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在建构自我认同中的作用机理

2018-09-10 15:18罗琳娜陆阳
档案与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米歇尔身份个体

罗琳娜 陆阳

[摘要]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导致人们陷入了自我认同危机。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是建立在公认的、完整的历史记录基础之上的,档案凭借其原始记录性成为了个体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借鉴社会学中自我认同建构的研究成果,分析档案在个体建构自我认同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包括个体运用档案建构理想形象,借助他者记录塑造完整自我,内化档案价值构建身份意义。

[关键词]个人档案自我认同作用机理

[分类号]G270

On the Role Mechanism of Arch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

Luo Linna,Lu Yang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Abstract: Global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have brought about a lot of unstable factors, leading people into a crisi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is built on the foundation of accepted and complete records. With its original record attributes, archives have become the basis for individual self-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draws on sociological research findings on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nalyzes the specific role of archiv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identity,including the use of individual files to construct an ideal image, use the others records to create a complete self, and internalize the value of archives to build an identity.

Keywords: Personal Archives; Self-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的自我”[1],简言之,就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个人档案客观记录了其以往的情况,是令人信服的历史证据,可以为个体寻求身份和获得认同提供合法性凭证,深化和凝固个体身份认同。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时代背景下,为了修复或重构以及强化个体身份认同,有必要借助档案的力量,实现充分的自我认同。

1档案建构自我认同的当代背景

1.1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的显著化

首先,现代社会全球化、流动性的特征,使社会运行结构处于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环境之中,进而造成人们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个体对自身身份存在焦虑。另一方面,诸多不确定性外在因素的冲击和影响,造成个体形象的碎片化,使得人们原有的身份地位、价值内涵被打乱,人们固有的价值观遭到颠覆,自身行为规范与价值体系变得混乱,人们所信仰的认同根源受到极大地冲击,心理上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原本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也被推翻,认同根基受损乃至坍塌,这些都激发了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疑问。寻求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和觉醒了的自我意识对“我是谁”的追寻,实质上意味着自我认同危机的到来。在这种复杂社会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寻找认知家园和精神意义,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与归属。

1.2信息技术的介入

现代媒体、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延伸了人们思想与行为的时空边界,同时也引发了人们重新探索自身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往往将真正的自我置于机器与网络之中,模糊了对现实自我形象的认知与把握,现实的有生命的人面临着被机器吞噬的危险,人们不得不问一问自己“我是谁”。其次,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掩盖了主体的真实形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同时设定多个身份,这种做法瓦解了传统社会中个体自我稳定形象的设定,自我真正地被“碎片化”了。[2]再者,网络社会中,人们可以根据情境自由设定身份与他人进行交往,身份不能够确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等级关系,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和随意。多重身份以及虚拟与现实身份的重叠与交织加剧了人们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

1.3档案理论的扩展

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认为,以认同为特征的档案发展范式把档案“从支撑学术精英的文化遗产转变为服务于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3“]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更多地还应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4]此外,在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身份认同与档案”这一重要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在这次大会上,档案被定义为组织和个人身份认同的有效凭证,能够帮助人们重建或强化身份认同。2017年在墨西哥举办的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再次将身份问题纳入议题。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大卫·弗兰克在致辞中指出,对文件的选取、保存与利用要关乎身份认同的建构,必须确保档案对于子孙后代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可信证据。关于身份认同在档案学领域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档案学理论,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2档案建构自我认同的作用方式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描述的是“我”與他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因而一个人不能仅仅基于自身而形成自我认同,只有在与他者的交往中形成的“我”才是真正全面的自我。[5]因此,在他看来,自我认同的形成涉及个体对自身形象的反思与评价,更要参考“他者”对自我行为和形象的评价。曼纽尔·卡斯特基于吉登斯认同建构理论提出,社会行动者只有将他所认为的“身份”进行吸收和内化,并围绕这一过程建构自身的意义,这样的认同才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6]

2.1个体运用档案建构理想形象

“理想自我”是指主体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主体设定的“目标我”形象,描绘了自我理想愿望。正如拉康所说的,“主体是在一种幻象中预期看到其能力的成熟”[7]。“理想自我”意指个体对自我的想象与期待,通俗地说就是“我想成为的自我”或者“我期待成为谁”。

个体档案是个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体现个体发展变化过程且以备查考利用的原始记录。从纵向来看,个体档案记录了个体发展的全过程,完整呈现了个体出生直至死亡的每个阶段,可以为个体实现身份认同提供真实性、连续性的原始素材;从横向来看,个体档案记录着个体活动的全景图像,承载着个体生活、学习、工作等多方面的信息与记忆,涵盖了个体不同角度的形象,可以为建构身份认同提供多视角、多层次的素材。通常情况下,为了获得自我认同以及展示、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个体会查考已有档案,塑造出“理想我”形象,即“我”想要成为的“我”。因而,档案是个体建构“理想自我”重要的参考资料。

