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华
黄炎培(1878 —1965),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出身书香门第,父母早亡,跟随外祖父接受了传统教育的熏陶,也曾参加传统的科举考试,中了举人。辛亥革命后,他致力于创办新式教育,改革地方教育。1914年2月至1917年春,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地考察了五个月,而后随中国游美实业团体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座学校,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回国之后便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奠定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基础。
在黄炎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可是父亲却给黄炎培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学习的角度讲,黄炎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一思想就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小时候,父亲曾给黄炎培讲过这样一件事情:当时父亲在河东河道总督手下当幕僚,和父亲一起共事的还有一位算学家沈韵松。父亲说:“沈用筹算来计算土方,还不及老河工一看就很快说出这一堆材料筑这段堤不足多少或有余多少。” 父亲的这一句话在黄炎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领悟到实践的重要性。而在道德修养上,黄炎培的父亲是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人,他曾为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而直面当地的知县,使那位知县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黄炎培从小就仰慕父亲的这种品格,所以他后来非常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黄炎培的核心学养在于“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同时他提出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是学习的基础,是为人的根本。道德修养的核心精华在于“敬业乐群”,而“敬业乐群”的根本目的是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同时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报效国家,一个没有爱国精神的人,在他看来学的知识再多,技能再好也是枉然的。
一、道德涵养:人格为立身之本
黄炎培一直认为:“人格”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发展。而“敬业乐群”思想则是黄炎培人格修养的思想体系中最为精华的内容,一直广受推崇。
(一)重视人格修养
黄炎培认为,人格是“公民资格”“立身之稳”,所以人格修养至关重要。他在《中华职业学校成立三周年告毕业和肄业诸同学》中讲道:“人格必须完整,人格修养之重要为三十年来对吾人对诸同学所不惮烦言者。” 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还特别强调了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呢?根据黄炎培在《中国教育史要》中谈到的内容,可归纳如下:首先,要有作为立身之本的私德,也要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公德。儒家讲“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如果你只是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考虑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就说明你自身的道德修养还不够好,说明你的本质还是自私的,只是单纯考虑了自己而已。其次,要具备谋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這是人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保证。如果连这些都不具备,这样的人生存都会很困难,更别说是追求健全的人格了。另外,要有强健的体魄。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即使创造了很多财富,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最后,则是优美和乐之情操。很多人易怒易躁,这样不仅仅会伤害到周围的人,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由此可见,黄炎培对健全人格的内涵把握得很全面。从最重要的社会道德出发,然后是知识和技能,接着是身体健康,最后是情感生活。每一条都是人格修养十分重要的内容。黄炎培按照重要的程度先后进行了阐述,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如何去健全、修养人格的道路。
黄炎培认为,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人格,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们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我们。只有在这样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敬业乐业
“敬业乐群”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学记》中:“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而后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也谈道:“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黄炎培也将“敬业乐群”作为其道德修养规范的精华,甚至把这四个字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列入校规之中。并且,他还亲自题书于匾额,将其悬挂于学校礼堂的两侧。
为什么黄炎培那么重视“敬业乐群”的思想呢?因为他敏锐地发现了当时的教育存在的弊端。他在1913年发表的《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中尖锐地指出:“今之学子,往往受学校教育之岁月愈深,其厌苦家庭、鄙薄社会之思想愈烈。”在当时的社会,到学校读书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青年毕业于学校,失业于社会者比比皆是”,“满地皆高等游民”。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黄炎培在创办中华职业学校的时候,有意把“敬业乐群”作为校训、校规。黄炎培认为,学生“来学时既无就业之诚,学完之后安有乐业之日?”在他看来,学习了知识之后,总是要有一个地方去运用的,这个就是我们之后的工作。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而学习,从来不考虑学习之后怎么去运用学到的知识,那么学到的知识都是没有用的,就算有了工作,也不会热爱这一份工作。
