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适当运用补白的策略,是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深刻体验、内化的过程。通过标点添白,抓住词语扩白、揣摩人物内心补白,创设音乐情境补白,延伸结尾续白,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并较好地激发他们热爱语文、喜欢阅读的积极性,进而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补白;策略;文本;想象
【作者简介】方帆(1974.1- ),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大专(专科),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学,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补白,顾名思义就是填补空白。所谓文本“空白”, 就是文中作者没有写出来或是没有明确写出来的、需要读者去想象的部分。每一个文本都蕴含着无数未挑明的空白之处, 等待着读者去发现, 去体会, 去填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空白”处进行有针对性的填补, 拓展他们的思维, 调动他们的想象, 使他们能够更深地进入文本, 获得独特的体会,这就是“文本补白”训练。
下面, 我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标点添白,激活文本
标点符号是文章组成部分,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有的课文在必要处往往留下省略号,这看似平常的标点符号,却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补白,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练笔,巧妙填补,既训练了思维,又激活了文本。
二、词语扩白,深入文本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文本情感的聚焦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扩充词语的形象内涵、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意境的沟通运用中,获得语言滋养,深入理解文本,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
三、揣摩内心,对话文本
巧用补白,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揣摩人物内心,既是学生由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向真情流露情感转化的过程,又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
如教学《顶碗少年》一课,当读到:顶碗少年表演再次失败这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补白训练: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此时,少年心里是怎么想的?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形想一想,把它补充出来。场子里一片喧嘩,少年看到_______,听到______,他心里想:______。当白发老者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抚摩着少年的肩胛,嘴里低声对少年说______。少年心里又想:________。于是,他______。(学生思考后交流)
有学生这样写道:“少年看到地上的碎瓷片,听到有的观众说:‘行了,不要再来了,赶紧表演下一个节目吧。他心里想:天啊,我又一次失败了。真是太对不起观众了!这可怎么办呢?当白发老者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抚摩着少年的肩胛,嘴里低声对少年说:‘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千万不要气馁。相信你一定行! 少年心里又想:是啊,师傅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调整好姿势,掌握技巧,表演一定能成功。于是,他很快恢复自信,镇静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向观众鞠了一躬,把一摞新碗又顶在头顶,不慌不忙地表演起来。”这两处补白,是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围绕主人公顶碗少年而设计的一段心理描写。让学生进行人物内心补白的过程中与文本自由对话,充分享受到自主创造的快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音乐补白,丰富文本
音乐是最易打动人、激起人感情共鸣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令人热血沸腾或情思绵绵,美妙音符中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语文阅读教学,还可以通过在文中巧配音乐引导学生补白,以独特的音乐情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如《伯牙绝弦》,在教学中,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想象伯牙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志在清风,钟子期曰:“ ”;志在春雨,钟子期曰:“ ”……学生欣赏着古琴曲,想象着画面,体会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深厚情谊,这也应了“情到深处,诵难止而歌溢”,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五、结尾续白,拓展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文章写至高潮处特意不写结局,戛然而止,留下一段艺术空白。学生学到此处,课文已经结尾,学习兴致却仍然高涨,意犹未尽。语文课上,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空白,引领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
补白,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媒介,让一个个静止的铅字化作灵动的音符;补白,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深层感悟文本。补白,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向导,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走进人物内心;补白,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台,一个激发想象、锤炼语言自主互动的发展平台!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郎宝堂.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
[2]李梅.语文教学中有效补白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