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XT 刘理政 杨文科
作品名称:河伯尺寸:12mm×11mm×78mm
文化与材质的完美融合,从内容到形式的全新演绎,绽放出奇异的光彩,从这点来说,更加能够体现出新时期当代玉雕匠人的新特质。
“当代玉雕如果脱离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和阉割了内在的文化基因这一精神内核,而一味的在形式上求新求变,这不应该是现代玉雕工艺的出路。”这是出席中宝协举办的“新时期玉文化精神和创新趋势”座谈会上,河南省镇平籍玉石雕刻艺术家王志戈的观点。
作为玉石雕刻艺术家,更多的依托在于其作品的存在。在王志戈系列玉雕作品中,它所透视出全新而独特的审美体验,传导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犹如一股飘逸舒畅的轻风,泌人心脾;题材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自由游弋,传承中不失新意,求新求变,给人清风拂面,清新自然之感;中西文化艺术交汇融通,作品耐人细品、回味无穷。
审美是人类最朴素和高贵的情感。玉为石中美者,二者相遇必出美好。从王志戈的玉雕创作和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审美的前提下的技术配合,作品的外在呈献令人赏心悦目、心往神之。
王志戈大学期间学的是雕塑专业,完整的艺术教育经历,系统的美学素养,使之在作品创作中,不再拘泥于现有的雕刻技艺,大胆尝试将雕塑的体积、空间、节奏、韵律、形式美的元素融入到玉雕作品中。在作品造型设计及技术配合上,力求更加的合理和准确,构思上更加着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植入,作品简洁平静、雅致和沉稳,呈现出“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审美特征。
在中国雕塑史中,有一尊经典的菩萨残躯,足以代表着唐代雕塑的审美高度。白玉作品《风·影》系列,王志戈借用唐代这尊经典的菩萨躯干造型来解读大唐的富足、高贵、典雅和开放。白玉塑造以现代女性躯干逐渐溶入背景的处理手法,以及背景点线面构成的现代工艺美术的表现方式,来营造一种时尚、纯洁、含蓄、唯美和秩序的气氛。作品整体两件,并置在一起通过不同的时代,相同和不同的审美特征,从而产生一种非常有意味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从审美的层面而完全不局限于原材料的属性,这是王志戈对现代玉雕艺术原料创作层面上一个新的突破。诸如青花玉料传统使用习惯讲究黑白分明、细白及脂分足为上品,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则为次品。在王志戈眼里,入手的每一个玉料,他总是细细品读其味道,找准合适的创作切入点,赋予了它全新的表达。
创作青花玉作品《红线盗盒》时,使用的玉料颜色就是大家眼中的所谓“次料”。王志戈根据这块材料整体明度和重颜色的分布特点,以及所呈现出的气质,将色块巧妙分割安排,把材质所呈现的夜色朦胧的画面效果,与著名的梅兰芳先生的《红线盗盒》这一京剧名段背景故事完美嫁接。空中月色迷离,远处树影婆娑,画面极其真实和唯美,对材料的利用令人意外又拍案叫绝。夜色下,红线女盗得田承嗣金盒而返跃然生动,体裁和原材料的完美结合堪称教课书般的范本。
作品名称:风影
作品名称:信仰
随后又创作了《记忆1935—大渡河》《记忆2008—汶川》等青花玉系列作品,对玉料在创作层面上突破利用变废为宝,这一创新手法无限拓宽了玉料的利用空间。
现代玉雕创新要求不断突破自己固有思维局限和认识局限。王志戈不拘泥于以往的制作甚至创作固有形式,在创作中更是将哲学、文学、佛学、建筑、时代痕迹等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玉雕作品中,品读其作品,除了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更多的是展透出文化与时代气息。
简洁明了不失厚重,流畅纯净不失浪漫。王志戈现代玉雕创新作品中浸润着清新的韵味。两年前,受委托为一位有留学背景的学者订制了《再别康桥》、《静碧不语》、《翡冷翠的夜车》等系列作品。他采用南阳独山玉来设计创作,他有意规避了中国画山水散点透视,而采用西方透视学的表达方式,运用油画光影及色彩的处理手法,将剑桥的桥、小径、草坪等元素重新组合,独山玉和西方文化元素的初次碰撞,相映成辉。钟楼、落日、碧树、逶迤远方的小径……正如作品《再别康桥》中透出的每一个符号一样,荡诉着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所描述的意境。作品把那个难以捕捉的时代信息、心灵深处的情感触动、异乡情愫、他国风情一一透视出来,这组作品的完美表达会令人无穷回味。
对人们当下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生存环境现状的思考,是充满强烈人文情怀的现代艺术家的显著标志。将现实融入到玉雕作品中,从而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是王志戈创作的又一个明显特征。作品《蚀》表现了对时下自然生态的关注以及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相融的可能性,作品明显脱离了工艺美术的范畴,有了更多纯艺术的表达倾向。他用作品的方式在关注和思考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的可能性,用理性的精神和艺术家的视觉来关注、反映和思考。
作品名称:天王尺寸:60mm×27mm×17mm
作品名称:天地神畅尺寸:95mm×58mm×38mm
作品名称:蚀
作品名称:空山
一件玉雕作品之所以能被称为作品,和其它门类的艺术品一样,在中国传统文人的骨子里,也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它也必然具有文以载道的特质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王志戈创作的河磨玉作品《泊》画面简洁、宁静,细细品读,明显感到那种深入骨髓、徜徉于江湖之远的传统文人气息,完全抛开了技术注视而纯粹是灵性的追逐。远处一痕山影,近处摇曳芦苇边静泊一扁舟,气氛清冽,宁静且空灵,精美的设计与细腻的雕法诠释着宋人《苇岸泊舟》的意境。一叶扁舟,一痕山影,一勾冷月,工简至止,这也和宋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一致的。在高速和喧嚣的时下,他用作品的方式触摸着人类心底那柔软的神经,静泊的扁舟渐入梦乡……作品在这一瞬间性灵寄托与水面,在舟中,在烟波中,舟系月望,山光入怀,出入风波里,自在乾坤中。
作品名称:云
作品名称:窗·里外
作品名称:信仰尺寸:38mm×98mm×12mm
作品名称:空山尺寸:71mm×41mm×25mm
作品名称:地藏王尺寸:110mm×60mm×15mm
作品名称:花儿
作品名称:静静走去
之后,他相继创作出了《空山》、《信仰》等一批作品,一些新的创作元素不断出现在了作品中,年轻、开放、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创作表达清晰流畅……作品呈献都是那么的干净、典雅、美好、单纯,没有繁复的形式,这种纯然和质朴在各种文化冲击交融的当下,折射出他内心那份难得的内守和笃定。
如诗如画,如梦如境,如哲如思,细腻丰润……王志戈的创作即是如此。玉雕作品中处处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将心意遥致于莽莽苍古,古今文化元素的潜移默化般嵌入,水乳交融在现今和莽远之间,从而形成回味无尽的“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