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研学问题”设计策略

2018-09-07 09:15何惠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切入点研学题目

何惠萍

摘 要:随着我市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深入开展,“研学问题”的设计成为了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载体,浅谈“研学问题”设计的原则,并探讨“研学问题”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研学问题 原则 策略

我区提出“研学后教”自主课堂,它是以“研学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的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解决“研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涵,感悟人生。因此,“研学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低。

“研学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原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学问题”的设计要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研学后教”理念指引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题目、中心句、文章关键处等角度巧妙设计有思维价值的“研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研学问题”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1]

遵循以上的原则,如何成功设计“研学问题”呢?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

一、以题目为切入点设计“研学问题”

有些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以题目为切入点设计的“研学问题”,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和脉络,体会文本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凡是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内容的题目一般都可以作为设计“研学问题”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用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些疑问词提问。[2]

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围绕课题中的“小英雄”设计“研学问题”: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你从哪些情节和词语体会雨来是一位小英雄的?围绕这一问题开展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给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概括故事并能在边读边议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感受雨来是一位小英雄,从而学习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3]

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中没有介绍任何一座“桥”,却让我们感受到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的血脉亲情。因此,引导学生结合题目中的“生命桥”,设计“研学问题”: “生命桥”是指什么的? 生命桥是怎样跨越海峡搭起来的?于是,学生在这“研学问题”的引导下,抓住关键词品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通过读、思、议、想象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二、以中心句为切入点设计“研学问题”

中心句是全文的灵魂,它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在设计“研学问题”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准确切入文本的重点。

如《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让学生浏览全文,划出最能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句子,学生马上找出中心句“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为什么给“我”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作者回忆了童年里有关“骆驼队”的哪些画面或是场景?这研学问题生成了,学生为了解决此问题,通过细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出关键的词句,理解句子,想象画面,感受作者怀念童年的情感。于是,教学的重点便在解决“研学问题”时水到渠成的地解决了,学生自读自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

三、以学生疑难点为切入点设计“研学问题”

学生对课文题目、语句、标点、课文内容有疑惑,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疑难点来设计“研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把握要点,感受文本的内涵。

例如,我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大家就提出不同的问题各自回答。为什么课题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用上了两个双引号呢?这是谁说的话?为什么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这样,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问大家道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解,学生跃跃欲试作回答:“两个双引号分别引用了两个不同人的话。”“这是一对反义短语的对比语气。”“我通过预习知道了巴迪写了一首诗,母亲赞美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糟糕透了” ……教师顺水推舟作引导:“面对同一首诗,巴迪的母亲和父亲有什么不同的评价?小巴迪是怎么样面对这两种评价的呢?这样研学问题就生成了,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品读课文,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父母对孩子各种不同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于是本课的重难点便迎刃而解了。因而, 学生的疑难点,也是文本的关键处。引导学生在疑难之处为切入点设计“研学问题”,培养了学生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学生兴趣之点设计有思维价值的“研学问题”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上也是如此。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往往会事半功倍。课文一般都有导读,导读中会为读者提出一些问题,激起读者的阅读期待,教师如能结合利用这点,抓住学生兴趣之点提出问题,教学重难点就能轻松解决。如《刷子李》一课,学生在阅读完导读后对刷子李的高超技术很感兴趣,我就抓住这一点提出问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学生带着兴趣点进行阅读、探讨,教師就顺着这一问题进行教学重难点的整合,用简洁的连接语“如此出神入化,天衣无缝,这刷子李真的是不是虚有其名啊,这样一个技艺高超的奇人,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就能一气呵成地把学生的思维连接起来。这样就发挥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研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和剂,以“研学问题”为中心的小学语文教学,能避免教师过多的讲解和分析,直奔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研学问题”设计的切入点除了本文列举的还有很多,这需要教师充分备课,研读教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更加行而有效的“研学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志军.主问题设计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 6月第1版.

[3]朱瑛.基于对话理念的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上下)[J].辽宁教育,2011(10、11).

猜你喜欢
切入点研学题目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