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模式的发展,信息化水平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计算机应用的教学,并不断的探究其良性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基于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分析,将从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运用方案入手,希望通过对计算机教育模式的探究,助力高校的教育模式创新发展。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 前言
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并且其在各个专业的领域都被广泛地应用,对学生后续的生活以及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开探究,并就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细致分析。
二、 “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概述
针对当前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在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结合的前提下,将目标教育的方法應用于“一体化教育”的模式中,以此形成可实践的教学方式。在进行一体化教学中,目标教学的方法是将以教师为主导,并学生为目标的主体,以教学目标为教学的主线。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学的目标为主导,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的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并可有效地激励学生朝向教学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在此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地结合,并且注重知识自身的实用性,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一定的期待心理。在此过程中,提倡教师与学生应建立高效的互动,才会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的实现。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的目标教学通常存在如下几个阶段:制定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检测教学目标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等。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以“教学为本,专业为用”为核心,探究更贴近专业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一体化教学的理念,形式适合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 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运用方案
(一) 模拟教学情境,建立一体化的计算机专业教室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若没有专业化的教室地点以及基础设施,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将成为纸上谈兵,同时上述两者也是一体化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在进行计算机教室安排的过程中应当存在两部分:机房与多媒体教室,以此可以确保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具有在多媒体教室的感受,增强学生的体验度,并结合理论实践同步在机房中进行。由于计算机应用的课程中存在较多的操作软件,若两者进行分离授课,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理论学习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实践。具体体现如下两种性能:
1. 同步性
在教师进行授课时,机房中的安装幕布与投影实现多媒体的功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机房具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在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在机房中操作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可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直观的展示,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步性,以此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较为容易。在降低学生学习的困难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2. 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方式教学同时也可通过相关的软件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操控,此种方式的教学,教师可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对学生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对学生获取教学知识有加深的作用。通过以上两种性能的体现,将实现教师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增强学生的体验度,并在一定程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产生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 编写一体化的教材,设置一体化课程
教材是教学的最直接获取资源的方式,教材自身具有一体化的性质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编写中,应针对当前的计算机应用的职业市场作为参照的标准,以此实现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在教材编写中计算机应用的理论应简明,在技术执行的部分应当具体,使得学生与教师使用的过程中较为清晰。更重要的是,教材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应具有生动性,要与相关的案例结合进行展示,以此种形式的展现是防止教材内容类似于说明书一样,避免学生感受到教材内容的枯燥性。针对教学形式的一体化以及教材一体化的实施,相关专业院校应对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构建一体化的教学课程。以此增加教学的实用性,便于学生更好地获取专业知识以及技能。
四、 结论
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普及,高校已逐渐地重视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一体化教学在计算机应用中的运用探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建立一体化的教学地点,从而创建模拟教学情境,并编写一体化的教材,设置一体化的教学课程,进而实现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留香.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02):126-128.
[2]刘静.浅谈“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信息系统工程,2015,16(09):140.
[3]韩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20):245-247.
作者简介:
王海霞,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