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黄河,總是像歌中唱的那样,“奔腾”“豪迈”“汹涌澎湃”,抑或是像壶口瀑布那样豪情万丈。然而,我对黄河更多的理解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母亲河”。
在没亲眼看见之前,便会觉得黄河就是黄色的泥浆,跟在南京老家看到的长江应该差不多。但第一次到贵德旅游时,那清澈见底的宝石绿让我彻底改变了对黄河的印象。原来,在这里,黄河可以是这样的温婉,没有湍急的流速,两岸绿树成荫,夕阳余晖的照映,徐徐而至的微风,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美好。
来到贵德工作后,对黄河的印象算是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条看似温婉的河流有时候却是任性的,在它柔弱的外表下,也会既奔放又绝情。
这几年,我见到过“守着黄河没水吃”的景象,也见过一夜之间暴怒的洪水汹汹而来的场景。因为贵德的河床地域处于低洼地段,上游水小时,流经贵德的水流量就有明显的减小,如果遇到干旱少雨的季节,农田树木的灌溉就是个大难题。而在洪涝多发时期,由于丹霞地貌不吸水不存水的特殊性,大小河道水势瞬间上涨,黄河两岸的居所就会成为洪水最好的宣泄地。
为了让黄河流域周边生活的居民能过上踏实富裕的生活,能让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不因缺水而荒废、不因洪涝而淹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水利工作者便在黄河上做起了文章,开始了先行的水利灌溉工程。可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和黄河沿岸的生态变化等众多因素,贵德历史上的第一项引水灌溉工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水,再一次成为贵德“拖后腿”的字眼儿。这缺水的农业区就像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人一样,总是跟落后沾着边。“青藏高原的小江南”这一美名在当时就有点负其曰的意思了。
以前,也去拉西瓦电站参观游玩过,每一次虽然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可从未深入地了解过。“南干渠”这三个字,虽然也是多次被提及,可是背后的故事一点都不知道。这一次有幸被宣传部和文联的老师们邀请去参观,才真正了解和认识了它。当天,从南干渠的源头开始行走,一路听着拉西瓦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仔细察看,从而了解到,兴修南干渠水利工程的转折点出现在十年前,经过贵德县政府多次请示报告,省政府最终决定在正在修建中的拉西瓦水库留一个出水口,利用电站水库形成的高水位优势,由引水枢纽、隧洞、倒虹吸、渡槽和明暗渠道构成灌溉渠道,将原有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听似简单的讲解,可是真难想象,如此浩大的一项水利工程是用庞大的骨架构建起来的。修这条“渠”未必会比修一座电站来得简单。
听着讲述,再乘车到山顶去看由库区出水口经隧洞流出的第一道阀门,那是个有近一层楼高,需要踩着工作梯才能上到顶部进行操控的阀门。橙色的管道接口,天蓝色的伸缩节,深蓝色的阀门管控管,从直观上就让人觉得深邃震撼。工人师傅说,看起来是庞然大物,但是用电子操控系统操控,比起过去的老阀门简便多了。
沿着阀门的接口向东看,就能看到一条橙色的管道由天边接入,穿过绵延的山峦向天的另一边延伸而去。站在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黄河边上的村庄,蓝天白云下,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开阔的黄河河谷两岸,是险峻的群山,一条清澈的河流沿着山隙流淌而过,黄河水流入库区的轰隆声,真有种从天上倾泻而来的感觉。听工作人员说,今年这道像是从天边接过来的管道里就会发出流水的潺潺声,它途经的地方随处可以听到老百姓的朗朗笑声,因为黄河水给他们带来了幸福。
从拉西瓦到王屯,沿路随处可见那条由天边延伸而来的管道,有的地方是枣红色,有的地方是灰色,有的地方像高铁一样气势恢宏,穿山越岭,绵延而过,有的地方紧贴着农田很醒目、很显眼。黄河之水因这条管道,经过热水沟,跨过当车沟,从才堂的山体穿越,越过我当时所站的王屯,向北延伸直至麻巴滩收尾。这项工程浩大、逾越险阻的旷世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能改善全县32个行政村8万余各族群众农耕灌溉问题,而且每年可节约灌区提灌电费几百万元。不但能全面提高贵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忽然间想到了罗子云先生在《贵德县拉西瓦灌溉工程赋》所写到的“天河碧浪上旱塬,世代夙愿今朝还。尔今欲纵千里目,神随波动万倾田”。这描写的或许就是此情此景吧!
这道“天上”而来的黄河水,如同贵德县城一条新增的动脉一样,它让多年守着黄河缺水吃的人看到了希望,让干涸的土地有了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期盼。站在这山顶上,我似乎看到了来年在南干渠的哺育下,眼前这片树林里茁壮成长的树苗和远处庄稼地里那丰收的麦浪所发出的天籁般的笑声,微风轻拂时,迎面扑来的风里一定携带着黄河水的甘甜。
作者简介:缪镕,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系中图学会藏书与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南作协会员、《海南报》签约作者、河阴文学社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