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业绩审计成果在企业考核中的应用

2018-09-10 00:14程龙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经营业绩审计成果

程龙

[摘要]本文结合铁路企业运用经营业绩审计结果考核经营业绩的实践,阐述了如何保证经营业绩审计成果在企业考核中的应用,扩大审计成果运用,并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营业绩 审计 考核 成果 应用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价值的体现。传统的

审计成果运用一般停留在通过审计处理意见促进被审计单位防范风险、堵塞漏洞、促进管理层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的价值提升。经营业绩审计结果在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的应用是审计成果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经营业绩考核和经营业绩审计的概念

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本级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开展经营业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种类型审计,经营业绩审计是覆盖面最广和最主要的审计类型。总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对所属企业开展的经营业绩审计,主要是对总公司所属企业年度经营结果的真实性、效益性、重大经济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风险控制以及落实总公司重大决策和制度情况进行审计和评价。开展这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本级管理要求,对所属企业加强运行监督、规范经营行为、防范重大经营风险;核实所属企业年度经营结果的真实性,为经营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总公司对所属企业的考核,主要是对所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是总公司落实所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依法对所属企业负责人年度经营业绩完成情况进行的考核。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负责人自觉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所属企业负责人年度风险挂钩收入,并作为所属企业负责人评比表彰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经营业绩审计是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经营业绩考核是经营业绩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一次有效应用,二者是企业管理中的两个不同方面,又存在紧密联系。高质量的经营业绩审计结果能保证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的公平公正,同时通过经营业绩考核,能够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2013年,中国铁路总公司转企,成立了审计和考核局,将审计和考核两项工作有机结合,是扩大审计结果运用、提升审计结果运用质量的一次重大尝试。

二、经营业绩审计结果在企业考核中的应用

所属企业经营业绩审计要紧紧围绕所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开展审计,为经营业绩考核提供依据。

(一)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机构必须制定统一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对审计目的、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审计组织方式、审计查证要点、审计工作具体要求的明确。各审计组按照相对统一的方案进行审计,保证审计结果的一致性,是公平、公正进行经营业绩考核的重要保证。

明确的审计目的为各审计组指明了审计方向,保证各审计组围绕所属企业的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开展审计。

明确的审计范围是保证公平考核的基础。以总公司开展的铁路局集团公司经营业绩审计为例,总公司下设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又下设数目不等的站段,规模较大的铁路局集团公司下设站段近百个,因此对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审计,除需要审计本级外,对铁路局集团公司所属站段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审计。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等不同系统的站段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统一查证范围能保证各审计组抽查站段类型的相对统一,从而较大程度上保证审计结果的一致性和考核的公平性。

明确的审计查证要点能使各审计组围绕具体查证要点进行查证,保证审计内容不漏项,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审计查证要点的编制要紧密围绕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保证需要考核的内容都在审计查证要点中体现,收入、利润等量化的考核指标要明确数据来源,便于审计人员进行核实。非量化的考核指标要有明确的审计程序,保证审计人员核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同时,为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对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以外的内容,除非有明确要求,否则尽量不列入审计查证要点,避免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费审计资源,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审计组根据审计方案,结合审前调查的结果,编制具体实施方案,为审计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实施阶段是经营业绩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组要围绕审计方案,核实企业经营业绩指标的完成情况,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

现场审计是整个审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没有高质量的现场审计,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就无从谈起。影响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因素是审计人员。因此,如何合理地配置审计成员是审计机构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审计组要根据审计情况对审计结果进行初步认定,形成审计取证。

此外,审计机构还应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以铁路局集团公司经营业绩审计为例,一般由9个审计组分两轮进行审计,应及时了解各审计组的查证情况,对个别审计组发现的可能存在普遍性的问题,应组织各审计组进行查证,有利于审计结果的统一和审计效率的提高。

(三)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体现形式,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是高质量审计结果的体现。该阶段,各审计机构要根据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经营业绩考核的初步意见,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取得被审计单位认可,为日后考核提供依据。该阶段的关键点是对审计问题的定性和考核意见尺度的把握,审计机构应事先明确原则,在统一的原则下对问题进行定性和处理,从而保证考核的公正性。

(四)审计结果应用阶段

审计结果应用阶段,也就是业绩考核阶段。审计机构应综合各审计组的审计结果,进行“二次开发”,保证审计结果的高效应用。审计结果的应用主要分为“先审计再考核”和“先考核再审计”两种模式,不同应用模式下审計对考核的影响力各不相同。