什么是“敬业”呢?所谓“敬业”,是指对“所学之学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 ,即要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事业,能够忠于职守,有为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做贡献的追求。“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 ,即要培养学生合作互助、为社会服务的精神。黄炎培认为,“有生必有群”,“求群”是人类最根本的追求之一,想要“乐群”就要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和义利观。
现代人也很需要“敬业乐群”的精神。特别是在当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有些人就没有“敬业乐群”的精神,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或者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因此,他们对工作谈不上热爱,只是浑浑噩噩地做着事情。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明确提出了“敬业”的说法,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和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对于工人阶级来说,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敬业乐群”,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要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社会上的人。
二、治学理念:学做合一,尊重个性
黄炎培先生非常强调“学做合一”“手脑并用”。他认为,学习理论知识要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同时,学习者要注重自身个性发展,不能千篇一律。此外,他还提出了职业平等的观点,认为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像以前那样仅是为了做官,而是要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下,所有职业都是不分高低贵贱的。
(一)学做合一
黄炎培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明显分为两个阶层:一個是士大夫阶层,这一阶层的特点是“死读书老不用手的”;另一个阶层是普通的百姓,这一阶层是“死用手老不读书的”。这种观点同中国传统儒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孟子曾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分工,宋代又有“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的说法,将士人的地位无限拔高,于是出现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在黄炎培看来,前述两种阶层的人将“读书”和“动手”割裂开来,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人类的文明是人的“手和脑两部分联合生产出来的”,因此他提出:“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 他还说,“单靠读书,欲求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万万学不成的”。
为实践自己的设想,黄炎培提出了许多相关的措施。他提出:学校要附设工厂、商店等,以便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场所;招收学生并确定其学习专业之前,要考虑其家长是否有相应的职业背景;安排课程时,要求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基本相等,教材的编选也要注重实践性;选聘老师时,要注重老师的理论性和实际经验,如果两者不能同时满足,宁可选择具有实际经验的老师,而非单纯只知道理论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期满之后,必须在工作单位实习一年,证明其有工作能力之后,才能授予毕业证书……相关举措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举例了。
黄炎培当年提出的很多举措一直沿用至今。如大学本科毕业之前,先要实习,实习期满之后,再根据实习情况发毕业证书。这对医学类和理工类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举措,因为实习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应用,更是发现自己不足并加以弥补的机会。但是这一做法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校强制学生去某个单位实习,不发实习工资,不服从就以扣押毕业证相威胁,这就违背了安排实习的初衷。又如,有些学校并不认真考察学生是否参加了实习,只要学生提供了实习证明即可。文科类专业不同于医科、理工科类专业,如何安排学生参加有成效的实习,还值得研究。虽然安排实习这一举措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其出发点还是好的,也可取得一些实际的效果。特别是医科类的专业,如果没有实习的过程,很难了解学生能否胜任医生的职位,而医生这一职业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总之,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很有必要,这一做法还是要积极提倡、坚持,只是要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提出更加完备的举措。
(二)个性发展
在学习上,黄炎培特别强调学习者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发展,他将“为谋个性之发展”放到了他提出的职业教育四大目的之首的位置。这也是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关,中国传统的科举制以“四书五经”为统一的考核标准,特别是明清之后“八股取士”的考试方式,将学生学习的方向完全定死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在当时,要强调个性发展,就意味着与科举无缘。
黄炎培正是看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他指出:“办理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个性之发展。”也就是说,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老师不能像私塾教育那样,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以职业为例说:“因职业的各个不同,与人之天性、天才、兴趣、环境的各不相同,其他分别种类,谁则宜某种,谁则不宜某种。”每个人的天赋都有差异,所以对于职业有适应和不适应的区别,“所以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当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多少人才。就个人论起来:相当,不晓得有多少快乐;不相当,不晓得有多少怨苦。”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都有不同,对某一门课程有天赋的人,学起来就很快,学习过程也很有乐趣;反之,对这一门课程没有学习天赋的人,就会感觉学习得很痛苦,明明很努力学了,可怎么也学不好。
