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名校做时代文章

2018-09-08 10:45士心
中小学德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导师学校学生

士心

杭城六月,荷叶田田,风景格外秀丽。杭州高级中学校园内,红墙黛瓦,绿树成荫。上午10点,送走一个新疆来的访问团后,忙碌的蔡小雄才开始坐下来接受采访。在他的办公桌上,书本、文件摞了好几堆,行事历上要办的事排得满满当当。

正高、特级、金牌教练、畅销书作者、北大学生家长……这是蔡小雄身上的多重标签。1993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先后在五所重点中学任教,“执掌”过四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而今,在杭州高级中学这所百年名校里,他凭着鲜明的个性和务实的作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让这所百年名校焕发了新的活力,写下了时代的华章。

求新与“作细”:营建学校新氛围

2017年8月,刚上任一周,蔡小雄就发布新规,要求学生不外出就餐,午餐全在学校食堂吃。这一规定立时在学生群里炸开了锅,有人直接上网,点名批评这一举措。蔡小雄并不感到意外——一项实行了数十年的用餐制度,要求一下子改掉,这的确会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不可理解。

不可理解的事未必不对。回想起当初下定决心的一刻,蔡小雄笑着解释说:“中午要外出吃饭,快下课时有的学生就会开始操心吃饭的事:吃什么,和谁一起吃,去哪里吃……而且,我们曾做过调查,发现下午上课迟到的,大部分是中午外出就餐的同学。在校外就餐还有诸如交通、食品卫生等诸多问题。所以,我们下决心要改!”

没想到,这项看似简单的新规,却产生了蝴蝶效应。同学们中午吃完饭后,或在校园里散步,或去圖书馆看书,既舒展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一个来月后,学校发生了许多变化:食堂用餐人数稳定了,就餐环境改善了,菜肴品种丰富了,食堂管理科学了;同学们安心上课、静心午休之余,还有了更多的时间往图书馆和阅览室跑,校园更有书卷味了。

“几个月后,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支持这项改革,还有学生直接给我写信,表示对学校改革措施的赞许。”蔡小雄说罢,随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张明信片,只见上面有一行工整的小字:“希望您不畏当初的‘流言蜚语,坚守自己的信念,学校一定会更强!”

为了让学校“更强”,蔡小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带领同事们做了几件“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做成的事”。

“改造宿舍楼算其中一件吧。”蔡小雄熟练地打开杭高的微信公众号,点开题为“十万一平米豪宅”的推文,说道:“杭高贡院校区的住宿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学校是百年老校,宿舍比较老旧,空间也不宽敞。在每周一交上来的‘校长有约里,寝室问题的‘出镜率总是居高不下。为此,我们开了多次协调会,咬咬牙,今年暑假就把寝室改造的难关给‘啃了下来,现在‘样板房已经竣工,就是这篇微信里的‘十万一平米豪宅,半年只要租金两百元!当时就有上万人点击阅读,好多校友都留言说很想回来重新住一回改造后的‘豪宅。”

尽管蔡小雄“新官上任”,烧的几把火都深得欢迎,但他深知,解决“吃”和“住”的问题,只是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优的后勤保障,营建育人新氛围,给杭高卓越人才的培养建造合适的“场境”,才是这所百年名校更为重要的问题。

作为百年名校,杭高素来以学风自由,人文鼎盛著称,但卓越的学业成绩,同样是她不懈的追求。蔡小雄的到来,为杭高打上了不同的底色。

蔡小雄行事利落,“走路带风”,似乎是个粗线条的人。实际上,他不但求新,更注重“作细”。他对老师们的关爱,可谓无微不至——管住胃,留住心,上班不打卡,健身要签到。这深得老师们欢迎。

蔡小雄的出发点其实很朴素:吃得好,才能教得好。为了让杭高的老师们吃上星级标准的早餐,他请食堂的大师傅们每天准备几十种营养丰富的早点。这一朴素的出发点很快收到意外效应,有些班级的早读课里开始出现多个学科的老师。因为学校早餐好,老师们来得更早了,吃完早餐后,老师们大多会习惯性地去教室里走走看看。

“很多学校要求老师上班打卡、刷脸签到。我们不要求,但倡导老师们每天在校多锻炼。因此我们上班不需打卡,但锻炼要打卡。”这几年,杭高先后组建了几十个健身俱乐部,诸如瑜伽、健身走、太极、球类等,还专门拨款,奖励健身最积极的老师。去年年底,学校还为此特地召开表彰大会,食堂大厨、保洁阿姨、值守保安,纷纷登台接受表彰。一位阿姨更是激动落泪,说是人生第一次上台领奖……