1.先审计再考核模式。该模式是经营业绩审计结束后,根据经营业绩审计结果确定最终的考核结果。优点是能保证经营业绩审计结果的充分应用,最大限度发挥经营业绩审计的作用。该模式要求审计结果尽可能详尽,从而对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审计结果对业绩考核的影响力较大。该模式的缺点是时效性不强,从审计方案确定到现场审计的实施、到审计机构的后续审理复核签报程序、再到最后审计结果的确定及应用,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利于体现考核的时效性。

2.先考核再审计模式。该模式是先根据所属企业的自评以及审计部门日常掌握的情况,核定考核结果并公布执行,待经营业绩审计结果确定后,再对已公布的结果进行追溯调整。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兼顾考核的时效性和审计成果的应用。由于追溯调整过程复杂,且考虑追溯调整的成本,一般情况下仅对影响重大或对考核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进行追溯调整,实践中往往需要设定追溯调整的金额限制或比例限制等,是对审计结果的再次筛选,对未达到标准的审计结果不再应用,审计结果对业绩考核的影响较小。该模式的缺点是审计结果未能充分应用,考虑追溯成本和审计结果的质量,甚至出现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进行追溯的情况,浪费审计资源。

三、经营业绩审计及其成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审计与考核脱节

虽然经营业绩审计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最终目的都是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服务,但过程中两者经常存在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业绩审计的重点未放在对经营业绩结果的核实上;二是经营业绩审计的结果在经营业绩考核中未能充分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企业经营业绩审计和经营业绩考核由不同的部门分管,在工作理念、工作重点等方面缺乏沟通交流,造成两者的脱节。总公司转企后,成立审计和考核局,將两项职能归属同一部门,有效改变了这一局面,为两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但要使经营业绩审计和经营业绩考核真正有机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树立审计、考核“一盘棋”理念非常重要,尤其在制定业绩审计方案时,更应该将业绩审计和业绩考核工作相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审计专业受限

实践中,铁路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计仍以查错纠弊为主,正在逐步向管理审计转变。铁路企业审计机构中人员多以财务人员为主,缺乏专业人才,因此审计的重点仍是财务方面的审计。经营业绩考核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除财务指标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除量化指标外,还有大量的定性指标等非量化指标。非财务指标、非量化指标的审计是经营业绩审计面临的重大难题。

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对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经营业绩审计为例。经营业绩考核的构成为安全指标30分、经营效益指标50分、监控指标20分。经营业绩审计能够进行审计确认的指标为经营效益指标50分,以及监控指标中的部分指标。安全是铁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安全指标,因专业限制,审计无法进行确认。对于非财务类的监控指标,审计也只能根据统计报表等进行确认,无法确定其实际完成情况。

解决以上困境,需要审计机构自身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审计机构要兼容并蓄,吸纳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不断拓展审计领域,这不仅是经营业绩考核的要求,也是新时代审计转型的内在要求;二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改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使审计人员成为“多面手”,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组织审计时,充分考虑所需的专业人士,通过外聘专家等方式弥补审计组专业知识的欠缺。

(三)考核标准不合理

实践中,经常出现经营业绩审计发现了重要问题,由于考核标准设计不合理,无法进行考核,导致审计结果无法有效利用。

例如,在对某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存在账外资金,现场将问题定性为“小金库”。根据考核办法,“小金库”可以纳入经营业绩考核。后期经过复核审理程序等,认定此问题性质比“小金库”严重,修改了问题定性。由于考核办法的缺陷,虽然问题比“小金库”严重,却无法纳入考核。又如,在对某铁路局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铁路局集团公司多起违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执行存在严重问题,却因未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无法纳入考核。

解决以上问题,一是提高审计质量,抓住审计重点,突出重大问题,使审计成果能够充分利用;二是审计人员应充分理解考核办法,在审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考核办法的要求,为考核提供高质量的成果;三是根据审计实践不断优化考核标准,使考核办法更贴近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邮政编码:100084,电子邮箱:chenglonglc@126.com)

主要参考文献

李涛.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现状及原因分析[J].时代经贸, 2016(5)

廖禧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运用探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3(5)

刘俊.建立完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可行性建议[J].审计月刊, 2016(10)

吕林.通信施工企业经营业绩审计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 2017(6)

武娟.关于加强内部审计结果运用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15(9)

猜你喜欢
经营业绩审计成果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浅议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