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特征的分析

2018-09-06 09:23彭金根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状态运动员心理

摘 要:短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况是决定比赛能否取胜的关键原因之一,由于运动员之间技术水平差异越来越小,他们之间的竞争力就越来越大,赛前心理机制的训练成为必然要求。短跑是以最短时间通过一定距离的极限运动,根据短跑项目的特点,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以集美大学为例,对集美大学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实践证明,上赛道前表现出过度紧张的状态运动员占大多数,而这些运动员往往成绩不理想。部分运动员处于战队准备状态,这是最佳的战斗状态,从而可以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所以,良好的心理机制有助于短跑运动员在高度紧张的比赛氛围中及时调整自我状态,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的水平。本文通过对赛前短跑运动员心理机制的调查,并且分析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有利于赛前心理素质提高的改善方法,进而为运动员取得优秀的比赛成绩提供帮助。

关键词:短跑;赛前;运动员心理

一、 引言

在田径比赛中,短跑项目是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竞争最激烈的项目,所以短跑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性有时候仅仅是千分之一的差距就决定冠、亚军或决赛权,所以只有那么一瞬间的成绩差异。对此,运动员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身体条件、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一位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把短跑描述成:“运动成绩是最没有保障的竞赛。”而对于大学生短跑运动员来说,运动员心理状态种类繁多,特别上了大学以后训练程度远不及高中时候训练程度,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自身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因此在短跑比赛中,经常出现一些运动选手因赛前心理状态调整不好导致比赛失利的情况。运动紧张焦虑是赛前心理状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不能达到目的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信心受挫,或者失败和内疚感增加,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和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对此,我们展开调查运动员们赛前心理实际状况,分析运动员们产生的各种赛前心理状况并找出产生各种心理状况的原因。对运动员们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一些研究,为运动员们总结出有利于调整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不仅在身体上提供帮助更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发挥正常的技术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短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集美大学图书馆等,输入与论文相关的关键词查找权威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内容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

发放问卷调查50份,回收47份,问卷调查回收率94%,有效问卷调查44份,有效率为88%。

3. 数据统计法

对问卷和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论文研究的科学性提供实践依据。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短跑运动员在赛前心理状态的分析

1. 比赛意义的重要性

大部分的短跑运动员参加平常的比赛时,可以正常的把握自己的心理状态,较少会出现过度紧张导致比赛失常的情况。往往当运动员参加大规模的较为有意义的比赛时,越为重视的比赛,越容易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思想负担重、压力大,产生左右为难情绪。而消极的紧张情绪正是影响比赛的大敌。

2. 比赛的环境

在平常的训练中,都是在校内,一遍一遍地重复奔跑,熟悉的跑道和队友。校内的比赛人员不多,观看的群众也比较少,氛围不高,在这样的环境下,短跑运动员们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小,精力容易集中。而当参加省市的比赛时,比赛环境的陌生感,观众的热烈感,各种加油呐喊声,广播播报声,部分运动员参赛次数少,对新的比赛环境难以适应,被外界所干扰,难以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比赛水平。

3. 对手的实力

在参加比赛的对手中,对于水平相差甚远的对手,短跑运动员们一般都不会紧张,可以比较轻松地参加比赛。当遇到与自己水平相当或者高于自己水平的对手时,对于他们近期训练水平不了解,怕输掉比赛,对自己信心不足,则会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往往会影响自己水平的发挥。部分参赛的运动员盲目自信,表现出一副稳操胜券的感觉,过于乐观地看待比赛,忽略自己在技术、体力、战术上的准备,没有正面地看待问题。在比赛中遇到问题往往会措手不及、难以补救。

4. 比赛时的客观条件

比赛环境是每个田径运动员都应该考虑到的因素,因为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场地、天气、时间等。其次还有赛次日程、编排、要求等因素。有时候客观条件不满自己的理想状态时,自身的压力就会放大,导致情绪过度紧张,在比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输给了心理状态较好的对手。

(二) 研究结果

1. 赛前心理状况

赛前心理状况心理机制分为:过度紧张状态、战斗准备状态、淡漠状态、盲目自信状态。通过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情况统计得出,过度紧张状态25人,占总人数比例50.9%,战斗准备状态13人,占总人数比例29.6%,淡漠状态2人,占总人数比例4.5%,盲目自信状态4人,占总人数比例9%。

由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可得知,56.9%人的心理机制表现出过度紧张状态,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紧张状态,其一是突然发生重大事故或者情况,需要马上调动自己的全身心去对付,称为应急状态;其二是未超越我們日常生活与训练范围的紧张,是有所准备的,这种紧张是大脑和身体有规律的活动,是正常的兴奋。可是过度紧张焦虑的人常常将第二种紧张升级为应急状态,人为制造“紧张空气”。其实赛前适度的紧张可以促进兴奋度的提高,加强注意力,提高效率,对比赛有好处,但是过度的紧张则有害了。恐惧、退缩的心理是学生运动员常见的心理表现,他们通常在赛前找借口拒绝参加比赛,比如说肚子疼、腿疼推卸责任。上一届集美大学运动会中,一位100米的短跑运动员在最后决赛中不惜以身体不适为由而退出比赛,在大赛来临前临阵退缩了。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队伍的士气,伤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2. 战斗准备状态

