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拟英语导游》课程依托云南重要旅游景点,对课程进行了一系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全面总结了课程改革实践以期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模拟英语导游》;课程改革;实践;云南;旅游
【作者简介】杨秋仙,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旅游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质量工程 “《模拟英语导游》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项目成果。
云南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最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据2018年1月30日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网发布的旅游统计数据,2017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过夜)667.69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外汇收入合计3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云南省接待海外游客的人次以及旅游外汇收入同比都有较大的增长, 针对海外游客的旅游市场发展迅速, 这就意味着云南的对外游客服务能力要相应提升,而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行业人才的培养。其中,外语导游应该是人才队伍的主体。作为地方高校,它具有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人才的使命,因此,培养即有外语能力又具备旅游行业服务技能的涉外导游人员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离不开课程体系的支撑,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模拟英语导游》课程是培养涉外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解与示范、演练与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英文导游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其旅游情境下的英文交际能力,最终建构景区景点英文解说能力以及规范的英文导游服务能力。可是,比起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行业发展,高校课程设置往往有滞后性,因此,对《模拟英语导游》课程的改革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职业能力的需求有效对接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基于以上的背景,我们课程组依托云南重要旅游景点,对《模拟英语导游》课程进行了一系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活动,本文是对此次改革实践的全面总结。
《模拟英语导游》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景点讲解导游服务的能力,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现场导游针对性最强的一门课程。因此,基于《现场导游考试大纲》和突出技能实践为原则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删减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部分,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云南考区)2017现场导游考试大纲规定的讲解范围12个云南著名景区, 再加上云南概况综合知识,共13个章节,使教学内容对职业资格更具有针对性。
实践教学成为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实践教学分为课堂演练、校内课外实践和校外实地讲解等三部分。课堂演练主要以景点为载体, 创设仿真模拟场景,进行学生模拟导游解说演练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仿真演练、角色扮演、分组学习进行各种具体导游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目的是让学生把书本知识最大可能地转换成实践能力。校内课外实践主要是开展英文导游职业技能大赛和毕业综合技能考核,通过“以赛代训”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升实践能力。校外实践主要是让学生进企业进行观摩或者带领学生去景点实地讲解,甚至到相应的行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提高职业实操能力。
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上,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策略。通过学校与旅行社、景区景点企业合作,实现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人才共育。既有职业资格又有高校教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讲授课程理论知识,同时掌握职业技能,这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鼓励课程主讲教师下相关企业到工作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实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变化,更新理论和技能服务相关知识,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带回课堂分享给学生,避免课堂培养学生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同时,课程组也邀请企业一线导游服务人员以及旅游管理层人员参与课程方方面面的建设。特别是在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当导师的角色,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成为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师傅。
实践条件主要是校内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等,校外通过建立一批与专业相匹配的实习实训基地,力爭做到课内外的无缝连接,校内和校外人才共育,使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中优化自己的语言能力,锻炼职业技能。
课程组除了认真挑选教材外,打破以单一的教材为中心的教学,任课教师自行收集材料并撰写讲义,甚至是撰写适合学情的校本教材。同时,课程组通过教研结合,进行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
课程考核与评价改变了以往单一考的核与评价模式,突出职业技能考核与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对接,突出对学生形成性考核评价。考核形式以口试进行,考核内容、程序、时间和评分标准完全依照《现场导游考试大纲》的规定进行, 本课程形成性评价占60%,期末考核占40%。
参考文献:
[1]王英英.模拟英语导游精品课特色与创新[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