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变化及应对策略

2018-09-10 07:22张金良刘继祥万占伟鲁俊
人民黄河 2018年7期
关键词:滩区

张金良 刘继祥 万占伟 鲁俊

编者按:黄河下游是我国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河道内的滩区承载了约190万人的生产生活。不利的河道形态、滩区经济发展与治河的矛盾以及人水无法和谐共生等问题,导致黄河下游防洪形势严峻、滩区安全建设任务艰巨、沿黄城市生态空间缺乏,使得下游滩区治理问题成为治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管黄河下游滩区问题复杂难治,但治黄工作者一直在积极探索和不懈尝试,竭力谋求顺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治理模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张金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结合多年来对治黄工作的认识和把握,考虑新时期治水理念和下游沿黄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于2017年6月提出了黄河下游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的生态再造与治理新模式(见《黄河下游滩区再造与生态治理》一文,发表于本刊2017年第6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后,张金良带领研究团队完成了该模式的方案规划和效果评估,以期为“一点一线一滩”治黄工作重点提供科学理论支撑。“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系列文章是张金良团队对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理论的提炼和总结,阐述了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的理论依据、规划方案及效果,本刊将从2018年第7期起以连载方式陆续刊出,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摘要:在对黄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过程以及“一级悬河”“二级悬河”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治理思路,认为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方案将会加剧“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不利于黄河长治久安。为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保障黄河下游长期防洪安全,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城市生态空间,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在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经论证提出了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即对滩区进行功能区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将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设防标准。

关键词:生态再造:宽河固堤;生产堤;“二级悬河”;河道形态;滩区;黄河下游

中图分类号:TV853;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000-1379.2018.07.001

1 黄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过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黄河又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洪水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据统計,从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 a间,下游河道决口达1590次 ,重大改道5次,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决溢纵横面积约25万km?,涉及冀、鲁、豫、皖、苏五省。黄河下游现行河道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夺大清河人渤海而形成的。

黄河干流河道在河南省孟津县白鹤由山区进入平原,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878km。由于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因此进入下游的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逐年抬高,现状河床一般高出背河地面4~6 m,局部河段在10m以上,比两岸平原高出很多,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也成为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黄河大洪水一旦向北决口将打乱海河水系,向南决口将打乱淮河水系,且由于黄河的多沙特性,因此洪水泥沙所到之处将使河(湖)渠淤塞、良田沙化,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黄河下游河道已成为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黄河下游两岸平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铁路、公路纵横,能源等工业基地广布,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根据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分析成果,仅北岸封丘以上或南岸开封以上堤段发生决口泛滥,淹没影响人口就将分别达到约2600万或2300万,淹没耕地293.3万hm?或246.7万hm?,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除经济损失外,黄河洪水泥沙灾害还会毁坏公路、铁路以及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破坏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长期的难以恢复的不良影响。因此,保证黄河下游河道长期安全稳定行河是确保黄淮海平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2现状下游河道形态及成因

2.1“一级悬河”形态及成因

黄河下游为强烈堆积性河段,横贯于华北平原之上,目前的黄河下游河道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孟津县白鹤镇至郑州京广铁路桥为禹王故道;京广铁路桥至兰考县东坝头为明清故道;东坝头以下是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后,水流流向由东南改道东北,穿运河夺大清河以后形成的。

由于黄河水沙异源,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因此黄河挟带中游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不断淤积,而两岸大堤的存在约束了摆动范围,限定了泥沙淤积空间,导致下游河床不断抬升,使河床滩面高程高出大堤背河地面高程,形成地上悬河,即为“一级悬河”

黄河干流白鹤至东坝头河段行河年限较长,“一级悬河”问题较为突出,河道内滩地高出两岸地面4~6m,局部为10m以上;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临河滩面高出两岸地面2~3 m,最大为5 m;陶城铺以下河段滩面高出两岸地面2~4 m,最大为7.6m。

2.2“二级悬河”形态及成因

在“一级悬河”形成的同时,由于河道内淤积横向分布不均,邻近主槽的嫩滩附近淤积厚度大,远离主槽的滩地淤积厚度小,堤根附近淤积厚度更小,因此滩唇高程、河槽平均河底高程高于两边滩地高程,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二级悬河”形态。