2005年,连战初次访问大陆时,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赠予连战其祖父在九十多年前申请成为中国人的档案,连战当场激动万分地说:“我们一家当中国人是当定了。”在公开讲话中,他也谈到他的祖父连横先生在日本统治台湾的那个时代,就多次要求恢复中国国籍。[8]除此之外,在访问北京大学时,北京大学特意复制了连战母亲赵兰坤女士曾在北大读书时的学籍档案和照片,请连战转给他的母亲,[9]进一步加深了连战同祖国大陆的深刻联系。2006年4月,九州岛出版发行了《连战档案》一书,该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连战的自述性语录以及连氏家族的书信和相关文件等。书中多处引用连战对先祖遗训的叙述,表明自己的爱国热忱。如他的祖父连横先生的书信写道:“欲求台湾光复,须先建设祖國,汝应回国效命”[10]。

连战通过对自己家族历史的梳理和引用先祖遗训,不断强调自己以及家族成员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进一步加深了同祖国大陆的相互联系,建立起与中华民族同胞作为炎黄子孙共同的身份认同,奠定了与大陆同胞共有的身份基础和情感,实现了其目标诉求的“理想我”形象塑造。

2.2借助他者档案塑造完整形象

个体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因此,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基础之上,个体关注他者对自我的评价,并将这些评价与自身形象进行比较,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期望之后,再决定接下来的行动。由此可知,认同是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他者话语对于个体自我认同的形成至关重要。

个体保存的档案是于个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或者积极正面的,虽然利于个人形象的建构,但并不能实现个体完整真实的自我认同。此外,由于历史或其他特殊的社会因素,个体所保存的档案往往不是完整的档案,并不能形成个体连续的自我认同,而需要借助与他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记录进行补充与完善,以建构个体全面真实和丰满的形象。另一方面,“他者”叙述下的个体形象可以使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或所扮演的角色更加清晰,也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对于个体塑造完整意义上的自我认同极为重要。

2012年美国国家档案馆举办了名为“依恋:来自美国国门的面孔与故事”的展览,这个展览依托美国国家档案馆所保存的丰富的移民档案。米歇尔·普帕便是众多移民中的一位,档案馆中保存的米歇尔及其亲属相关的档案较为详细地记录了米歇尔的经历。[11]

米歇尔1938年生于波兰,1942年他的双亲被纳粹杀害,从此米歇尔便跟随他的叔叔赖比辗转于难民营。1948年1月10日,米歇尔被正式登记为难民。在难民营中,赖比组建了家庭。不久后,赖比的妻子不幸去世,失去妻子的悲痛加之又要照顾刚刚出生的婴儿,赖比无暇顾及米歇尔;同年9月,赖比向国际难民组织正式提出让米歇尔移居美国的申请。历时半年多之久,1951年4月,米歇尔获准被重新安置在美国。经过长久的漂泊,1951年10月,米歇尔被安置在克利夫兰才得以稳定了下来。但直到1957年,米歇尔被一对美国夫妇收养,才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

由于出生在特殊年代,米歇尔没有能力保存自身档案,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米歇尔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美国国家档案馆中保存的由官方书写的米歇尔的档案,对米歇尔而言意义重大,弥补了米歇尔档案中残缺的部分,较为清晰地呈现了米歇尔所缺失的童年景象,能够为米歇尔建构完整的身份认同提供依据凭证和支持。

2.3内化档案价值构建身份意义

个体的自我内化是指个体通过向外界学习,将外界的一切观念价值、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特质和行为方式的过程。[12]曼纽尔·卡斯特在谈到认同时说道:“认同尽管能够从支配性的制度中产生,但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化,并围绕这种内在化过程构建其意义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认同。”[13]个体身份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认可他者对自身形象的定位的过程,以使自身最大程度地贴合于他者眼中的形象。

档案是记忆固化沉淀的产物,个体借助档案可以唤起或重建自身对事件的记忆。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的情感,有选择地强调有关塑造自身积极形象的记录,刻意淡化甚至抹去关于自身负面的记录。因此,档案对历史事件或记忆进行重构实际上就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个体根据“他者”的评价来采取相应的行动也是对自我身份内化的一种形式。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会以他人视角要求自己、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我更符合社会的期待与规范。

家族档案记录着一个家族变迁发展的兴衰历程。2015年曹可凡完成了家族史——《蠡园惊梦》一书的写作,该书讲述了曹可凡家族120多年间五代人的生活变迁。在写作过程中,为获取关于家族成员的第一手资料,曹可凡多次往返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之间,从历史记录中了解祖辈们的故事与精神,“我祖父没有留给我们一分钱的遗产,可是我觉得我非常富有,‘谦逊为先,恭敬为贵八字家训,字字值千金。祖辈留给我们的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精神财富。”[14]。另外,他在书中还大量引用了历代名士关于王氏家族的记载,例如岳飞为王家宗谱所撰写的《王氏宗谱跋后》、苏东坡的《三槐名堂》、韩愈的《弘中公碑铭》等文献,这些文献不仅是历代文人名士与王家先祖交往的记录,更反映了王氏先祖的品格和成就。在阅读这些文献史料并引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家族的认知与了解,更激发了作为家族一员的自豪感。