现在的教育模式也存在这样的弊端,因为当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习的内容也不能突破所谓的教学大纲,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发展,不过这是无奈的选择,因为考试还是相对公平的考查方式。同时,现在也有很多家长追求所谓的“素质”教育,逼着孩子去学习绘画、钢琴、舞蹈等课程,可是从不考虑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学习这些课程,只是单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我们家的孩子不能不学,而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天赋都是不同的。重视个体的天性发展,是我们现在特别需要注重的问题。
三、思想回响:以爱国精神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
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的第一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职业教育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提出了完整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他将“爱国”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大职业主义教育”。
(一)创建职业教育
黄炎培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或者说他建立了中国近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
1917年5月黄炎培联络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年11月在黄炎培积极筹办下,《教育与职业》杂志出版发行,成为中国最早的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刊物。通过这一刊物,他积极介绍当时欧美等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最新动态,引进新的理论、制度、措施等,并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中大胆进行试验,使中华职业教育社各项职业教育活动能与当时欧美各国保持大致的同步状态。次年,中华职业学校创立,在社徽、社旗和校标的图案中,都有手与脑结合的寓意。学校校歌的关键词句是“用我手,用我脑,不单是用我笔,要做,不单要说,是我中华职业学校的金科玉律”。
考虑到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黄炎培将就业问题放到了职业教育的首位。当时的欧美国家,基本上不考虑就业的问题,重视的是择业的问题。而当时的中国社会就业十分困难,所以黄炎培将就业问题视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他强调,职业教育要更多地面向中下层民众,要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同时,黄炎培也注意到,当时新式教育的推行都集中在城市,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地区,教育资源还十分匮乏。黄炎培在对农村职业教育调查中发现,根据1922年4月的统计,全国号称农业职业学校的占职业学校总数的48%,但设在农村的农校仅占职业学校总数的20%多,有78%的农校设在城市。他总结说:“夫以大多数农校而设立城市间,无怪乎农村学生之往往缺乏实习,不适于田野生涯,而农业教育之精神,永不逮于农村社会也。”在黄炎培的主持下,中华职业教育社从1926年起,试验在全国各地农村创办乡村改进区,提出要用职业教育来振兴中国农村,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民生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职业教育在现在依旧占据了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很大的一块位置。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现在有23万所职业院校,10万个专业点,2682万在校生,每年培训人次多达上亿。国务院还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职业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确立了“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如果没有黄炎培当年提出的职业教育模式,我们恐怕也很难看到现代职业教育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
(二)培养爱国精神
黄炎培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把爱国主义教育积极贯彻到职业教育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职业教育的各门课程之中。
1933年,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5周年的讲话上说道:“不论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学生,每个人都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华夏公民,为祖国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人格好,体格好,人人都要有一种专长,为国家社稷效用。”
1935年3月,黄炎培积极倡导制定教育方案,之后,中华职业教育社召集专家开展了评议联席会,拟定了《复兴民族目标下之青年职业训练》方案,该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两大实施方针:一、训练学生的生产能力;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职业教育要坚决培养学生为“爱国之士”。黄炎培认为,中华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如果仅是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优秀,但是不思为国效力,那也是枉然的;如果一心爱国,却没有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那就無法为国效力,那也是不行的。因此,学生要始终牢记:“服务勿忘爱国,爱国勿忘服务。”爱国和服务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只有具有爱国思想又积极为国效力,才能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富强。爱国主义在黄炎培那里从来都不是一句嘴上说说的口号,而是踏踏实实的奉献与付出。
“爱国”精神从来不会落伍,也是永远不应该失去的精神。十八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明确提到了“爱国”,甚至把它作为个人层面应该遵守的首要的价值标准。到了十九大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又再次提到了这一精神,他在十九大的会议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