目前,黄河下游京广铁桥至东坝头长131km河段“二级悬河”轻微发育,东坝头至陶城铺长235km河段是“二级悬河”发育最为严重的河段,滩唇一般高出黄河大堤临河地面3m左右,最大达Sm,滩面横比降约为0.1%,而河道纵比降为0.014%,横比降远远大于纵比降。“二级悬河”的不利形态一是增大了形成“横河”“斜河”的概率以及滩区发生“滚河”的可能性,容易引起洪水顺堤行洪,增大冲决堤防的危险:二是容易造成堤根区降雨积水难排,内涝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土地盐碱化则加重群众土地改良负担。

大量研究表明,来水来沙条件和河床边界条件是形成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重要因素。汛期进入下游的流量减小,尤其是漫滩大洪水出现概率减小,导致河道淤积主要发生在河槽内,嫩滩附近淤积厚度大,远离河槽的滩地淤积厚度小,河床形态恶化,“二级悬河”发育。滩区群众修建生产堤限制了洪水漫滩沉沙范围,阻碍了滩槽水沙充分交换,加剧了“二级悬河”的发展。

2.2.1 水沙条件变化是“二级悬河”形成的主要原因

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黄河来水量较丰,黄河下游漫滩洪水发生次数较多,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大于10000m^3/s的漫滩洪水就有6次。该时期滩区阻水建筑少,河槽和滩地之间特别是主槽和嫩滩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洪水漫滩次数较多。洪水漫滩后,由于滩槽水流阻力不同,而下游河道平面形态宽窄相间,因此滩槽水流泥沙容易产生横向交换,宽河段一般会出现“淤滩刷槽”现象。该时段下游河道主槽年均淤积量为0.82亿t,滩地年均淤积量为2.79亿t,滩地淤积量大于主槽淤积量,但由于滩地面积大,因此河槽与滩地几乎同步抬升。

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投人运用,水库运用经历了蓄水拦沙、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3个阶段,不同阶段水库运用方式差异较大,对水沙条件的改变也不同,相应地对下游河道冲淤及河床形态演变的影响也不同。1960年9月至1964年10月为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期,进入下游水量较丰,年均水量为587.4亿m^3,年均沙量较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减少12亿t,且汛期日均流量大于4 000m^3/s的天数较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增加20d左有,水沙条件较为有利,该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累计冲刷泥沙23.12亿t,年均冲刷泥沙5.78亿t,到1964年10月下游河道平滩流量恢复至8000m^3/s,下游主槽过流能力强,且受三门峡水库调节削峰影响,下游未发生漫滩洪水,“二级悬河”尚未发育。

1964年11月-1973年10月,三门峡水库采取滞洪排沙运用方式,且1968年刘家峡水库投入运用,黄河下游年均来水量较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减少62亿m^3,而年来沙量仅减少1.87亿t,汛期日均流量大于2000m^3/s的天数比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减少15d,水沙关系较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更为不协调。该时期三门峡水库虽经初期改建,但泄流规模仍不足,遇大洪水时水库自然滞洪削峰作用仍很大,如1970年7月潼关站洪峰流量为10200m^3/s.经水库调节后出库洪峰流量为5380m^3/s。水库滞洪削峰改变了自然来水来沙过程,减小了水流漫滩几率,下游经常出现“大水带小沙,小水带大沙”的不利水沙组合。该时期下游河道快速淤积,年均淤积4.39亿t,其中河槽年均淤积2.94亿t(为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的3.6倍),占全断面淤积量的67%,造成中水河槽大幅度萎缩,又由于1958年河槽两岸修有生产堤,一般洪水漫滩后,淤积限制在两岸生产堤之内,因此部分河段开始出现“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

1973年11月-1986年10月,三门峡水库采取蓄清排浑运用方式,非汛期下泄清水,汛期排泄全年泥沙。该时期来水来沙条件较为有利,出现了1975-1976年、1981-1985年丰水时段,三门峡水库经两次改建后泄流规模明显增大,1976年和1982年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分别为9210、15300m^3/s,洪水期间下游河道发生淤滩刷槽,该时期下游主槽累计冲刷泥沙4.7亿t,滩地累计淤积14.0亿t,全断面淤积泥沙9.3亿t,下游河道槽冲滩淤,平滩流量明显增大,至1986年平滩流量达到6000m^3/s。该时期滩地横比降虽然有所增大,但还不是很突出。