蔡小雄顶着名校的压力接手杭高,从新处着眼,在细处着手,让学校焕发出新的气象。

导师团和家长群:构筑德育新生态

新高考政策推出后,杭州学校行政班的功能有所弱化,班级管理面临新挑战;同时,学生对“七选三”的选课比较迷茫,急需指导;考试次数增多,有些年级出现多次停课让路考试的现象……针对这些新情况,学校急需新举措、新对策。

蔡小雄的办法是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变“单兵作战”为“兵团协作”。所谓共同体,即指由学校、家庭、兄弟院校等教育力量组成的教育组织。其中主要是导师团和家长群。

导师团是学生思想工作的“私人定制”。学校在高一新生入校后,公布每位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供学生了解并在电脑上填写择师志愿。通过这样的操作,让学生选择自己心仪的老师做导师。这样,履历优异的老师会成为“香饽饽”。而个别无法选到导师的学生,则由学校统一指导、分配。

蔡小雄的办公桌上有厚厚一叠“校长有约”,那上面是全校几千个孩子对“导师”们的意见、建议。深知“导师”们苦乐的蔡小雄对此说:“在杭高,给孩子们当导师,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杭高的教职员工都可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认领5-10个学生。学校通过导师培训会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学生在学科上的疑问、思想上的波动、选课方面的困惑等等,都可找导师汇报、商量、解决。而对于导师团,学校重视塑造他们的主体责任意识,逐步建立富有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和导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为了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蔡小雄把周边大学也拉入到导师团的行列。比如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就有一帮教授成为了孩子们的导师。在他们的热情指导下,杭高的学子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弹性”的品格,不但学业优良,而且活动多彩,才艺卓然。

学校的“一会”——樱花文会,“两讲”——明远讲坛、生涯讲座,“三评”——“杭高达人”评比鼓励个性发展、“美丽学子”评比促进和谐发展、“小院士暨卓越学子评比”追求卓越发展,“四礼”——开学礼、尊师礼、成人礼、毕业礼,“五节”——读书节、社团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这些富有杭高特色的文化活动不但根植于校园特色,也借助于大学这一独有的资源力量。

在杭高传统的樱花文会上,同学们簇拥在烂漫的樱花树下,穿着“五四”时期的服装,赋诗弹琴,唱响校友徐志摩的诗歌。这样的场景,本身已是一堂最好的美学课程,加上精心安排的诗歌大赛、读书沙龙、作家讲座,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培育了诗意的心灵和自由的灵魂。

基于杭高培育了52位院士的“院士文化”,蔡小雄还倡导设立了“杭高小院士”评比。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在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学素养、艺术修为等多方面精进修为,形成全方位的优秀学子人才队伍体系。在首届小院士评比的颁奖仪式上,学校还请来校友朱位秋院士,让每一位杭高人都感受到自己的血脉和名家先辈的同声搏动。

在发挥教师团队“人人育德”的力量之外,“家长群”是蔡小雄着力打造的另一重头戏。蔡小雄至今仍然记得,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家长代表一起,举行了“杭高家委会校长见面会”。

“在这次见面会上,我们与家长们诚恳地交心,期待家校合力、共谋发展。家长们的智慧和力量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今年开始我们传统的‘杭高讲坛课程就新增了由家长主讲的‘职业生涯讲堂,帮助学生揭开各种职业神秘的面纱。”

自此,身处不同行业的家长们纷纷接受学校聘请,进入“杭高讲坛”,为学生开设生涯规划讲座。讲坛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的诸如医生、律师、会计、工程师等职业的了解,还和航海员、航天员、作家、乐队指挥等“罕见”的职业人士近距离接触,拓宽了视野、拓展了职业选择的路径。

此外,另有一些家长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所在单位进行职业生涯体验,使得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有了初步认识,并围绕这一职业方向对选课、选考做出了相应的规划与调整。

