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孝君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300)
桡骨远端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压痛及手和腕部活动受限[1-2]。由于腕关节为活动频率较高的关节之一,若治疗不合理可引发前臂旋转活动受限、手部肿胀、腕关节僵硬及慢性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手部功能,良好复位、妥善固定、尽快止痛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关键[3]。目前,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为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保守治疗措施,可进行手法复位并予以维持,但长时间石膏托外固定可导致腕关节无法活动[4]。海桐皮汤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湿祛风之功效,有助于致炎物质的吸收及炎症的消退,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5]。本研究中用海桐皮汤熏洗联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共68例,均为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我院诊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7~64岁,平均(50.27±10.3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5~66岁,平均(50.63±10.5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骨折至治疗时间小于等于24 h,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合并血液及内分泌系统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其他骨折疾病,神经、精神病。
两组均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取仰卧位,血肿内麻醉,肩外展90°,于手法复位确保骨折稳定良好后,对腕肘关节进行石膏外固定,固定时间为4周,于石膏卸除后行常规康复锻炼治疗。
观察组加用海桐皮汤熏洗。甘草5g,防风10g,桂枝10g,红花10g,白芷10g,川芎10g,没药10g,乳香10g,酒当归15g,苏木15g,威灵仙15g,透骨草15g,海桐皮15g。于3000~4000mL水中浸泡1h后煎煮,过滤药液,用热气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降至肌肤耐受时,腕部完全浸入药液,30min,1日2次,每日1剂。
两组疗程为3个月。
疼痛评分及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VAS量表评估疼痛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
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优: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肿胀、疼痛等消失,前臂旋转、背伸及腕掌屈受限小于15°;良: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偶尔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前臂旋转、背伸及腕掌屈受限大于等于15°。可:腕关节功能减弱,经常疼痛,轻微活动受限,前臂旋转、背伸及腕掌屈受限大于30°。差:腕关节功能明显减弱,持续性疼痛,腕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前臂旋转、背伸及腕掌屈受限大于5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VAS评分、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VAS评分、消肿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组别 例 VAS评分(分) 消肿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观察组 34 2.98±0.59 5.92±2.67 26.08±6.54对照组 34 5.43±0.45 9.56±2.43 34.24±5.89 t 19.253 5.879 5.406 P 0.000 0.000 0.000
手法复位可确保关节面恢复平整,对短缩、成角畸形进行纠正,恢复桡骨长度、尺偏角度数及掌倾角。石膏托外固定透气性好且携带轻便,即可维持外固定的持续性、有效性,又不对X线检查产生任何影响。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愈合后易引起腕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需配合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不仅有助于关节面的塑形、模造,亦可减轻关节肿胀,确保骨折端力学环境有助于骨折愈合。
中医认为,骨折多伴有气血不通、脉络闭阻、血瘀气滞等,治宜活血化瘀、舒筋活络、除湿祛风。《正体类要·序》记载:“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明确指出外伤和内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故中药熏洗在骨科外伤疾病治疗中亦尤为重要[6]。海桐皮汤方中苏木、威灵仙、防风、白芷、透骨草、海桐皮止痛除湿、活血行滞、活络通经;红花、酒当归、川芎、没药、乳香止痛消肿、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可止痛、散瘀、通络。此外,海桐皮汤熏洗可促进软组织修复,加快黏连组织的松解,有助于骨折愈合,并可对组织瘢痕进行软化,进而改善肿胀、疼痛等。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联合海桐皮汤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