《蠡园惊梦》的写成,对曹可凡及其家族来说,不仅可以让家族后辈知道百年来家族发展的历程和祖辈的故事,更能够真切感受到家族精神,引导后辈将之化为真切的行动力,以家训自律,实现自我归属感和对家族的认同感。

3档案建构自我认同的作用效果

3.1塑造完整的个体社会形象

个人形象的塑造在日常的人际关系和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个人形象体现了个人魅力和内在修养,有助于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赞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库利的镜像理论,自我是在他者的话语中形成的,人们往往会想象自己在采取行动后获得的社会评价,然后再根据对想象性的评价来采取行动。[15]因此,为了获得外界更多的欣赏和认同,个人将塑造积极良好的形象来展示自己。

档案记录的社会记忆是真实的、连续的、全面的,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其客观性和可信性不可忽视,个体因而可以在档案中找寻到生平记忆。通常情况下,为向社会展示良好的形象并获得广泛认可,个体会整合并保存关于个体积极正面形象的历史记录,改善自身在群体或社会中的地位,提高个体自尊,但所保存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与片面性。此外,个体档案因为历史等其他原因丢失或损毁的情况也偶有发生,社会中“他者”保存的关于个体的记录是对个体档案的补充,且较为全面客观描述了个体在当时事件以及社会中的角色地位,对于个体塑造完整的社会形象极具意义。因此,对于建构完整的个体身份认同来说,档案仍是最客观、最真实的参考资料,可以为个体确认身份信息提供依据凭证。个体可以借助档案塑造完整的社会形象,减少社会对个体的误解,提升个体自信心,增强社会存在感。

3.2形成良好的个体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关注人们的认知、记忆、期望、动机和自我强化。社会认知是个体一切行为的源泉,决定了个体将采取怎样的行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进行的,自我认同需要在自我与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中正確认识和看待自我。因此,社会中的他者对个体的认知是个体实现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石。因此,要改变他者对个体的身份印象,就要首先改变社会成员对个体的认知。

社会对个体的正确认知可以根据档案所记录的内容来进行建构。愈是反映历史细节的档案,愈是有价值的档案;个体形成的档案是个体记忆的客观记录和自我意识的有效证明,包含着个人生平历史,正是官方档案之外的细节档案,弥补官方档案所忽略的个人生活的细微末节之处,是社会全面了解、认识个体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社会认知有其习惯的思维定势,从而造成对个体的认知偏差,形成固有的刻板印象甚至误解。而档案中记录着有关个人发展阶段过程中方方面面面的真实记忆,是第一手的历史记录,作为一种历史的证据,可以证实人或事件的真实性,甄别错误甚至虚假的记录,使社会得以了解个人全面形象,纠正记忆错误带来的负面评价以避免刻板印象。因此,对档案的解读可以形成个体的真实面貌,使社会了解个人全貌,增强社会对个体的认知程度。

3.3实现全面的个体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自我认同。个体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潜力,不断发现、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满足自身的需求之外,也充分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求为目的。简言之,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在于发挥个人潜力,满足社会需求。

档案反映了人们发展进步的脉络,既是找寻记忆的物证,又是挖掘记忆的源泉。首先,档案记录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内容包罗万象,个人可以在档案中窥见自身缘起以及在历史实践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或所起到的作用,因而借助档案,社会公众都可以寻找到自我认同的最终归宿,明确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公众积极参与档案工作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例如,以社群记忆的角度鼓励全民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培育公民档案工作者”,让公众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主动记录、保存各种资料,依靠自己的力量宣传自身历史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普通公众在有意识地保管自身档案的同时,也让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共同维护社会记忆的趋势,发挥了自身在档案保护、构建社会记忆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个体可以借助档案建构理想形象,丰富和完善自我认同的基础,赋予自我认同以充实的身份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塑造完整的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对个体的评价,从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8.

[2]王成兵.试论个体认同与集体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J].理论学刊,2007(08):42-44,128.

[3]特里·库克,李音.四个范式:欧洲档案学的观念和战略的变化——1840年以来西方档案观念与战略的变化[J].档案学研究,2011(3):81-87.

[4]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C].1997: 143-176.

[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7.

[6]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

[7]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J].学术交流,2006(7):24-27.

[8]林泉.我们是中国人——我父亲与连战祖父恢复中国国籍的往事[J].中国档案, 2011(5):80-82.

[9]搜狐新闻中心.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上午在北大发表演讲[EB/OL].[2018-04-10].http://news.sohu.com/20050429/n225392928.shtml

[10]人民网.连战档案[EB/OL].[2018- 06- 10].http://tw. people.com.cn/ BIG5/ 62975/ 62998/ index.html

[11]张新.美国国家档案中的移民故事[J].档案春秋,2013(3):58-60.

[12]孙庆民,赵志毅,高学贵.青春期教育百科辞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00.

[13]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

[14]上海文明网.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鼓励百姓挖掘家族历史弘扬家风家训[EB/OL].[2018-04-02]. http: //sh. wenming .cn/yw1/201503/t20150306_2484846.htm.

[15]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78-83.

猜你喜欢
米歇尔身份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工作室手记
不要说话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堆沙堡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