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
【摘 要】教师管理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合理的教师管理问题,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在观念、制度,机制,方法和内容上都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教师管理 问题 原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87
从问卷中可以得知:首先,学校应采取什么教师管理策略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樹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善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改进教师管理的方法,激发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改进教师管理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次,教师管理观念和理念如何改变:改变传统“物化管理”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打破集权制管理模式,抛弃“功利化,形式化”。再次,教师管理哪些方法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研修体系:在职进修、教师培训、校本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性教师评估;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共同体,关注教师群体发展;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组织的调整变革等。
一、主要问题
(一)工资待遇低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和公务员相比,工资收入存在很大差距;中等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基本工资比较低,绩效工资部分根据生源情况拨付,生源的减少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绩效工资减少;教师的课时津贴标准也比较低。教师的工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物价,尤其是房价的上涨速度,教师的生活存在很大压力。
(二)对教师培训的水平不高,支持力度较小
虽然大部分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已参加的培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培训次数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师对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学习、实践机会少且不均等现象导致很多老师没有走出去的机会。教师培训供给和需求不一致,很难根据教师的特点急性针对性的学习,迅速提升专业水平。尤其是真正能独当一面,担当教学科研领路人的学科负责人严重缺乏。对教师学习、实践在经济、时间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小。
(三)教师评价不合理、不客观、不全面
1.教师评价是教师管理非常很总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教师的感受,合理的评价能对教师产生积极的作用,不合理的教师评价直接影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给精神和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2.从目前的教师评价来看,教师评价不满意程度较高。尽管教师评价形式多样、评价依据还是比较多样,但评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学生评价方面占的比例很高,很多时候把学生评价作为绩效考核最重要的数据,尺度单一;认识片面,缺乏透明性;考核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形式化等。教师评价往往成为外在于教师的行为,没有把评价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忽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角色过于被动缺乏参与对话和合作,没有体现多元主体,目标导向激励等方式。3.传统的评价一般倾向于量化评价、结果评价、群体评价、管理性评价,而在教师质性评价、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欠缺,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评价体系。
(四)教师晋升艰难、激励措施很少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乐观,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以精神饱满的昂扬斗志去努力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但现实教师对职业前景不是很乐观,所以,教师自身方面来讲,应引领教师的主动发展。目前来讲,不管是行政方面的晋级还是专业技术职称的提高,都很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财政支出不足导致一线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传统教师管理观念一味强调“奉献”而忽视教师作为一个经济人的属性,工作付出和收益不对等,教师有很多后顾之忧,不能集中精力在专业发展上面,从而影响教师的发展。传统观念重视行政,在学校一定的财政支出能力下,工资待遇倾向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工资待遇一般比较高,一线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伴随着生源的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而中等职业学校相当一部分经费来源是根据学生数量来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获得的财政支持有限。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复杂,教师的社会、工作压力比较大,或因收入比较低,或因对教师工作没有信心,事业心,责任缺乏,或因眼科研能力欠缺等等,限制了专业发展。
(二)由于受资金、时间、行政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师培训的水平不高
虽然目前学校很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极可能创造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教师参加培训,但是,由于资金的制约,教师的培训工作相当大一部分由教师自费进行,给教师的经济上面造成了很多大的负担。教师承担相当大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很多教师还担任行政岗位,招生工作,教师承担大量繁琐的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去培训,尤其是到较远的外地学习。由于行政体系的原因,或者没有形成好的培训制度,人治思想,仅仅根据领导的偏好,安排不合适的人员参加,很多真正想参加培训并能得到发展的教师没有机会参加,造成培训机会的浪费。
(三)对中职教师的特点认识不足和政治化管理是造成评价的不合理、不科学,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认识不够,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更是示范者、管理者、朋友、角色和研究者,教师角色是培养学生,塑造人的角色,教师评价很多时候是很难用简单的量化数字指标来衡量的,而事实上量化考核过细,导致教师疲于应付;对教师群体的人性特点和心理需求缺乏了解和信任,只注重强调精细、严密的评价,过分强调竞争、与工资挂钩,带来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失衡、身体状况恶化等不良反应,不利于调动教师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政治化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评价定性的评价,管理性评价、群体评价,掺杂过多人为因素,只看到教师身上的缺点,看不到教师身上的优点,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会导致教师对学校失去信任,甚至与学校或学校领导积怨。对教师量化管理的太细,太严,极度不信任教师,教师每天都在为了打卡签到疲于奔命,一时疏忽,就会造成物质上极大的损失,精神压力很大。
(四)长期以来物化管理的观念和物质保障的不足导致人格尊严的丧失,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教师物化管理的观念,把教师当工具使用而不管其专业发展,在教师管理者的眼里,教师是学校使用的工具,只要实现了教师管理者的目标,就万事大吉,完成了教师管理的职责。长期以来物化管理的观念,认为教师的进修、晋升,激励等关乎教师发展切身利益的事情是教师个人自身的事情,和学校没有太大的关系,导致教师管理者不关心教师发展。从教师的立场和从学校领导层面,虽然很多都认为物质保障的重要性,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的物质保障不足,很多时候仅仅是口头的精神激励,教师在物质生活方面长期清贫,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教师的人格尊严在现实面前显得很苍白。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73-78.
[2]郎群秀.教师管理理念及策略探究[J].教育探索,2005(12):40-42.
[3]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