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
暑假往往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但也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暑假往往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但也是儿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家长该如何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交通事故
近年来,儿童被锁车内致死、儿童遭汽车碾压、未安装安全座椅儿童飞出车窗等惨剧屡见报端,家长们应注意交通安全上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盲点”。
预防措施:一是给孩子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二是切勿将儿童遗忘在车内;三是莫让儿童在汽车周围玩耍;四是杜绝让儿童在马路上玩滑行器具。
小贴士:家长要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要经常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街道或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闹,以及学骑自行车,以免造成伤害。
溺水事故
夏天,孩子最乐此不疲的就是玩水了,与此相伴的是儿童溺水事件屡有发生。游泳池、池塘、乡村小河等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
预防措施:重点教育孩子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同时,还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小贴士:溺水后控水最好的体位是膝顶法。家长单腿跪地,另一腿屈膝,把孩子放在膝盖上,让孩子腹部趴在屈膝的腿上面,然后一手扶住孩子的头部使口朝下,拍打孩子的背部或用膝盖点压溺水者腹部,使水排出。
人工呼吸能增加溺水孩子生存的概率,先胸外按压30下,再人工呼吸2次,然后胸外按压30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30:2的比例进行,即按压30下,人工呼吸2次。
此外,如果溺水者发生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即使小孩成功苏醒,也要送到医院进行检查,排除水进入肺部引起肺炎等症状。
烧烫伤
由于衣着单薄,皮肤暴露较多,加上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动作协调性也比较差,一旦父母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发生烧烫伤意外。
预防措施:尽量让孩子远离热水瓶和汤锅,远离火源。不要把热的食物或开水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打火机不能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不使用天然气时,要关掉总开关。
小贴士:其实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简单有效,应该遵循“五步法”的原则。
冲:受伤后立即以流动清水(自来水)冲洗,或将受伤部位浸泡于冷水中,快速降低皮肤表面温度,能清洁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
脱:充分浸泡后,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剪开(可暂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创面上水泡弄破。
泡:浸泡持续20分钟以上,可减轻疼痛、水肿,稳定情绪。烫伤面积大、年龄小或体弱者,不宜浸泡过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诱发休克或延误治疗。
盖:用干净床单或布单覆盖创面。不要任意自行涂抹外用药物或民间偏方,以免引发创面感染。
送:除非创面极小可以自行处理,否则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宠物咬伤
近年来,饲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儿童被宠物咬伤的意外也随之增加。
预防措施:孩子和宠物一起玩耍时,家长一定要陪伴在旁,孩子做出危险动作时,一定要制止,如果孩子無意中弄疼了宠物,宠物会下意识地作出攻击行为,此时,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
小贴士:如果孩子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应马上将伤口残留的血液挤出并用消毒剂清洁伤口,简单包扎后,马上带孩子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注射疫苗。
沉迷网络
现实生活中,孩子长时间泡在网上的现象并不少见,青少年上网成瘾也早已不是新鲜话题。
预防措施:父母可以允许孩子在家上网,但要控制好上网时间。同时,父母可以适当陪伴孩子一起上网,多引导孩子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导孩子正确健康使用网络。
小贴士:孩子在成长,本身的活力是有限的,孩子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体育锻炼上,也就自然减少了他们上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