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宋人司马光有语: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
过去,在村子里,通常会把识字的人称作“文化人”。今天的农村,依然如此。但是,今天的情况却与以往不同,许多人读书读到了博士毕业,不愿再回到农村。
还有一种情况,由于识字的文化基础没有打好,不少“文化人”即便是读书读到了博士毕业,也还被人嘲笑为“没文化”。比如,今年五月,北京某大学一百二十周年校庆典礼上,校长的“鸿鹄之志”就引来了“文字之惑”。校长在此之前的其他场合,一定是不止一次读错“鸿鹄”。从他后来的“道歉信”就能知道。他从小就把“鹄”这个字读错了,而此时的典礼上并非其第一次读错。那么,此前他周围的亲朋好友以及同事为什么就不给他提个醒,让他不至于后来在如此大的场合丢人现眼呢?究其原因,他周围或身边的人大概不外有这几种可能吧:要么是不敢。要么是不能,要么是不愿。姑且不议随后的“道歉信”。单就这几种可能。也反衬出校长的“文化”水平。
有位同事还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年轻时所在大学的系主任,很爱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但是,系主任每次引用都说成“就像苏格拉底所说,‘人是不能一次走进两条河流的!”而且,每次引用之后,还要回头问下我这位同事:“你说是不是呀?”这说明,这句名言在系主任的头脑中是非常纠结的,在他的意识中并不认同苏格拉底这种说法,或者说苏格拉底这种说法在他看来是有问题的——其实,他根本就没理解苏格拉底。起初,我的同事还会跟他纠正一下,并跟他讲讲苏格拉底此话的意思。后来,同事见怎么解释系主任也不能理解,也就由他去了。这件事,也可反襯出系主任的“文化”水平。
再举一列,这事也发生在大学。我读博士时的外语老师,讲到英语的倒装句,举了一个中文成语的例子。她说,落井下石,其实就是“落石下井”的倒装……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来也巧,就在今年6月的“答辩季”。会间休息大家闲聊,外语专业的一位博士导师讲述自己看到家里养的狗生仔儿的情景,狗妈妈亲自咬断脐带,吞下胎盘……她说,这就是“舔犊情深”。在场的一位老师立刻当面纠正说,应是“舐犊情深”……
外语专业的博士导师连声说“谢谢,谢谢!”还说:“你若不予纠正,我也许会错一辈子。你的这一纠正,让我今生不再会犯此错误!”这件事,一方面反映出纠错老师的文化水平,而被纠错老师的态度,也反映出其知错就改的涵养与“文化”。
最近,又一出“文字风波”让民众大跌眼镜,就是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理由是“外婆”是方言,“姥姥”是普通话。此事一出,人民网、新华网等均发表了网评。尽管上海市教委最后致歉说“真要好好吸取教训”,但此事也暴露出不尊重知识产权、“没文化”多么可怕!如果不打好文字的“文化基础”,难免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