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刚
水雷,顾名思义,就是布设在水中的雷,是能在水中爆炸的武器,很早就应用于海战。后来,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检验,因价格低廉、威力巨大,水雷为各国海军所推崇,被研制出形式多样、功能不同的型号,至今广泛应用于各国海军。
第一枚水雷出现在中国
1549年,日本倭寇对大明王朝袭扰日益严重,经常到我沿海地区抢劫商船,上岸骚扰百姓。为了阻止倭寇登岸,老百姓便在海边设置一些木障,扔一些木桶或是其他能漂在水中的物品,给倭寇登陆上岸制造麻烦。后来,军民又在沙滩上埋设火药炮来炸倭寇,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由于人们埋的火药炮过多,许多、没有引爆,也忘记了埋的位置,于是出现了误伤的情况,很多官兵便被安排在沙滩上清除火药炮。
一次,一名叫伍仕富的士兵在沙滩清除火药炮时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火药炮放置在水中,倭寇来了,船撞到火药炮就会引爆,那不是成了“水雷”吗?他立即把想法报告给上级官员。官员听说后,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马上开始组织人员研制。不久后,明朝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水雷”。这枚水雷很简单:把火药装入一个木箱里,然后用油灰把木箱密封起来;由于木箱有浮力,木箱下面又吊了一块大石头,让木箱沉入水面下一米,再拉一条引线到岸上。
初次实验开始了:水雷竟然炸出了几米高的水花!士兵们顿时沸腾了。由于水雷引信在岸上,有人控制不会丢失,后来便开始批量制造水雷。
1549年8月,明朝海军第一次将水雷布设在海岸,结果,倭寇4艘舰船来侵犯,愣是被水雷炸沉了3艘,另一艘也被炸伤,仓惶逃命。
“啤酒桶”水雷炸毁军舰
尽管中国最先发明了水雷,但由于那个时代科技进步,较慢,封建社会也限制了人们的发展思路,水雷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这项技术很快被国外学会,并逐步改一进,水雷才开始真正发挥战场上的威力。
1776年,美国发明家大卫·布什内尔利用烈性炸药、雷管等多种新技术,仿照明朝“水雷”技术,设计出西方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水雷,命名为“鱼雷”。
1778年秋天,停靠在美国费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国军舰像往常一样,对舰炮进行例行维修。突然,海面刮起了大风,英国水兵赶紧回到舰室里躲风。
这时,有哨兵发现前方陆续漂来一些啤酒桶。英军长官用望远镜一看,认为是海上运输啤酒桶的商船因大风翻船了,便高兴地下令,等啤酒桶漂过来了捞上来喝个痛快。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啤酒桶正是大卫·布什内尔设计的水雷,他仿照明朝水雷,把木箱换成了啤酒桶,然后装上了烈性炸药,并改变了触发方式,只要碰上船体就会爆炸。结果可想而知,当这些啤酒桶靠近英国军舰后,瞬间爆发巨大威力,停在港口里的英国军舰全被炸沉——这就是被后人广为赞颂的“小桶战争”。
二战中水雷的发展
到了二战时期,军事工业科技发展迅速,水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水雷,比如磁性水雷、音响水雷、水压水雷等新式水雷相继被研发出来,并广泛投入实战。据统计,光是二战期间各国军队投入的水雷就有80多万枚,炸沉各类舰船3700多艘。
1942年,在欧洲波的尼亚湾,德国海军为了切断英国海上补给线,他们每周都要出动布雷艇在海湾周边布雷,英国许多军舰和民用商船因此被炸沉。英军迅速开展自救,德军布一次雷,他们便掃一次雷,双方形成了拉据战。后来,英国摸清了德军的布雷规律,他们每周一、三、五来布雷,英军的扫雷艇就每周二、四、六来扫雷。
有一天,英国海军接到通知,近几天无补给船通过,不必扫雷,于是便没有出动扫雷艇,士兵放假一天。结果,第二天德国海军布雷艇撞上自己布下的水雷沉没了,英国海军派出救生艇救上来一部分德国海军人员,没想到德军长官破口大骂:“你们英军太不负责了!你们这样稀里糊涂扫雷,怎么对你们的舰船负责?这在我们海军里是决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