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淳
2018年4月2日凌晨,“3·10”专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湖南省津市市公安局汪家桥派出所民警从缅甸押解回津市。至此,这次跨国追捕行动画上了圆满句号。据悉,这是常德警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首次跨国抓获在逃嫌疑人归案。对于专案组成员而言,个中艰辛难以忘怀。
一
3月26日,“3·10”专案组成员一路向南,从津市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又从昆明到缅甸。身为专案组成员,津市市公安局汪家桥派出所民警黄华明满眼新鮮,既忐忑又激动。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国门办案。
51个小时前,在汪家桥派出所侦查实战中心,所长李志奇正紧盯监控画面,身后的速写板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线索和地点,一个个地点被排除,一张张人际关系网被拉开,直到缅甸这个坐标出现在大家面前。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如何与当地执法部门沟通对接?如何在不打乱专案组部署的前提下安排警力?对于从来没有跨境抓捕经验的津市公安人来说,问题重重、困难重重。
不等不靠,立判立定。在全面分析作战情势后,专案组决定由汪家桥派出所所长李志奇挂帅,带领3名民警、辅警前往缅甸。
汽车转火车,火车再转汽车,几个人风尘仆仆地赶到昆明,来不及休整便租车一路颠簸地开往中缅边境。
在外行人看来,跨境作战就像是出国旅游一样,但事实上,跨境作战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
边境诡异多变的天气和神出鬼没的蝇虫,让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水土不服。当然,比天气更加诡异的还有饮食。“刚来的几天,大家都在拉肚子,干脆都靠方便面充饥。”问及后续,李所长笑着说道:“干公安的都是糙汉,谁在意那些……”
因为在意也没有办法。比起办案,这些困难都不叫事儿。
二
寻找有效的突破口,成为摆在作战小组面前最关键的问题。幸运的是,作战小组在第一时间得到边境的云南勐海县公安局打洛派出所的协助,并顺利与缅甸警方取得联系。难题也随之而来。因为在境外没有执法权,加之司法体系、工作机制不同,前期摸排的线索要在当地落地异常艰难。换言之,作战小组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具体位置后,当地警方才能配合抓捕工作。
怎么办?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蹲守?面对孤立无援的境地,小组成员难免有些心灰意冷。
“用最传统的侦查手段。”李所长拍板决定。
在他看来,在国内,前辈们都能依靠传统手段、人海战术来侦查破案,那么在缅甸当然也行。
没有任何技术手段支持,他们采取最传统的作战模式,一个地点一个地点去摸排,一个线索一个线索去查证。这个过程异常艰辛。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多的时候步行超过7公里,收集的信息资料摞起来有大半个人高,走访的群众超过300多人。无法想象,这些工作都是4个人在不到5天的时间内完成的。与此同时,他们必须克服始终存在的“水土不服”。
随着工作艰难的推进,“赌场”“看场人员”“城乡结合处”“昼伏夜出”……一个个关键线索逐渐浮现并形成链条。这让他们兴奋不已:前期全面的排查和研判没有白费。犯罪嫌疑人在缅甸的活动区域找到了!
渐入佳境的作战小组,迎来的是更加艰难的挑战。
犯罪嫌疑人为躲避抓捕,潜逃缅甸后,选择在位于缅甸边境鱼龙混杂的赌场从事“看场”工作。此地不仅交通极为不便,环境也极为恶劣,甚至存在局部腐败和法律封闭现象,当地对接人员时常提出一些难以满足的要求不配合办案。
跨境作战不仅要对抗罪犯,更要适应文化差异。
死守,李所长和组员们立下军令状。
“基本上是靠意志力在撑,蹲守强度非常大,还有死角区域每半个小时一次的巡查,同时我们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被赌场的人发现……”
3月26日晚9点,作战小组经过全面预判,认为抓捕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缅甸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在赌场内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伤我百姓者,虽远必抓!正如津市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戴志刚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下达的指令,“这是津市公安扫黑除恶的一次重大战果,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除恶务尽”。
三
3月10日,津市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津市城区某KTV娱乐城前发生一起聚众斗殴。接警后,刑侦大队和汪家桥派出所民警火速赶赴现场,疏散围观群众、稳定双方情绪、固定现场证据,并当场抓获7名涉嫌斗殴嫌疑人。
此时,津市市公安局扫黑除恶工作组,正在全面进行“涉黑涉恶”线索摸排侦查工作,并逐步锁定以李某、陈某为首的两个涉恶势力团伙。涉恶线索落地,必须严查严打。
迅速启动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只是第一步,津市市公安局副局长、“3·10”专案组组长罗启红上案督战,多警种联动部署,对此案开展周密侦查。前期侦查显示,涉案人员大多在30岁左右,行动迅速灵敏,常年混迹社会且关系网复杂多变,躲藏点分散、遍布全国。
专案组多次辗转湖北、江西、上海等多个城市,克服线索有限、跨域作战等诸多困难。接续作战第十天,从前线传来消息,以陈某(外号“傻强”)为首的恶势力团伙主要力量均已到案。专案组并没有因此止步,而是继续寻找新的突破口。李某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四
紧张的工作给民警带来的疲劳被胜利的喜悦冲散,彻夜不眠的困意被押解保障安全的责任抵消。
在犯罪嫌疑人正式交接之前,国内的专案组组织召开了一次特殊的视频会议。
需不需要安排警力接续增援?押解路线要不要有所调整?犯罪嫌疑人被控制后消息有没有外泄?回国后的讯问工作如何开展?一系列问题被提出,然后一个个得到解决。
一样是汽车转火车,火车转汽车,但不一样的是,4个人“一级警戒”式的押解,按照黄华明的说法就是,“累,很累,没时间睡觉,也不敢睡,每时每刻都绷着神经,盯着、守着、撑着,只想着赶紧把人押回来……”
这一路,注定是不简单的。
作战小组,两两分组轮换,一组负责犯罪嫌疑人看守时,另一组负责驾驶和路面安全引导,当“津市”高速出口两个硕大的字出现在眼前时,他们才长长舒了口气。
“老余,稳住,慢点开,前面那个推摩托车的人有问题。”此时,一直坐在副驾驶位置盯着路面情况的李所长提醒大家发现了“意外”。“凌晨深夜,有摩托车不骑,缓慢推行,车头固定……”多年公安工作经验,几个关键词一排列整合,结果呼之欲出。
“快停车,你们守好人,我和老余上……”李所长利索地从还未停稳的汽车上冲了下来。待民警亮明身份,这个流窜多地作案的偷车贼万万没想到会在津市栽了。
好有戏剧性的一幕,却又是真实的一幕。肩负重要任务,还顺手抓了贼,这一切,对于行动小组的成员来说,应该可以叫“喜上加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