1986年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至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受降雨和水库调节等人类活动影响,进入黄河下游的年水量和汛期水量均大幅减少,且由于来自上游的低含沙洪水被削减,因此黄河下游中常洪水出现的几率大幅减小,持续时间大幅减少,汛期日均流量大于2000m^3/s的天数比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减少50d,大于4000m^3/s的天数减少13.7d,黄河下游河道中水河槽淤积严重,1986年10月-1999年10月黄河下游河道年均淤积2.28亿t,其中河槽年均淤积1.62亿t。与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相比,全断面淤积量占来沙量的比例由20%增加到30%,河槽淤积比例由23%增加至72%。随着黄河下游主槽过流断面持续萎缩,平滩流量明显减少,至1999年汛前河道最小平滩流量已不足3000m^3/s。滩槽淤积分布不均匀,使得“二级悬河”迅速发育。

1999年11月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通过水库拦沙和调水调沙运用,下游河道淤积状态有所缓和,主槽过流能力得到逐步恢复。至2016年10月,小浪底水库累计淤积泥沙32.6亿m^3,黄河下游利津以上河道累计冲刷泥沙27.6亿t,河槽平滩流量逐步由2002年汛前的1800m^3/s增大到4000m^3/s。该时期由于黄河来水量较小,且小浪底水库控制了中常洪水不漫滩,因此滩地很少上水淤积,滩地横比降远大于河槽纵比降的“二级懸河”不利形态未得到有效解决。

黄河下游各时期水沙特征和年均冲淤量见表一,累计冲淤过程见图2。

2.2.2滩区群众修建的生产堤加快了“二级悬河”的发展

黄河下游滩区既是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场所,也是滩区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滩区社会经济发展,滩区滞洪沉沙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滩区群众为了生命财产安全修建了大量的生产堤。生产堤的存在一方面增大了漫滩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滩区群众生产安全,但另一方面影响了河道正常的滩槽水沙交换,对滩区滞洪沉沙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60年以后,滩区开始较大规模修筑生产堤,期间虽有几次较大的破除行动,但生产堤长度一直保持在580km左右。1986年以后黄河来水较小,生产堤建设不断向河槽逼近,对洪水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中常洪水基本不出槽,泥沙在河槽内落淤,过流能力迅速降低。1987年至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前,下游河道滩地淤积量仅占全断面总淤积量的29.3%,较20世纪50年代减小了将近50%。

有关单位研究了破生产堤方案和废除生产堤方案对下游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来水来沙条件下,废除生产堤方案较破生产堤方案下游河道淤积量增大12%,两方案纵向各河段分配比例变化不大,但横向滩槽分配比例变化较大,滩地淤积量比例由破生产堤的54.2%增大为废除生产堤的70.1%,废除生产堤方案的主槽淤积量减少、淤积厚度减小,主槽河底与滩地高差更大,有利于改善“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

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黄河来水量偏少,加之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因此工程控导河势能力增强,滩岸坍塌现象减少,河道内的嫩滩被两岸群众大量开垦种植,甚至种植了大量的高秆作物,许多地方还种植了片林。这些嫩滩上的种植物增大了过水断面糙率,增加了河道行洪的阻力,也明显减小了主槽的过流面积,进一步降低了河道的排洪和输沙能力,造成洪水传播时间延长、同流量水位升高,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河槽的淤积速度,加快了“二级悬河”发展。