如此,从“单兵作战”到“兵团协作”,杭高的德育工作突破了一日常规的拘囿,步入了协同育人的高地,形成了更具特色更富实效的新生态。

宽到底与严到位:打造管理新样态

杭高是杭城最有文化底蕴的名校之一,有太多好的东西需要传承下去。同时,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们必然也有一种紧迫感、使命感。怎么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这也是蔡小雄着力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主席曾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在蔡小雄看来,践行“严到位”的管理,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视察,他站在一所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一举一动间闪烁着贵族精神的熠熠光芒。我们期待并相信杭高学子也能具有这样的贵族精神。”

杭高崇尚的贵族精神,绝非表面奢华的生活追求,也不是小资情调,而是一种有文化的教养,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为价值核心的先锋精神,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

“百年杭高‘善良、丰富、理性、高贵的核心品质,‘四高(德行高尚、志趣高远、学问高深、品位高雅)‘五强(家国意识强、人文精神强、科学思维强、身体素质强、学科修养强)的育人目标,都与贵族精神有相通之处。”说起杭高的“高贵”,蔡小雄自然有其深刻的理解。

在他看来,杭高讲“严到位”,绝非剥夺学生的自由,而是对学生自律的确认。据说在著名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在他们眼里,高贵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真正的贵族一定是极富自制力的,而这种需要从小培养。

蔡小雄希望杭高的每一位学子都成为精神贵族,因此要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言谈举止文明,人际交往得体,为人处世大方,为的就是培育学生的贵族精神。

杭高学生自由在心灵,自律在行动。中科院院士、1952届杭高校友汪集旸曾这样回忆杭高的“严”及同学的自律:凡考入杭高的无论家在本市还是外地,都一律住校,吃一样的伙食,有统一的作息时间。一般早自习都大声朗读英文,晚自习做数理化习题。

这种严到位,甚至連当时的美术教师、著名作家木心也深有感触:当时的“杭高”,校风严正克实,师资都是大学教授水准。27岁入选“青年千人计划”的校友陆盈盈也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优雅的处事风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他们最终实现卓越发展的源源不断之精神源泉。

然而,杭高又是极度“自由”的。

有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发现,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作家教授回答了两个字:自由。

“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杭高,‘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培育具有‘超越自我的精英意识的杭高学子的人文精神土壤。在杭高可以‘约谈校长,可以免试免修,可以在食堂‘开小灶,读高三了也可以组织春秋游。”蔡小雄介绍说,“在杭高,我们的管理要‘严到位,让孩子学会自律的贵族精神;也要‘宽到底,让孩子的灵魂和思想获得‘自由,形成超越自我的精英意识。”

“约谈”校长,是为了给学生充分的话语权。为此,班长与校长助理们每周可通过“校长有约”,大方诚恳地书面“约谈”校长,道愿景、谈问题、提要求、给建议、议举措……书面“约谈”不够,还可以举行见面会。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校长学生面对面”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民主管理中来。

在杭高,对免试免修,学生有申请权。学分免修、学科免试可由学生提出申请,也可由竞赛教练推荐,经过培优中心专家团审核后即可生效。这样做旨在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提供更高效的成长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和卓越发展。

蔡小雄说:“会飞的孩子,不能束缚他们的翅膀,而要给蓝天白云,让他们尽情飞翔。”

在杭高,食堂“开小灶”,学生有选择权。今年,杭高食堂就针对高三学生推出了自选小炒,这些色香味俱全又价廉物美的小炒,让疲惫了一天的身体登时如满血回归,斗志满满。

在杭高,高三春秋游,学生有自主权。一般而言,为避免不必要的意外,高三年级是不会组织春秋游的,但蔡小雄另有看法:“高三春游有什么不可以?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于是,春暖花开之时,杭高的高三学子经常开启“暴走”模式,在“明远行健,十八岁十八里”的师生毅行活动中,踏青,励志,自主,自强。

在杭高,诸如此类“宽到底”的举措还有好多,目的就是打造特立独行的品格,让“无须仰望他人,自己亦是风景”的观念深入人心。

明年,杭高将迎来120周年校庆。这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曾走出过诸多名家大师。坐在当年叶圣陶、朱自清办公室隔壁的蔡小雄,正在酝酿一个新目标。“现在,围绕‘办一所令人向往的卓越学校这一目标,学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校内师资雄厚,学风浓郁,管理提速,人心向上。在市中心有文化积淀最深的贡院校区,在钱江新城有建设规格最高的钱江校区,在大江东有占地面积最大的分校,未来的杭高将三区合力,优势互补。杭高的明天一定会更好!”他说。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导师学校学生
导师的猫
赶不走的学生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