点和基层人员、设备实际情况。二是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4.3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应急处置程序应清晰、易操作,必要时可用图、表阐述。
二是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应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坍塌、水患、机动车辆伤害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处置措施应简明扼要,超出现场处置能力范围的,应注意与专项预案和综合预案的衔接,确保处置措施有效实施和与上级预案的良好衔接。
三是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各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员应正确,电话应保持畅通,且每半年更新一次。事故报告内容应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概況;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检验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事故的原因分析;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等内容。事故报告内容可以是文字材料及根据事故类型应采集的图片或证据资 料等。
4.4 注意事项
标准给出了注意事项的内容及示例。
(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示例:带电作业时应选用绝缘手套,并要根据电压选择合适的手套,佩戴前检查表面有无裂痕、发黏、发脆等缺陷,发现异常情况不应使用。
(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示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应检查压力是否在正常指示范围内。
(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示例:承压设备救援时,应注意防止救援中毒、窒息、触电、烫伤;危险区设好警戒线,并挂好标识牌。电梯救援时,应隔离救援区域,人员无操作权限不得操作现场设备。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示例:应写明由专人负责清点进出现场救援的人员,确保救援人员撤离现场不遗漏。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示例:应规定优先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过救援培训的人员进行现场处置,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不满足安全要求,不得进入现场救援。
(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示例:应规定对事故的教训进行总结,救援后对消耗的救援物资及时进行补充,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完善。
(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示例:应规定特殊工艺或特殊装置救援的特别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