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现状

2018-09-06 15:48王璐
新丝路(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幼儿

王璐

摘 要: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作为幼儿重要的人生导师,其角色的价值是他人所无法取代的。而亲子阅读作为父亲与幼儿之间的一种特殊互动沟通方式和情感交流纽带,对幼儿性格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鉴于父亲角色的特殊价值和早期亲子阅读的重要性,本研究以兰州市S幼儿园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3-6岁幼儿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总体来讲,3-6岁幼儿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情况一般。具体来说,父亲对早期亲子阅读的认识和观念较好,但参与程度较低、阅读环境创设不佳、阅读指导策略缺乏科学性、对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开展程度不高。

关键词:幼儿;父亲参与;早期亲子阅读

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曾经说过,从生物角度讲,父亲是必不可少的,但从社会角度看,父亲却被描绘成养儿育女的局外人。[1]一直以来,父亲首先被看作是“养家糊口的人”,这一角色界定不仅影响着父亲对于自身角色的认识,也影响着他的角色担当情况。[2]他们理直气壮的以“男主外”的方式履行着父亲的职责,却将教育孩子的大任压到了母亲身上。然而,近期以父亲为主角的《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好爸爸坏爸爸》等一系列亲子教育类节目的出现,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父亲陪伴幼儿的时间不足、质量不高、缺乏沟通交流、教育方式不当等现象,从而出现父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缺失和失败等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大部分父亲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参与幼儿成长教育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也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失,孩子缺乏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已然成为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引起了我们对“父亲”在幼儿成长教育中的角色投入的缺失进行思考。

一、父亲参与早期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0到6岁是人的一生中大脑生长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阅读的最佳时期。对于儿童来说,年龄越小,可塑性越高,正值身心全面发展的学龄前幼儿更是如此,阅读是其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便捷窗口和重要方式。众多研究表明,早期阅读不仅是幼儿创造自我个体生命经验的活动过程,也影响着幼儿的精神成长和终身发展,是幼儿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跨越多种文化沟壑、参与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保障,也是幼儿终身健康发展的关键。[3]

心理学家西格曼博士提出:“睡前10分钟的亲子共读除可帮助入睡外,对幼儿的免疫系统、倾听的技巧及想像力的发展都有益”。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形式,为幼儿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认识自我的大门,而在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父亲作为幼儿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影响着幼儿智力的发展;父亲作为幼儿学习角色观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为的基本楷模,影响着幼儿的角色认知和形成;父亲作为幼儿个性品质塑造的重要源泉,更是以不同于母亲的独特的、开阔的、理性的、成熟的思维方式和完善的性格特征影响着幼儿的性格形成。因此,父亲参与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

二、3-6岁幼儿父亲在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现状

本研究以早期亲子阅读为研究情境,以兰州市S幼儿园为例,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3-6岁幼儿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现状进行了研究。

1.总体参与现状

本研究采用5点记分法对可进行描述性统计的3个维度项目结果进行了分析,中位数为3,平均得分值越高,说明父亲在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情况越好。由表1认识观念、指导策略、延伸教育的平均数可见,父亲对参与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认识观念较好,而在指导策略和延伸教育方面则表现一般。另外,从问卷结果统计来看,在阅读环境创设方面,90%的家庭有专门存放幼儿图书的地方,68%的父亲会和幼儿在固定位置进行亲子阅读。在参与程度方面,大多数亲子阅读活动都是由幼儿主动要求和发起的,且每周2-3次最多。

由此可见,总体来说,3-6岁幼儿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情况一般,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父亲对早期亲子阅读的认识和观念相对较好,但具体参与程度较低、阅读环境创设不佳、阅读指导策略缺乏科学性、对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开展程度不高。

2.各維度参与情况

(1)父亲的认识观念较好

本研究调查发现,在第一次陪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选择上,3岁以前的占80.26%,3-4岁的占17.17%,4-5岁的占1.72%,5岁以上的占0.86%。在“进行亲子阅读的目的”方面,60%以上的父亲认为亲子阅读可以更好的激发阅读兴趣,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促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帮助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满足幼儿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性格的发展,但仍有40%左右的父亲认为进行早期亲子阅读是为了扩大幼儿的识字量。

总体来讲,大部分父亲对早期亲子阅读的认识观念较好,比较明确早期亲子阅读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但仍有部分父亲对早期亲子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理解有所偏差,缺乏科学认识。

(2)父亲的参与程度较低

分析父亲在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程度结果发现:首先,在参与频率上,每周2-3次的占30.47%,每周一次或以下的占26.18%。其次,在持续时间上,每次持续10-20分钟占48.5%,20-30分钟占35.62%。再次,在已共读的书籍数量上,40本以上占29.18%,10-20本占20.6%。最后,在阅读活动的发起人上,幼儿作为阅读发起人所占的比例较高,家长作为发起人的比例明显较低。

由此可见,父亲在幼儿早期亲子阅读中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不仅每周参与频率和阅读持续时间较低,而且已共读书籍的数量也比较少,还有待加强。

3.早期亲子阅读的环境创设不佳

(1)精神环境创设

首先,在阅读时间上,59.23%的父亲晚上睡觉前进行,25.75%的父亲在不固定的时间段,仅有6.44%的父亲在双休日进行。其次,在阅读姿势上,42%左右的父亲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时有一定的身体接触,或搂着或抱着幼儿;18%左右的父亲与幼儿一起躺在床上进行亲子阅读,然而还有40%左右的父亲与幼儿没有任何身体接触。

