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商脉研究

2018-09-10 07:22戴莉
中国商论 2018年15期
关键词:旅游

戴莉

摘 要: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核心区域,河巷纵横,呈现出江南水乡古朴、清雅的韵致,被评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平江路商业发展源远流长,从百年老字号到现代旅游商业店铺,传统与时尚相结合,充满生机与活力。但也存在着商品质量与服务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商铺构成、加强内涵建设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平江路旅游商业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平江路 商脉 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c)-125-02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著名古城,自古就是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三国孙权时苏州已成为“江南第一大都会”;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水陆交通,随着经济中心逐步南移,苏州一派繁荣景象;明清时期,苏州经济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在老苏州人的心目中,“先有平江路,后有姑苏城”。地处古城核心区域的平江路在朝代的更替中,积淀底蕴,在新世纪绽放出璀璨的光彩。漫步在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纵横交错的巷陌中,茶楼酒馆、小吃美食、艺术手工等各类店铺林立,宛如一颗颗明珠点缀于泛着古韵的青石板路两侧,熠熠生辉,引得游人忍不住驻足流连。

1 平江路商脉寻踪

平江路南起干将路,北至东北街,中段与白塔东路垂直相交,全长1606米,另有平江河与之平行,形成了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平江路的两侧延伸着20余条东西向的幽窄横巷,贯通起整个历史文化街区,其间遍布风格各异的特色店铺,在古朴雅致的基调中,有的古韵浓厚,有的新颖独特。

1.1 老字号商铺

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卫道观前的礼耕堂潘宅屋宇高峻,是清乾隆、嘉靖年间被誉为富甲苏城的“富潘”祖宅,由徽商潘麟兆耗巨资修建。悬挂正厅的匾额“礼耕堂”浓缩了其家训“诗礼继世、耕读传家”。潘麟兆的第三个儿子潘元纯在皇城根下凭借绸缎庄“瑞蚨祥”立稳了脚跟,乾隆年间的京城“瑞蚨祥”成就了姑苏“富潘”富甲一方的第一桶金,那时的京城皇族权贵特别青睐苏州丝绸,绸庄生意十分红火。富潘在鼎盛时拥有苏州观前街大部分商号,有些老字号留存至今,声名远播,如元大昌酒店、稻香村糕点、黄天源糕团、文昌眼镜店等。现在,这座精雕细作的古宅已敞开朱门,向普通百姓开放。内设耕丰茶馆和初见书房,在幽静的庭院中品一盏香茗、听一曲评弹,或是在雅致的书房中饮一杯咖啡、读一卷好书,光影在过去与现在间流转,刻画在平江记忆之中。

行走在古朴、恬静的平江路,不经意间就可能邂逅一家百年老店。平江路94号的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临水小楼是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品芳”茶楼,苏州民间流传着一句“听戏到吴苑,喝茶到品芳”,是一个休憩、品茶、用餐的好地方。品芳始创于清光绪年间,为当时行业“茶会”和文人雅士聚集之所。据方志记载,当年周作人在苏时,常在这里听书、喝茶、吃生煎馒头。2008年,“品芳”在平江路重焕光彩,客人可以在临窗雅座细细品尝原汁原味的苏式点心,体验风轻水软的苏式慢生活。

位于平江路165号的“绿竹翁”是一家专卖竹制品的老字号,始创于乾隆五十一年,坊主名叫陆正(1758—1847),由于其竹艺精湛、乐于助人并精通丝竹之乐,因此深受徒弟及当地人敬仰,尊称其为“绿竹翁”。绿竹翁传人挖掘中华竹文化,遍访名家,深究史料,结合现代科技,开发出一系列实用、环保兼具现代美学观念的居家、装饰等用品及器具,续写“竹供千家万户桩桩不缺,器销四面八方件件皆精”的绿竹翁傳奇。

1.2 平江路商业发展现状

2002年,苏州启动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整治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打磨,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建筑风貌得以修复与保留,近8000户原住居民的生活情境得以延续,现代的商业发展规划又为这古老的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吸引着四方游客来这里体验原汁原味的姑苏市井生活风情。依托平江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各类店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客栈、餐馆、文化会所、民间工艺工作室、摄影艺术馆等在充分展现姑苏地域传统文化的同时,以精品化、主题化的特色形成了品牌凝聚力。

中国人特别讲究饮食文化,平江路上经营餐饮的店铺就占了半数之多,让游客在欣赏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之余,也能大饱口福。“品芳”“松鹤楼”等老字号传承着苏式点心与菜肴的经典味道,“潘阿姨小吃”“姑苏菜馆”等民间餐馆则让私房菜一展特色。传统茶楼和时尚咖啡吧虽风格迥异却也相映成趣。奶酪配鸡爪或是梅花糕就奶茶,沿着平江河边走边看,在味蕾与视觉的双重享受中放松身心、释放压力,这正是很多年轻人对平江路的憧憬。

