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经》林洁如
目前拥有属于自己的中小学生教育培训基地的王海云,是一位标准的九零后。他也许并没有一个传统教师来的“书生意气”,也没有一个生意人来的“豪里豪气”。黝黑的皮肤,再加上常常外挂的一嘴白牙,俨然一副“老实巴交”的本分人模样。殊不知,这样的“老实巴交”的本分人,却总有些不安分的想法。
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他,不同于多数还在迷茫期的九零后,王海云貌似一直都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早在学生时期,比起迷茫,他更愿意把时间用在考虑明天怎么靠自己生存的问题上。
同样是坐在课堂上等待考试的学生,王海云却动起了“歪”脑筋。他利用课余时间用零花钱进一批专门用于考试的文具套装,卖给就要考试的大批考生,赚取差价。小小的甜头,满足了他小小的成就感。也就是因为这一次尝到甜头,让他“欲罢不能”。初中至大学,利用课余时间,王海云卖过文具,摆过地摊,发过传单,当过家教,做过各种各样的兼职,当别人还在用时间迷茫时,他用这些时间靠自己养活了自己。
在被问及同样是学生,这些时间为什么不趁着年轻挥霍一把时,他和《新产经》这样说道,时间有多少?我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当我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开始,就要把它学到极致,做到完美。可能是与我自身的性格特点有关,我性格开朗,从小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些循规蹈矩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其次就是不服输的决心和毅力,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每个工作都非常不容易,不管是做什么工作,都会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还会获得一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何乐而不为?当然在后来创业过程中,也给了我无限的灵感。最后就是要有靠自己出人头地的梦想,我们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人在世上,短短的几十年,我想要好好地生活着而不是活着。我希望我可以为我自己的小家庭做点儿什么,为这个社会做点儿什么,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变得有点不一样。我一直在养精蓄锐,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就是那个时刻准备着的人。
而那句“靠自己出人头地”变成了王海云一直以来的创业动力。
早期在父母身边,还只是尝尝“小甜头”的阶段,大学时期,靠着那份执着,他兼职做起了家教,据他回忆,在课外时间,常常晚归,因为小孩儿放学回家后他才可以开始他的工作。每个小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除了教课本知识以外,他还和孩子们聊天儿谈心,孩子们有心理问题时,他就及时地疏导。家长们也经常从他这里得到孩子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动态,有什么问题他也及时地和家长反馈沟通。
做家教一年多后,这让已经上了大学的王海云突然意识到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个人的学历和能力需求越来越高,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上拥有更多竞争力,每个家庭对孩子教育上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这直接促使了教育培训机构拥有了广大的市场和投资的前景。他对《新产经》表示,孩子就是未来,看准了中小学教育培训未来前景的广阔,就将全部的责任心全部投入到其中,那个时候,他就想要开一所专门为中小学生服务的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后来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再加上自己那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在大三期间的他便着手准备。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在前进路上,困难,机遇和挑战都是比肩同行的。在创业初期,想要完全了解到家长的诉求和孩子们的需求,他游走于各个中小学校做问卷调查,记录并拨打每个家长的联系方式,询问家长们的担心疑虑。也经常出入各个学校和孩子们交流,问孩子们自己的想法。每天早出晚归,将问卷中的问题认真研究汇总。发现最多的就是家长们表示“干着急,帮不到孩子”,还有孩子们吐槽“书本知识太枯燥”。
首先为了解决家长的担忧,王海云第一想到的就是挑选老师,他深知,一个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除了需要高学历和过硬的经验之外,最重要的是高尚师德。在考核每个老师的过程中,王海云坚持做到自己参与到课堂当中,观察老师课堂上的细节表现。
王海云表示,“细心、耐心、爱心”是我决定留下这个老师的根本因素,也是家长们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决定因素。
其次考虑到孩子们反映的“书本知识太枯燥”,深入了解后王海云得知,现在中小学传统课堂上统一时间的大批量知识灌输,使得一部分学生有些跟不上节奏,脱节后的这些学生便对书本知识提不起兴趣,没有兴趣做动力,学生的成绩自然下降不少。而如今,成绩作为步入社会的敲门砖,中小学作为一个培养学习兴趣习惯的关键阶段,王海云在小班授课的基础上,推出了“一对一”辅导班,通过“一对一”辅导,让老师更专注于“独个培养”,真正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并制定专属的学习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学生拔高学习成绩。而“一对一”辅导也得到了家长们赞同,家长表示:“孩子变得爱学习了,不懂的问题也敢提问了,成绩明显提升了。”
而对于成绩,王海云则本着“鼓励才是上进之道”的原则,制定了相关的方案,针对学校的大小考试,只要成绩有进步,就有奖励。小到橡皮书包,大到减免学费,这些看来实实在在的奖励,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也有了不小的推动力。他笑称,得让这些“小人精”,也知道努力就有收获的道理。
就这样本着“勤奋耕耘育桃李,严谨授教调春华”的办学理念,王海云创办的博雅教育培训基地开了起来。办学期间,他积极和家长沟通,及时反映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他发现家长普遍表示沟通有代沟,也不了解现在孩子的想法,针对这一情况,他开始细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他发现孩子们还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定的敬畏感,“畏”甚至多过了“敬”。他开始集合老师们讨论这个问题,让老师们多多参与到孩子们的课后游戏中,课余时间要多和学生坐下来,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学生谈谈心。而自己也在课余时间组织孩子们出游,以一个大哥哥的身份,保护着这群宝贝们。
王海云创办中小学生教育培训机构,凭着一流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辅导系统,独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教学态度,做家长放心,学生安心的培训机构,借着良好的口碑口口相传,在短短三年时间里,他的培训基地就已经在当地开设了分店。他的教育培训基地可以自信地与其他培训班比师资,比教学,比环境,比创新,比成绩。
初为创业者,王海云坚持做到精益求精,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熬夜想方案已是常态;初为老板,他努力做到机构大大小小事情,都亲力亲为;初为教育者,他用心对待每位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王海云回忆道,一次放学后,王海云发现小学部的李智(化名)还没有家长来接,已是中午时分,他简单地下了碗面给李智吃,陪着他等家长来接。家长急匆匆赶来,连声说着感谢,事后了解到孩子家长从事服务行业,中午正值午餐高峰期,家长很难抽身出来接孩子。太多这样的情况发生,王海云仔细想了想,就开设了“小饭桌”,这样既分担了家长的负担,又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们。
王海云坦言,最担心的还是这些孩子们,他表示,因为现在网络比较发达,孩子们接受新鲜事物又快,渠道又多,一些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东西也在网络上蔓延,除了注重孩子们知识兴趣的培养以外,心理健康也要重视起来。他也提出,要寻找适应每个学生特点的教育,在教育基本普及的情况下,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育,这必然要求机构有向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只有更加具备这点才能够满足人们对更好教育的需求。毕竟未来的世界总归是下一代的。他依旧不忘初心,希望这个世界因为自己有那么点不一样。
王海云话不多,在对《新产经》叙述的整个过程中,很少听到王海云提到那些具体的困难或者是不如意,在被要求说道有什么具体过不去的坎儿时,王海云笑道:“过去,过不去的,不都已经过去了吗?再深究,我早都忘得差不多了。” 这句话不由得让《新产经》与其那抹微笑联系起来,那抹微笑的含义太多,不仅仅是骨子里流露出的不服输,也许还有多年经验磨砺出的自信吧。
相信未来,他仍然会带着那份微笑,在教育这个行业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