3“宽河”“窄河”两种治理方式之争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在漫长的治河历程中产生了许多治河思想与治河方略。远古時期,“洪水泛滥于天下”,共工率众“壅防百川,堕高堙卑”,而后鲧“障洪水”未果,禹采用“因水之流”“疏川导滞”之法终获成功;春秋时期,管仲提出筑堤防洪、除害兴利,被齐桓公采纳并实施,这是关于黄河下游修筑堤防的最早记载: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堤防规模进一步扩大并连贯为一体,当时堤距较宽,“…做堤去河二十五里…”。西汉末期,随着河床淤高,黄河不断决口泛滥,贾让提出了治河三策:上策是扩宽河道,中策是在黄河狭窄河段分水,下策是在已经形成的狭窄河道上加固堤防。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贾让的上、中两策未被采纳,但体现了宽河固堤思想;东汉汉明帝派王景治河,建设千里堤防,整修汴渠,达到了“河汴分流,复其旧迹”,堤距相当宽,上段荥阳一带堤距10~20 km,两岸堤防内有足够的面积可容纳洪水和沉积泥沙,“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河床淤积抬高极慢,基本上符合贾让治河三策中的上策,王景治河后河道近千年未发生改道。明朝时期,万恭、潘季驯提出黄河治理的根本问题在于泥沙,认为治理黄河不宜分流,需用堤防约束合流,使之人海,实现“淤不得停,则河深,河深则永不溢”,潘季驯明确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主要措施为建设堤防束水。清朝的靳辅、陈潢进一步发展了“束水攻沙”思想。清朝末期,经宋朝、明朝、清初治理的故道(史称明清故道)比降逐缓,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黄河决口改道频繁,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黄河发生大改道(迁徙),行河约700a的明清故道废弃,形成由利津人海的现行河道。

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在几十年的治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修订治黄规划、深化和探讨对黄河规律性的认识,坚持治水治沙并重。黄河下游治理按照“宽河固堤”的格局进行了大规模治理,保障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滩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加之黄河实测水沙情势的变化,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略再次引起专家的关注,有专家对下游河道“宽河固堤”治理产生争议,提出“窄河固堤”方案。窄河方案的主要思路是在黄河下游宽河段缩窄两岸大堤堤距,“解放”下游现有部分滩区,使黄河下游洪水不再淹没宽河段两岸滩区。

针对“宽河”“窄河”治河方略问题,黄委组织编制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在上游骨干水库相继建成投入运用,水库发挥拦沙作用时期内,窄河方案夹河滩、高村、孙口三断面的水位增幅分别是宽河方案的1.4、2.6和1.4倍;水库拦沙库容淤满后,进入下游的泥沙增加,窄河方案的年淤积厚度明显高出

宽河方案的,是水库拦沙时期淤积速度的3倍,夹河滩、高村、孙口三断面的窄河方案水位增幅分别是宽河方案的1.3、3.6和1.2倍。无论是宽河还是窄河方案,都不能遏制下游河道淤积抬升的趋势。窄河方案将更加剧“二级悬河”的态势,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明确下游河道治理方略为“稳定主槽,调水调沙,宽河固堤,政策补偿”。

2012年,“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水沙调控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了“黄河下游宽滩区滞洪沉沙功能及滩区减灾技术”的课题研究,提出

了未来宽滩区的推荐运用方案,即保留生产堤,对于花园口站流量小于6000m^3/s的洪水,通过生产堤保护滩区不受损失:对于花园口站流量超过6000m^3/s的洪水,全部破除生产堤,发挥宽滩区的滞洪沉沙功效。

2012年,宁远带领专家考察黄河下游河道,提出“稳定主槽、改造河道、完建堤防、治理悬河、滩区分类”的治理思路。201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黄河下游河道改造与滩区治理研究”项目,重点研究适应未来水沙变化且有利于提高河道输沙能力的防护堤治理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提出的防护堤设防标准为长垣滩20a一遇洪水,长清、平阴县城段为30a一遇洪水,其他滩区为10a一遇洪水;高村以上河段平均堤距4.4 km,高村一陶城铺河段平均堤距2.5 km,陶城铺一北店子河段堤距2.1 km,北店子以下维持现状黄河大堤堤距。初步研究结果(该项目尚未结题)表明,在古贤、小浪底水库拦沙结束进入正常运用期进行联合调水调沙的作用下,未来黄河年来沙8亿t情景时,下游河道年均淤积量为1. 59亿~1.69亿t,建设防护堤减淤约11%,对水位的影响在±1.0 m以内;未来黄河年来沙6亿t情景时,下游河道年均淤积量为0. 74亿~0.92亿t,建设防护堤减淤约13%,对水位的影响在+0.8 m以内:未来黄河年来沙3亿t情景时,下游河道年均淤积量为-0. 27亿~0.05亿t,下游河道可达到冲淤基本平衡,对水位的影响在±0.5 m以内。未来黄河年来沙6亿t和8亿t情景时,下游河道仍以淤积抬升为主,淤积的泥沙主要堆积在防护堤内,由于容沙区域减小,因此泥沙淤积厚度较现状方案增大,“二级悬河”将进一步发展,对防洪形势极为不利。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下游河道与滩区治理研究”重点研究了黄河下游河势稳定控制和河槽行洪输沙能力提升技术、滩区规模与综合治理技术等,项目研究正在进行中。

