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这位中国“85后”把自己的火箭打上了天

2018-09-08 01:57田文生
华声 2018年7期
关键词:火箭航天领域

田文生

如何做到“写100万字”成为舒畅的创业信条,

“走不同的路”贯穿了他创业的各个阶段。在他看来,这“100万字”就是他的火箭事业。

5月17日7时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的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西北某基地腾空而起,火箭在306秒飞行了273千米后,落入预定区域。路透社称,这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最新的里程碑。

坐在控制室里,33岁的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哭得稀里晔啦。舒畅说,自己上一次这样哭得稀里哗啦,是8年前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时,被经济学家厉以宁的毕业赠言所打动。

“你们不能天天想着沙滩和美女,因为你们接受了中国最好的教育。”这位中国著名学者,给毕业生定了“两个100万”的目标:挣100万的钱、写100万的字。

“挣100万元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对你们来说太简单。”厉以宁补充说,“要写100万字,就要追求不同,去做不同的事情,要不,有谁看?”

自此,如何做到“写100万字”成为舒畅的创业信条,“走不同的路”贯穿了他创业的各个阶段。在他看来,这“100万字”就是他的火箭事业。

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历史性机遇,他嗅到了梦想的味道

舒畅儿时就对浩瀚宇宙充满好奇。2004年,他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飞行器设计专业,主修飞机设计,尤其偏好设计战斗机。

2006年,念大二的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办过夏令营,搞过外卖平台,还脑洞大开地做起了飞行员培训。2008年大学毕业,他加入了一家刚成立的创业公司,从事航空材料进出口。这一年的汶川地震给了他思想的“余震”:“人这么脆弱,想创业就要行动,万一死了呢?”

为了创业,他希望提升知识的结构和层次,报考北大的研究生,在应用经济系就读。

有“理工科+经济”知识背景的他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的航天产业基金实习,成为我国火箭、导弹、卫星“国家队”中的一员,在航天行业及其技术领域投资,有机会从产业视角审视这个貌似高不可攀的行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行业?传奇人物埃隆·马斯克和创立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在此“相爱相杀”,两个人的竞争让商业火箭将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甚至让火箭实现回收,极大地降低了发射成本,普通人乘坐火箭升空的夙愿很快就将实现。

天空展露出巨大的商机,舒畅嗅到了梦想的味道,他发现,中国有很多航天爱好者团体,却没有做火箭的民营企业,“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勇敢去膛这条路,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舒畅试图在民营航天领域创业,“此前都不敢动这个念头。直到2014年,受到马斯克和他的SpaceX的激励,我才敢做这个梦!”

他做过很多调研,“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中国不可能有私营火箭公司。”但三个理由让他选择坚持。

一是经费。“大家都认定这事很烧钱,但SpaceX从2002年创业到2008年首飞只用了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他说,“如果用10亿元在中国打造一家一流的火箭公司,非常有社会价值,单纯看投入,这个量级在中国并不罕见。”

二是技术。“我的大学老师马超做过火箭,他认为火箭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十二五期间,我国发了100多发火箭,无一失败。只要找到足够的人才,技术并不是问题。”

三是政策。“民企在高度竞争的领域有优势,航天领域也一样,问题在于准入。”“我研究后,发现我国的航天相关政策并不拒绝民营企业,还有文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星研制和发射领域。”

“我看好这个机会,认定商业航天是历史潮流,所以不能等。我得勇敢地去蹚这条路,做先行者。做不成先驱,我也愿意做先烈。”

“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

舒畅邀请马超担纲技术,组建了10多人的团队,又吸引到春晓资本、哈工大、联想之星15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有了雏形。

2016年5月,公司仅20多人,也名不见经传,却得到了官方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重庆两江新区,显示出巨大的诚意。舒畅决定将生产基地设立在重庆两江新区,公司随即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此后,公司顺利完成多轮投资,总额已超过5亿元。

“回头看,我很庆幸,感觉只要坚持下来,所谓不可能其实没那么难。”他说,对于民营航天而言,資本、技术、政策都是瓶颈,“但人才是关键”。很多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年轻人,都因为梦想和情怀而加盟。

在舒畅看来,公司之所以创立不久就完成自主研发出火箭并成功首飞,是因为团队有好的技术,国家有成熟的产业链,“设计出来就有人可以制造出来,其他国家就未必能行。”

“民企的运行效率也至关重要。”他分析说,传统上研制一个发动机可能需要3年,“我们就9个月。”因为公司有扁平化的运行机制,总设计师直接管几十位设计人员,分成几个部门,沟通异常高效,节约了大量时间,“大家站黑板那儿一画,总设计师现场拍板就定了”。

在舒畅看来,这种体制优势会让民营航天迸发出极大活力。

发射前,他们也考虑到可能会失败。“此前就有理性的措施,如果失败了,备份产品很快就可以进行第二次发射,资金也做好了安排。”

“我们也希望媒体和社会宽容我们以后可能的失败,真要失败了,那还得继续往前干,站起来再打一发。”舒畅表示,这一发火箭都是自主研发的,很多单机比国家队产品的集成度都要高,新技术、新产品的探索加大了失败的风险。

创业起步要踩实。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

从最开始,舒畅就试图为创业植入“与别人不同”的基因。“我们做火箭,就是遵循科学去设计制造,将客户的东西可靠地送到指定位置,而不是复制某款火箭。”

“全世界都没有我们的X系列这样的产品,专门服务科研领域的飞行验证,这样的细分领域,我们算是第一个。”他说,“M系列可能是全世界总价最低的一款火箭,但是性能还很好。”

舒畅建议有雄心创业的青年努力做到与别人不同。“我研究生毕业后做了3份工作,从航天到联想,工资下降了30%,从联想出来创业,基本上没有工资。”他说,“我并不是不在意钱,而是不希望钱影响到选择。”“我从未想过挣不到100万元,担心的是写不好100万字。”

“我建议创业起步要踩实,一定要把问题论证清楚再行动,而不是一冲动就去干,因为创业太难。”他说,前端论证越充分,未来战略就越清晰。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5月29日

猜你喜欢
火箭航天领域
航天梦,我的梦
领域·对峙
逐梦航天日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