另外,在亲子阅读氛围上,当谈的“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以来,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几位父亲提到:“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感动,孩子也对阅读更有兴趣了”(E爸爸);“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天赋可以在亲子阅读中被发现、被引导、被发扬,在亲子阅读中,我也可以看到了孩子更多的品质,感受到了孩子对我的依恋和信任”(H爸爸);“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跟我的感情越来越好了,阅读时的氛围也比以前更活泼、更有趣了”(D爸爸)。当在访谈中提到的“进行亲子阅读时,当孩子反复提问、追问时,您会怎么做?”时,几位父亲都谈的会很耐心的解释或回答幼儿的提问,也会引导幼儿自己从书中寻找答案,或者适当的停下来解答,或者提醒幼儿记住自己的疑问,阅读结束后发问等。

可见,虽然父亲一旦参与亲子阅读活动,都会比较耐心的陪伴和指导,但对双休日这种充裕且集中的时间段利用率和重视度比较低,对亲子阅读空间的选择上比较随意,阅读时间大多都是晚上,且父亲在亲子阅读中与幼儿的肢体接触相对比较少,这不利于亲子情感的交流和亲子阅读的有效沟通。

(2)物质环境创设

首先,从幼儿读物的存放地点来看,91.42%的家庭中有专门存放幼儿读物的地方,仅有8.58%的家庭中没有专门的存放地方。其次,从属于幼儿的书籍数量来看,30-50本的占31.33%,70本以上的占26.61%,10本以下的占0.86%。最后,从父亲选择进行亲子阅读的空间地点来看,45.06%的父亲选择在床上进行,这与前面分析的精神环境创设中的亲子阅读时间创设方面,59.23%的父亲选择在晚上睡觉前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最大比例是相对应的。然而还有32.19%的父亲在亲子阅读时没有固定的位置。

总体来说,父亲对早期亲子阅读环境的整体创设情况不佳,对亲子阅读物质环境的重视和创设程度远远高于精神环境,且在阅读空间的选择上比较随意。

4.父亲的指导策略缺乏科学性

(1)材料选择

调查显示,父亲在为幼儿挑选图书时,公认的经典幼儿读物、教师推荐的书籍和幼儿喜欢的书籍的选择频率较高,“根据自己的喜好且有教育意义的书”这一选择居于第二。另外,当在访谈中提到“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阅读内容的选择权主要在于谁?”时,父亲的回答基本上都是由幼儿来选择。此外,问卷中“进行亲子阅读时经常选择的图书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父亲首选的亲子阅读图书类型是图画书(绘本),其次是童话、寓言故事,最后是识字卡、卡片。

可见,大多数的父亲在选择亲子阅读材料时会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科学性、专业性的建议,但还有很多父亲比较自我,且片面地把亲子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把亲子阅读读物当成认字工具书。

(2)阅读方式

可见,看图法是父亲在参与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时采用最多的阅读方式,这说明,大多父亲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幼儿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来选择阅读方式。

(3)指导方法

由表3可知,父亲非常认可“阅读时会及时向幼儿解释不理解的概念”;基本认可“阅读时及时提问互动,边看故事边交流”和“引导孩子观察图画、看图理解故事”;但对于“鼓励孩子尝试创编,与幼儿一起扮演故事角色”这一方式仅表现出中立态度。可见,父亲比较认可、同时也会注意在早期亲子阅读中使用自己已知和常用的指导方法来引导幼儿积极阅读,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对图书内容的理解,也能最大程度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参与兴趣。

(4)策略来源

在父亲指导幼儿进行亲子阅读时的互动引导等策略方法方面,调查数据显示,来源最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摸索得来;其次是尊重幼儿自己的要求而采取相应的方式;第三是来自于幼儿园教师的传授,第四是来自于幼儿园或社会举办的相关阅读指导活动,第五来自于其他家长同事交流,第六来自于电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或其他方式。另外,在访谈中,父亲们还提到了个人成长经历、生活阅历、亲子阅读实践中学习到的经验、根据幼儿的性格摸索的得来的经验等其他策略来源。可见,父亲的亲子阅读指导策略比较缺乏,且已有策略大多来自于自我摸索和经验积累,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

总体来说,父亲对幼儿早期阅读的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学习以及外界的有力支持和科学性的指导,造成在实践中收效甚微,这也是父亲参与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活动的最大困惑。

5.亲子阅读相关延伸教育的开展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父亲比较多的会在亲子阅读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如爱护书籍、正确翻阅)或者利用阅读材料中的事物或人物来教育幼儿,但对于“把书当作礼物送给孩子”和“引导或鼓励孩子把书籍拿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阅读”等方面的延伸教育行为和理念还比较欠缺。可见,父亲对幼儿早期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开展程度不佳,部分父亲会开展相关的延伸教育,但对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和保持幼儿终身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挖掘和开展不够深入。还有一部分父亲直接忽略了对幼儿进行亲子阅读的相关延伸教育。

注释:

[1]罗斯·派克.父亲的角色[M].沈阳.江海出版社.2002

[2]李萌.幼儿父亲角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3]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尹国强.父亲参与亲子共读的策略初探[J].長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尹国强.父亲参与幼儿早期阅读的个案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010

[3]吕雅鳞.大连市幼儿母亲参与亲子阅读现状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4]望欢.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5]王静.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调查与建议[J].早期教育.2015.6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