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伟
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图像资料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以“图像”作为学习载体,引导学生在观察图像的活动中发现新问题、挖掘新线索,在探究学习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为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一、图像资源蕴含的核心素养
1.图像的直观性与史证素养的培养。图像资源客观可感,直接形象,减少了历史想象带来的认知偏差,弥补了教学不能亲临历史现场的局限,使历史可感可触,可与文字史料相互印证、相得益彰。[1]
2.圖像的探究性与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图像的内容、构图设计、比例安排等本身就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意图与价值观。对这些信息点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把握图像所反映的时代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理解图像与历史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3.图像的社会性与历史价值观素养的培养。图像是社会现实生活的记录,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这些情感因素,以此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的人、事、物还原,直观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的历史思考和想象,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思想的升华。
二、以图像为载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 轴图并用,架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在历史教学中,一般以时间轴表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地图阐明历史事物的空间变化,从而理解事件的价值和意义。
案例1:关于罗马法的演进
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为例,历来学生最为头疼的是受几个基本概念的困扰,习惯法与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自然法,这几个概念如何区别,在时间上又是谁先谁后。为了帮助学生明晰以上概念,笔者引导学生考察历史图册中的时间轴《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图1)
【问题设计】通过对该图文字信息的解读,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①请结合教材为图1的时间轴标注上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建立时间以及十二铜表法、万民法诞生的时间(学生在罗马共和国字样前标注前509年,在罗马帝国字样前标注前27年,在十二铜表法字样前标注前449年,在万民法字样前标注前3世纪中叶)②习惯法一定是公民法吗?③万民法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制定的吗?④请概括罗马法在不同时期的演进特点,并分析演进变化的原因?
【案例点评】
从严格意义上讲,历史图册中的《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图并非完整的时间轴,但学生可借此通过标注时间自己整理时间轴,通过积极的学习活动,逐渐摆脱了教材顺序的影响(即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认识到习惯法到罗马共和国成立后仍然延续,成为公民法;万民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已制定;自然法在共和国晚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把握概念的同时,梳理了罗马法演进的逻辑线索,在提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
2.巧用错图,培养证据意识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史料实证”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考证史料的真伪;二是用史料来论证历史认识、历史观点的正确与否,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2]
案例2: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
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一课,有一图《抱朴子· 仙药中说到的‘火药》(图2),该图“错误的将《武经总要》书影当做《抱朴子·仙药》书影使用”,笔者认为不妨以此为材料提升学生的史证素养。
【问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傅之,又铁蒺藜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焰出……铁嘴火鹞……竹火鹞……
——“仙药图”左边所附文字(图2)
材料二: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又出现了火炮。武器发明家唐福把他制作的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宋朝廷……成书于1044年的《武经总要》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并且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
——人民版必修三28页第三段
材料三:“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人民版必修三28页第二段
①史料分为哪几类?教材所附“仙药图”(图2)属于哪类史料?考古实物一定比文献资料更可靠吗?理由是什么?
②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信息上有何联系,据此可判断材料一中的事物应出现于何时?据此可推测“仙药图”(图2)书影是否正确?
③材料三的表述属于历史史实还是历史解释?为论证这一观点,还需查找哪些文献?
【案例点评】
史料实证素养如何落实?杭州市历史教研员朱可老师指出,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对“史料实证”的落实不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史料”,而应该是“把史学家们已经确认的史实,运用多样的教学素材,通俗易懂地教给学生。”[3]本设计的亮点在于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史料与史实,通过一连串围绕教材争议图片“仙药图”(图2)的问题链,从史料的分类、价值到史料来源的分析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史料的方法,论证教材图片的真实性,教材观点的正确性,从而形成“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史证态度,这是符合“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要求的。
3.分解图示,涵养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历史解释素养直接指向历史思维,重在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4] ,帮助学生反思自身思维中的盲点或疏忽,学会多角度、思辨性地审视历史事件。
案例3:关于法德政体的异同
政治体制结构是学生在必修一教材中遇到的难点,无论是古代中国政体还是近代西方政体,仅靠书本文字描摹是无法梳理清楚的,历史示意图以线条、符号、文字呈现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简单直观,将知识点化繁为简,有利于增强记忆。
【问题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图3,分析法国总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参议院和内阁之间形成怎样的关系?
根据图4,分析德国皇帝与议会的关系,说明德国政治体制有何特点?
③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法、德两国政治体制主要不同,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案例点评】
图像资料直观、形象,是构建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桥梁,对图像资料的合理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本案例分三个层次解读,第一个层次分析上述两图中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依据图3曲线箭头文字“对参议院负责”);第二个层次分析上述两图中的权力中心,以此理解议会制共和制(图3)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图4)名称的由来;第三个层次分析法德两国政体的历史渊源。通过这三个层次,从分析图像中各事物的逻辑关系到挖掘图像背后隐含的国情信息,从而揭示两国政体的本质特征,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即是图像解释的基本思路。
4.营造史感,生成唯物史观
案例4:关于唐诗宋词的时代特色
【问题设计】
请阅读下列图片(图5与图6),试分析唐宋词人的分布及人数疏密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分布变化背后的时代因素。
【案例点评】
本案例将文化现象以地图形式展现,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唐宋的经济重心南移、市民文化的兴起等时代因素,营造厚重的“历史感”。
5.中外关联,渗透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 它既是对祖国的一种高度爱戴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长久、最珍贵的精神宝藏。[5]
从这一概念出发,笔者认为,采用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应加强对以下几个元素的发掘:
一是乡土的元素,通过一些乡土气息的图片,渗透地域文化,形成對祖国的认同感;二是民族的元素,通过对少数民族区域分布的变迁梳理,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三是国际的元素,通过对同一时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四是人的元素,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其身上所呈现的品质,将历史上升到人格的高度。
案例5:关于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关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在掌握时往往采用“由古及今”的手法,通过追溯近代中国的屈辱地位加以理解。笔者在历史图册中发现了两张地图(图7和图8),希望借助这两张地图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审视冷战时期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问题设计】
仔细观察图7,分析北约与华约在分布上有何特点?中国是否参加其中一方?
仔细观察图8,分析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哪些国家?中国是否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之一?中国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案例点评】
家国情怀是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树立全球化视野是培育这一素养的两大途径。该案例选取了冷战期间各种军事政治组织的成员国分布这一冷僻材料,引导学生考察冷战背景下的中国,可知中国不仅没有参加以苏联为首的华约,而且也没有参加不结盟运动。前者是因为华约的重点在东欧,与中国无太大利害关系,后者是因为不结盟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与美苏对抗的组织。由此可以理解中国的“不结盟”才是真正的不结盟。通过这一案例,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在这一时期,并未完全受“一边倒”方针的影响,而是作出自己的选择,捍卫民族尊严,这不能不说是对“家国情怀”的鲜明写照。
可见,学科素养能否落地,关键在课堂,以图像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从中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包括学生的生活态度。
【注释】
[1]林雪松:《精致化策略改进历史记忆的实践与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8期。
[2]李晓风:《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疑惑和商榷》,《历史教学》2016年第11期。
[3]朱可:《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凸显学科味——再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历史教学》2016年第8期。
[4]戴加平:《如何涵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历史教学》2016年第5期。
[5]郭善勇:《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途径初探》,《教师》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