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
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东方医学之一——针灸——有着非常广泛的适应性。它依托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凝聚了无数代人的实践、观察和知识积累,映射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国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今天,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认可针灸为医疗方法,它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11月16日,针灸被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扬名于全世界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
据说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提出要求参观针刺麻醉手术。以此为契机,“针灸热”一时风靡整个欧美。到1973年,《中国科学》发表了主题为针灸镇痛的论文,更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针刺麻醉开始探讨。也是从1973年开始,针刺麻醉成为接待外国客人的常规节目。
在20世纪70年代,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仅仅是刺进穴位的一枚小小银针,竟然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起到麻醉病人神經的作用,依靠一枚银针止痛,不仅让外国客人感到格外不可思议,也为当时的中国增添了一缕东方的神秘色彩。
“针灸”在今天经常作为一个词使用。可是,古人为什么把“针”和“灸”放到一起呢?
原来,古代中国人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整体,天地万物的变化,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轮转。阴阳流转带来大自然四季变化,人既然生活在大自然中,就不能违背天地之道(规律),而应当顺应天地之道的变化,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针与灸的发明思路,最初就是把身体想象为一个阴阳之气自相调和的存在体。当身体里阳气过盛,超出了身体应该负担的,不妨扎一个空穴泻掉一些;当身体里阴气过盛,不妨以艾火之阳气补充一些。
在后来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又慢慢发现了经络的存在。《黄帝内经》中讲到十二脉分别配属于十二脏腑,确立了经典的十二经脉系统,而且把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连接在一起。这些经脉如《灵枢·经水》所描述的那样“内外相贯,如环无端”。针和灸与经络联系到一起,针灸的医治方法由此迅速发展
起来。
针灸由“针”和“灸”两部分构成。
《黄帝内经》的《太素》中有《九针所象篇》,《灵枢》中有《九针十二原》。九针指镵(chán)针、圆针、鍉(chí)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九种古代的针具。九种针具在典籍中的出现,意味着针灸治疗方法已经开始体系化。
九种针具中,镵针头大末锐,用于浅刺皮肤出血;圆针针头卵圆,用以按摩体表,治头身热症;鍉针针体粗大,针尖钝圆而微尖,如黍粟,用于按摩经脉、按压穴点,不入皮肤而有导气和血、扶正祛邪功效;锋针体呈圆柱形,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用于治疗热病、痈肿及经络痼痹等疾患;铍针主治痈疽脓疡,可以切开排脓放血;圆利针针体细小而尖微大,适于刺痈肿痹症;毫针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用于治疗经络所致痛痹;长针又名环跳针,针身长,针尖锋利,针身细薄,主治邪气深着、日久不愈的痹症;大针又名火针,于火上烧红后刺病,多用于关节水肿。
灸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庄子》中写孔子见盗跖后茫然自失,称自己是没病而“自灸”者,《孟子》里也谈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以艾灸病已经是为大家共知的知识。一直到今天,针灸使用的灸条,大多数依旧是用艾草粉末搓成的。
艾草一名冰台。古人削圆冰而向日,再使用艾承其影,最后艾草就会燃烧起来。我们今天知道这是利用凸透镜聚焦的原理得到火,但在古代这被理解为“阳生于阴,火生于水”。这一著名的实验,证明了艾草是“能得水中之真阳者”的神草。因此,端午节不论南北,都有很多人家在门上挂艾草。
子午流注的观念,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针灸治疗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特征。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观念认为,人体气血与一天十二时辰昼夜阴阳变化相关联,也存在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也有对应的时间节奏和时相特性。在两千多年前就如此将个体生命与周边时空与环境变化共同放到诊治视野,可以说是非常卓越并且富有特色的。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针灸所依托的经络学说已经发展出了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组成的经络理论,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许多特定的联系规律,针灸治疗方法也慢慢形成了体系化的知识,并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发展出电疗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