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儿时的老友聚在一起,说起以往的人和事,唏嘘不已。有的人苦心孤诣谋求高位,孰料折戟沉沙一蹶不起;有的人泡在底层谁也不看好,后来却跃居上层一帆风顺……唏嘘之后,颇有天道莫测之感。
其实天道并非莫测,而是人们没有领会其运行规律并选择正确的道路而已。《周易·谦卦》中以“天人合一”的观念描述了天道,即“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意思是天道损满盈而增益于谦者;地道从满盈处变化流入卑下处;鬼神的法则是害满盈而降福于谦者;人道则是厌恶满盈而喜好不满者。这“天地神人”涵盖了世间万物。所以,不足是正道,满盈则意味着失败。《周易·乾卦》说“亢龙有悔”,就是说急切地冲击最高的位置有危险。
有人说,这与养生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是一种世界观,或者说这是养生者应有的世界观。即不足是常态。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地面上水往低处流,人生也没有完美无缺者。老子说“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最完美的成功一定会有缺陷,最大充盈的东西则必定会有空谦),是这种观念的哲学说法;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则是这种观念的通俗说法。既然世上一切事物都有缺陷,那就不要刻意去追求事事的圆满。
然而,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而是为了添补生活中的某些缺欠不足而营营不息,务求事事如意,好上加好。其结果,或者是宵衣旰食,劳心费力,以至于积劳成疾,挣的钱都送给了医院;甚者投机钻营,泯灭天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更多的人因为达不到理想的圆满而耿耿于怀,牢騷满腹。岂不知“蛲蛲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刻意地去追求圆满无缺,必定会损伤自已,于养生无利有害;因不圆满而心意难平,耿耿于怀,岂不闻“牢骚太盛防肠断”乎?
养生理论都教导人们“无欲则刚”,要“清心寡欲”。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人生在世,总是要穿衣吃饭的,如今的社会已不可能衣食自足,粗茶淡饭也是要花钱的,因而不可能一点“欲”也没有;即使是“清心寡欲”,也不能只靠餐风饮露就能颐养身体。因而“欲”不可免,不能像宋儒所说“存天理,灭人欲”,一味的压抑克制自己。贵在知足与知不足。知天道者,不以不足为不足,故而虽不足而知足,知足者常乐;不知天道者,虽足而不知足,欲火彰炽,利令智昏,终会焚灭一切。君不见民间百岁老人,虽不富而知惜福,虽有谦而知满足,因而怡然自乐,才是养生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