当前黄河下游“宽河”“窄河”治理争议的关键点在于对未来黄河洪水泥沙的预判。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黄河来水来沙明显小于多年平均值,沙量减少更为明显,但对造成沙量锐减的原因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对未来黄河来沙量的预测也存在分歧。因此,对黄河下游的河道治理方案仍存在争议。

4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

为适应新时期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在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水沙、防洪条件变化以及滩区治理面临的问题,从解决黄河下游不利的“二级悬河”淤积形态、保障防洪安全、促进滩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出发,经研究分析,提出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在保持黄河下游河道“宽河固堤”的格局下,结合黄河下游河道地形条件及水沙特性,考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滩区进行功能区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手段,将由黄河大堤向主槽的滩地依次分区改造为“高滩”“二滩”和“嫩滩”,各类滩地设定不同的设防标准。“高滩”作为生态移民安置区,解决群众防洪安全问题,通过淤填堤河进一步提高堤防防洪能力;“二滩”为高滩与控导工程之间的区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嫩滩”则被用来修复、维护湿地生态,与河槽一起承担行洪输沙功能(见图3)。

黄河下游生态再造方案在基本不影响下游滩区滞洪沉沙功能的情况下,彻底消除“二级悬河”不利形态,更有利于下游防洪及河道输沙,与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和下游防洪工程共同作用,可实现黄河下游长治久安。通过改造黄河下游滩区,配合生态治理措施,形成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农业区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滩区群众的安全与发展问题得到解决,可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同时,通过滩区生态治理,建设沿黄生态景观,打造黄河沿岸生态经济带,可为沿黄城市提供生态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5结语

(1)黃河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于世,历史上黄河下游洪水灾害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夺大清河人渤海,形成了黄河下游现行河道。现状下游河道河床普遍高出两岸地面4~6 m,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为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岭,也是黄淮海平原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黄河水沙异源、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根本特性,造成了大量泥沙在下游河道淤积,而两岸大堤的存在约束了水沙摆动范围,限定了泥沙淤积空间,导致河道不断淤积抬升,使河床滩面高程高出大堤背河地面高程,形成“一级悬河”。白鹤至东坝头河段“一级悬河”问题突出,滩地一般高出两岸地面4~6m,局部达10 m以上。

(3)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是水沙和河床边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过程极为不利,主槽和嫩滩大量淤积,滩唇高程和主槽河底高程明显抬高,致使滩唇高、大堤临河滩面低的“二级悬河”局面不断发展:生产堤的存在减少了漫滩洪水期滩槽水沙交换次数,生产堤至大堤间的滩地淤积量减少,加剧了“二级悬河”的发展。

(4)当前对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存在“宽河”“窄河”之争,针对宽河固堤、窄河固堤、防护堤等问题,黄委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研究论证工作,认为泥沙处理是黄河下游治理的关键所在,下游滩区仍需长期发挥滞洪、沉沙作用,窄河固堤、防护堤等方案将会加剧“二级悬河”的不利态势,不利于黄河长治久安。

(5)为适应新时期治水思路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在充分吸纳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经论证提出了黄河下游生态治理新思路。黄河下游河道生态治理可实现滩区“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换”,保障黄河下游长期防洪安全,构建黄河下游沿黄城市生态空间,推动滩区群众快速脱贫致富,实现治河与惠民双赢。

猜你喜欢
滩区
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开发管理研究
告别黄河滩,奔向幸福河
决战决胜 “三山一滩”
黄河生态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河下游滩区原阳段硒元素分布特征
村台旧貌
河南省打造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河南省黄河滩区移民搬迁若干重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