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坤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是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细胞”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区域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应当立足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总体布局,注重与世界旅游名城建设、特色镇建设等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有机结合,激发“乘数效应”,实现互促共进。
深刻认识社区发展治理与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的内在关联
社区发展治理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是打造“三城三都”的重要任务,特色镇建设是重塑产业经济地理和城乡空间布局的重要载体,三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一方面,社区是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的基础载体。可从四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维度,社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安仁古镇、宽窄巷子、洛带古镇等,既是居民的生活社区,也是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展现了成都鲜活而生动的历史文化。第二个维度,社区是城市美丽形态的载体。城市的美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标志性建筑,更体现在里弄小巷、民居别院。玉林的街道、川西坝子的林盘聚落等,都有机融合了城市生态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第三个维度,社区是城市人文精神的载体。成都有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有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也有“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这些都汇聚在城乡社区、凝结在街头巷尾,为城市注入“魂”和“根”,彰显着成都独特的文化表达。第四个维度,社区是城市生活服务的载体。成都以“休闲之都”闻名于世,错落于社区之间的茶馆、火锅、民宿、农家乐等,都充分展现了成都人优雅、闲适的生活美学,也深刻诠释了成都生活城市的特质。
另一方面,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将为社区发展治理提供新的动力。可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第一个维度,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将为社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富民产业,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带动的产业广、提供的岗位多。社区的旅游资源一旦充分挖掘出来,社会投资进来了,游客多了,居民收入自然水涨船高,社区发展治理也就有了源头活水。第二个维度,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将推动社区塑造新的人文精神。成都自古就是商贸文化重镇,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让无数商旅汇聚蓉城。当前,广大“蓉漂”、四方游客加快汇聚成都,带来了不同的地方习俗和个性化的思想理念,将逐渐融入并影响成都各类文化,为塑造开放包容、丰富多彩、与时俱进的社区精神营造良好的大环境。第三个维度,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将为促进社区营造提供重要推力。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在全国乃至全球打响别具成都特质的文化旅游品牌,将提升广大市民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城市自豪感,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参与社区营造,共同把城市和社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科学明确社区发展治理助推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的着力重点
充分发挥社区发展治理对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的助推作用,必须聚焦巩固传承城市文脉的社會基础,提升社区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心态,强化彰显生活城市特质的比较优势,切实把成都建成一座更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更有文化高度和社会温度、更有高颜值和生活味的城市。
第一,提升美学运用能力,塑造优美社区形态。城市的美学运用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城市的规划建设体现了城市的生命力,纵观世界文化名城,无一不是注重城市创意设计和美学表达的典范。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单元,更应在规划建设上体现美学设计,在更新改造中植入美学元素。要完善城乡社区发展规划,建设高素质社区规划师队伍,推动建设社区美学运用研究院,研究谋划和创意设计社区建筑风貌、公共服务,促进街道社区绿化、美化、亮化。要结合天府绿道建设、15分钟生活服务圈构建、非核心功能疏解,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开展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达标创建,统筹推进社区文商旅体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
第二,打造全新消费场景,培育新型社区业态。新的消费场景建设,不仅是助推社区生活品质提档升级的关键一环,更是未来区域旅游发展最重要的竞争领域。要强化社区综合体打造,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为本地居民及来蓉游客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活、购物、休闲、文化、体育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务。要顺应新零售等社区商业发展新趋势和市民消费转型升级新需要,推动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引入便民利民高效的属地型社区电商、共享经济、特色民宿等,开发具有触发性的新消费新体验,增强对居民和游客的吸引力。要大力推动现有商业业态改造升级,支持培育社区商业新品牌,加快改变以小吃店、小卖店、建材店等为主的低端商业业态,推动社区由消费产品向消费文化升级。
第三,助推文旅品牌创建,提升书香社区文态。城市因景而汇聚八方来客、因文而让人细细品味,塑造全球旅游品牌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引领。社区作为城市文化的窗口,要当好天府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涵养人文内涵、彰显城市魅力、提升文旅价值的重要抓手。要以古院落、古建筑为重要载体,还原时代场景,传承历史记忆,打造独特的城乡社区“文化家园”品牌。要以高品质社区书店为依托,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与社区图书馆合作,打造15分钟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文化书香氛围浸润居民生活、丰富游客感受。要鼓励社区文化达人把自己的藏品、创作品展示出来,供市民分享,增厚城市文化底蕴,增强城市文化氛围。
第四,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提升绿色社区生态。打造美丽宜居的社区生态环境,既是满足居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更是整个城市文明气质最集中、最基本的展现,要保持休闲巴适、优雅时尚的城市特性,关键是维护好社区绿色生态。要积极开展“最美阳台、最美小区、最美院落”系列评选活动,增强居民群众爱护家园环境的责任意识。要鼓励开展绿色生态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社区零散用地,加强小游园、微绿地建设,推进屋顶、墙体、驳岸等立体绿化建设,推动“两拆一增”和背街小巷整治,构建全域多点分布的社区绿化空间,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环境优美的公共活动场所。
第五,推动城市精神融入,培育和谐社区心态。城市最美的风景是人,居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城市的最佳旅游名片。要以社区为阵地,着力打造体现城市特质的共同精神家园,引导广大市民自觉传承和践行天府文化,让天府文化在市民的生产生活中扎下根来、一言一行中流露出来。要开展“百佳社区”“十佳系列”评选活动,发现和宣传城乡社区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褒奖善行义举,引导村(居)民崇德向善,营造安全和谐的旅居环境。要持续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健全对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和补贴机制,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营造汇聚八方宾朋、喜迎四面来客的氛围。
第六,聚焦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城市服务便捷性。我们身处一个信息时代和智能社会,对智能社区、智能城市的向往是发展的主流,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让居民生活更便捷、让游客服务更高效。当前,我市的“天府市民云”APP已成功上线运营,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集成与游客体验密切相关的景点查询、购票、交通、餐饮、住宿、安全信息等服务项目,打造成都旅游服务“总端口”,让游客在使用中体验到成都的时尚便捷、感受到成都的热情周到。
准确把握社区发展治理助推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的工作要求
抓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助力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需要各级各部门勇担责任、同向发力、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级单位齐抓共管、各项工作相融互促的良好格局。
第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領作用。特色镇(街)要发挥“区域化”党组织及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探索特色街区、旅游园区综合党委设置和“街长制”管理,推进街坊里巷党组织创新设置,在商会、行业协会和商家联盟中建立党组织,消除空白点,实现全覆盖。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领导社区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引导社会组织、自组织参与旅游文化和各类专项服务,充分激发党员、志愿者、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和特色镇建设的积极性。
第二,提升社区供给高品质旅游服务的能力。旅游景区、特色镇的社区,要强化社区服务的开放和共享,做到既立足社区居民又面向广大游客,既兼顾公益事业又强调市场逻辑,让社区服务有效弥补市场服务的不足,提升对游客服务的可及性、可达性。要把游客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体、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起来,充分考虑居民和游客的双重需求,结合实际优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
第三,强化社区收集民意反馈信息的职责。在旅游发展和特色镇建设中,社区既要当好服务供给者,又要当好信息传递者,注重在服务中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倾听不同声音,了解游客评价,及时反馈信息、沟通情况、化解矛盾,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助推服务体系整体提升。
第四,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要把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七大攻坚”行动、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与世界旅游名城和特色镇建设各项工作充分统筹起来、协同落实下去,尽快确定、加快建设一批示范点位,争取早见成效,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