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光
曲周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邯郸市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总人口52万,现有各类学校195所,在校学生9万余名。近年来,曲周县在校园足球工作上,坚持普及中提高、创新中发展,形成了足球“红”了、学生“乐”了、校园“火”了、教育“活”了的良好局面。2016年6月,曲周县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2017年4月,与教育部签订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改革发展备忘录》;11月,成功举办河北省校园足球工作现场推进会。截至目前,曲周县有10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另有3所学校正在申报中。曲周县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已上报国家教育部待批。
曲周县校园足球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一个牵总,六个强化”。“一个牵总”,就是坚持以“强身健体、益智育人”牵总全县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六个强化”具体举措包括:
一、强化领导,勠力同心抓推进
以校園足球为切入点,全力打造文化体育强县,把校园足球发展列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资金、人才上予以倾斜、支持,成立了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建立专抓组织,齐抓共进,推动了校园足球工作快速开展。
二、强化推广,做大分母抓普及
全县各中小学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为课程标准,系统科学地进行教学,确保每周一节足球课。创新校园足球文化,建立校园足球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让校园足球活动成为全县关注的热点。强化足球队伍建设,目前,全县共建有班队1840个、年级队850个、校队264个,并在幼儿园开设足球游戏课,实现男、女足球队校校有、班班建,校园足球普及率达到92%。
三、强化竞赛,做强分子抓提升
形成了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和县级足球联赛四级竞赛体系。校内竞赛以班级为单位,每月举办一次;校际联赛在学校之间开展友谊赛等活动;选拔性竞赛是通过训练营活动,发现、选拔、培养后备人才。曲周县每年暑假举办全县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2017年,曲周县3名学生入选全国夏令营总营,在上海集训。2018年,又有6名学生、6名教练员入选全国夏令营集训。县级足球联赛每年5月份和10月份各举办一次,推动校园足球向纵深发展。
四、强化师资,建强队伍提质量
1.实施“走教”制度。长期聘请省、市、县优秀足球教练员或教师到县、乡走教,实现师资共享。
2.定向招录。每年教师招录,对足球专业本科学历应聘者实行直签直聘。3年来,招聘足球教师47名。
3.培训提升。先后邀请50多名知名教练来曲周县授课,安排足球教师外出培训300多人次。目前,曲周县足球教师中拥有亚足联A、C级教练员资质各1名,拥有中国足协D级教练员资质的15名,拥有国家级裁判员资质的1名,拥有中国足协二级裁判员资质的3名。
五、强化机制,规范运行促发展
1.安全保障机制。在全面实施校方责任险和运动意外伤害险的基础上,制订完善了青少年校内外足球活动和竞赛的安全管理制度。
2.评价激励机制。制订《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办法》,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和学校星级创建标准。完善足球教师评选县级模范教师制度,激发足球教师工作热情。
3.人才升学机制。制订《中小学足球后备人才招生办法》,完善学生对口入学制度。2017年,有30名足球队员被县尚书中学等特别招录,25名足球队员被推荐到恒大足球学校等名校学习。
4.县校合作机制。与邯郸学院签署《关于建立校园足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议》,每年安排足球专业人才支持曲周县校园足球发展。
5.体教结合机制。曲周县选择16所中小学作为甄客(北京)体育俱乐部训练基地,派驻教练强化训练,健全足球人才梯队。
六、强化保障,加大投入补短板
1.基础建设保障。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体,3年来,曲周县在操场建设和器材配备等方面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塑胶足球运动场37块。
2.专项经费保障。把校园足球工作经费足额列入年度预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按经费10%列支体育经费,其他学校按5%列支。
3.社会资助保障。全县49所学校与49个规模以上企业结对,企业赞助,比赛冠名,共赢发展。目前,共接受企业及社会捐赠财物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