除餐饮外,其余店铺大都属于服饰、文化艺术和创意概念类。“绣娘”等本地品牌丝绸服饰华美典雅,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缘杨裁缝铺”等设计师工坊既出售成衣又提供量身定制服务,继承并发扬了中国旗袍精巧繁杂的制作技艺。刺绣、缂丝等民间工艺和古琴、熏香等传统文化让平江路散发着迷人的文化气息,触发游客心头一丝丝怀古的情愫。

以“猫的天空之城”(简称“猫空”)为代表的创意文化店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声誉日佳。“猫空”2009年诞生于平江路,是一家独具特色的概念书店,主售旅游、绘本、艺术、文学类书籍以及自主设计的明信片,并在国内首创“寄给未来”明信片墙,顾客可以在一年中选定的日子寄明信片。今天,通过加盟经营方式,“猫空”已沿着平江路的青石板,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具有苏州文化特色的一张明信片。

2 平江路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平江路商业形态日益成熟,人气与口碑不断提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思考与改进。

2.1 部分餐饮品质与环境有待提升

平江路街区有些店面开间较小,开设为餐饮店难免会给人以拥挤、局促之感。 如苏州知名品牌“桃花源记”,是一家文化休闲餐厅,菜品兼具文化与地域传统特色,在苏州开设多家分店。平江路分店虽占尽地理优势,但内部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就餐环境拥挤,原有的世外桃源之韵荡然无存,开在最具文化底蕴的地方却在所有分店中最乏文化韵味。平江路中段有好几家沿街小吃铺出售油炸臭豆腐,虽为深受欢迎的地方特色小吃,但其浓重的油烟味弥散在空中,避之不得,实在大煞风景。

近年来,平江路的商业向东西侧的巷陌延伸,很多路边的民宅纷纷开店迎客,其中有些以苏州特色菜肴招徕客人用餐。但这些菜品大同小异,餐厅装修比较简单,降低了整个街区的商业层次。各餐饮店服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与水平也良莠不齐,有的仪态端庄、热情周到,有的却着装散乱、态度冷淡。

2.2 缺乏市场调研与合理定位

从2002年开始,苏州市政府对平江路进行保护、整治和旅游开发以来,街区面貌焕然一新,重展昔日繁华盛景。但经常去平江路的人会发现,这里的店铺更迭频繁,能坚持十年以上的为数甚少,很多如昙花一现,明艳登场却凄冷而终。通过对店铺经营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店主决定在平江路开店主要是因为人流量大并且具有历史文化底蕴,但极少有店铺会搜集消费者意见反馈,在开店前也很少会进行市场调研。如很多甜品店就因为同质化竞争而被市场淘汰。缺乏对市场需求、消费群体的深入调研就很难准确定位,而店铺风格、商品价格、服务品质、营销方法等因素都会影响经营的成败。

3 促进平江路商业发展的建议

与纯商业化的历史文化街区不同,平江路街区保留了近八千户原住民,又地处苏州核心区域,苏州大学近在咫尺,除了吸引外地游客,也是苏州市民平日休闲的好去处。除周末、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平时也能有稳定的客流量,这为店铺经营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利条件。平江路商业的发展因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追求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化。

3.1 优化商铺构成

目前,平江路街区经过十多年的商业培育,已进入稳步发展期。数百家店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平江路的商业格局进行统一规划,对各类店铺数量进行科学配置,使得涉及“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商业形态能多样化均衡发展。在新店铺的招租中,因考虑其经营种类,以免同类商品无序竞争。

3.2 提升服务品质

平江路很多店铺规模较小,经营者不太可能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服务品质高低不一。建議由政府聘请专业人员,对店员进行定期、轮流培训,提升从业者综合素质。对整个街区的店铺要设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包括仪容仪表、语言举止等。服务人员的文明素养直接影响到整个街区的精神气质和游客的第一印象。优质的服务才能赢来良好的口碑,美誉度是吸引四方游客的磁石。

3.3 强化商品内涵建设

中国旅游商店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商品雷同、缺乏特色。平江路店铺应借鉴“猫的天空之城”成功经验,开发自主设计商品,创立个性品牌,研发新品时要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年轻人是平江路消费主体,经营者应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体进行品牌造势与推广。

3.4 发扬传统特色

千年平江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大部分游客来这里正是为了访古探幽、追寻那一丝古老的气息。平江路的改造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其商业发展也应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苏州人特别讲究吃,一年四季时鲜不断。传统美食、小吃要进一步挖掘特色,把苏州菜肴做精做细。在上菜时,服务员如果能用温软甜糯的苏州话报上菜名,肯定能增彩添趣,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发扬传统,要大力扶持本地民间工艺的发展与创新,让木刻年画、泥塑、缂丝等精湛技艺在现代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北辰.平江路 [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4.

[2] 范小青.古韵今风平江路[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3] 潘君明.苏州历代名人传说[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
旅游休闲发行名单
旅游小达人
旅游小达人
减法式旅游
旅游趣事(共4则)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