众所周知作为最佳的赛前心理机制是战斗准备状态,赛前运动员调整个人心理并处于理想状态后,大脑的皮质兴奋程度和抑制能力也处在最佳状态。包括感知器官的灵敏程度增强,观察力以及注意力皆处于高度集中,且思维清晰,视野范围也尽可能最大化,以致对某一指令做出准确快速的动作,使得运动员在赛场的紧张且又热烈的气氛下,发挥出极限的体力和意志力,最终获得超越平常训练水平的比赛成绩。这种对接下来比赛的输赢与否是至关重要的。处于这样状态的运动员对自己的能力以及对比赛能否取得优秀的成绩充满信心,对参加比赛的意义有明确的心理定位。主要表现在自己稳定的心理状态,思维敏捷,自知能力较强,这类人占29.6%,还没达到调查的三分之一。证明在比赛中大部分的人都没达到理想的比赛状态。

3. 缺乏上进心,破罐子破摔的淡漠状态

这种心理机制通常是运动成绩较弱的学生容易产生的,迫于教练的压力,不得不参加比赛,暂时的落后击垮了他的自信心,反应迟钝,动作缓慢,四肢无力认为追赶无望,缺乏上进心,遂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消极对待比赛。也有可能由于长期的伤痛或者过度疲劳,产生的自暴自弃的心理。这种心理机制的人比例较少,占调查人数的4.5%。

4. 盲目自信状态

9%的人在比赛时,由于对对手的不了解抑或是对自己实力的盲目自信,从而忽视影响比赛的因素,未能重视即将面临的比赛困难。盲目的自信往往由于对对手的轻视,对自我的过度放松,毫无紧张感转变成自负,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出现失误,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造成运动成绩的下降。

四、 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提高改善方法

(一) 追逐跑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主要培养运动员在起跑不利的情况下,克服内心的紧张情绪,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在途中跑过程中反超对手,顺利完成比赛的能力。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安排在赛前的速度与强度课中。让一名水平稍差的运动员在其之前跑出让其追逐,在追逐中超越领跑者。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从心理解决运动员落后时的心理紧张情绪,反败为胜,并让运动员体会成功超越的自豪感,给比赛积累一定的经验。这样教练可以帮助运动员们树立必胜的信心、不轻言放弃、百折不挠的精神,使运动员们正确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潜力,从而可以随时应变赛中的比赛情况。

(二)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比口头提醒更为有效。比如在多人蹲踞式起跑平时训练时,很多运动员很少听枪,这样会有一些心理素质不够好或者经验不够的运动员就容易产生紧张情绪,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比赛的正常发挥。因此模拟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在平时训练中增加听枪的起跑训练,让运动员习惯与其他人一起练习听枪起跑,这样的训练还可以增加几次抢跑,来让运动员充分适应,可以对起跑过程发生的突击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减少失误概率。

(三) 树立信心的训练

在比赛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运动员在赛前练习中就确定以什么样的运动成绩来当目标激励自己。通常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运动员心里的自信心的方法是可以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功,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具体的办法由教练员根据不同运动员制定,给运动员定一个他能达到的目标激励他,以百米赛跑为例,目标可以定为10.8秒,如果运动员在10.6秒就跑完全程的话,将会大大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但是如果把目标定为10.5秒,那么可能会大大打击运动员的积极性,使他背上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在以后比赛中可能就会成为运动员的一个心理门槛,使得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因此教练员对运动员制定的目标是很重要的,这个目标要让运动员在训练中能树立一个必胜的信心。

(四) 适应训练

平时训练过程中,大部分是运动员集体做准备运动,根据不同运动员的性格,有些运动员可能通过和其他人交流进行准备运动比较适合,有些运动员可能觉得全队通过发言更能减轻自己的焦虑感。但是比赛期间各个项目和比赛的时间都是不太一样的,也会导致运动员准备时间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教练员单独安排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自己做准备运动来让运动员提前适应这个过程。更好的一个方法是在知道比赛时间后,教练员就可以把平时的赛前训练时间安排在和比赛相同的时间,使得运动员能更好地适应独自训练,心理也会减少很多焦虑感。

(五) 心理诱导法

在比赛前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像听听音乐、看看新闻、刷刷朋友圈等。听音乐是较为有效果一种方法,可以选择音乐风格,调整音量,找到适合自己放松发最佳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转移注意力缓解运动员们的紧张心理,保持自信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五、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在短跑比赛中,通过调查结果以及产生各种心理机制的原因分析,可以知道运动员过度紧张的心理机制占一半以上的人数,而这样的心理机制不利于比赛时的正常发挥。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战斗准备机制,是最理想的赛前状态,可以使比赛成绩达到或者超过训练时的水平。二十分之一的人会产生淡漠的心理机制,这类人往往缺乏自信心,自暴自弃,人数相对较少。还有十分之一的人盲目自信,轻视对手,在比赛中容易失误。而产生这些心理机制的原因有比赛意义的重要性、比赛环境、对手的实力、比赛时的天气、场地等。所以,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想要运动员们发挥出完美的水平,在运动场上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运动员们在赛前受各方面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紧张的焦虑情绪,但要通过各方面積极的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保证自己在比赛中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从而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 建议

针对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我们总结了几点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追逐跑训练、模拟训练、树立信心的训练、适应训练、心理诱导法等简单而实用的调节方法,从心理诱导以及生理诱导调整整个人身心素质,心理训练是一个内在的复杂的训练过程,只要我们选择适合的方法,运动员们就可以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甚至可以超常发挥。

作者简介:

彭金根,湖北省武汉市,武汉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状态运动员心理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智珠二则
心理小测试
运动员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思维擂台赛
Sports Day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