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及发展路径探讨
——以《湖北林业科技》为例

2018-09-06 08:38郑京津袁传武蔡三山张家来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湖北省

■郑京津 袁传武 蔡三山 张家来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森林大道枫林路39号 430075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林业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愈来愈重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2018年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切实提高林业工作的政治站位,为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3]林业科技期刊作为林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媒介,是林业科学技术交流、发布、记载的重要平台,近10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期刊[4]。截至2016年,SCI扩展版(SCI Expanded,SCIE)收录的世界各国林业科技期刊为64种[5]。2013年9月,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被SCIE收录;2018年1月,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英文期刊ForestEcosystems被SCIE收录。目前,我国有69种林业科技期刊,与林业相关的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学等期刊共222种[6]。全国林业科技期刊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学会、国家级林业科研单位主办的期刊(例如《林业科学》等);第二类为林业及农林类高等院校主办的学报(例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第三类为省级林学会或科研院所主办的林业科技期刊(例如《广西林业科学》等)。

目前,湖北省林业厅主管《湖北林业科技》《绿色科技》《花木盆景》3种公开发行期刊。其中,《湖北林业科技》由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后两种期刊由花木盆景杂志社主办。《湖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2年10月,为湖北省历史最为久远的科技期刊之一,1988年国内公开发行,199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经申报,2015年该期刊主办单位划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7],期刊编辑部继续维持原有办刊模式。

林业科技期刊虽为林业部门主管,但作为科技期刊出版的组成部分,也不能脱离于出版业的改革[8]。而期刊主办单位的主要业务并非出版,没有过多精力考虑期刊的长远发展或拓展新业务,因此该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和其他林业科技期刊类似的问题。本文以《湖北林业科技》为例,针对目前林业科技期刊办刊中面临的出版体制改革、稿源不足、稿件缺乏严格把关、办刊动力不足、自身推广不力、刊发文章内容混杂、低水平运行难有突破[9]等质量问题以及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提出编营分离模式,契合定位、做强主业,以及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办刊中的作用等办刊策略,以期为林业科技期刊提供好的办刊思路和办法,促进中文期刊打破发展瓶颈,做大做强。

1 湖北省林业期刊办刊现状

1.1 体制改革

现有的非时政类出版单位大多不具备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且数量过多、规模过小、布局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弱[9]。作为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可行性选择之一,编营分离模式早在19世纪就被很多西方国家采纳,但我国却始于20世纪80年代[8]。2003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 同年,原新闻出版总署首次提出“管办分离”,明确“编辑”和“经营”分开[10];2005年,原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期刊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即编营分离[10]; 2011年7月,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确立;2012年7月30日,《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11]。2012年6月,根据《湖北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精神,湖北省林业厅研究制定了《湖北林业科技》《花木盆景》《绿色科技》重组并转企改制的报告及实施方案,并正式成立花木盆景传媒有限公司。

从文化体制改革到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再到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初步实现了科技期刊资源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多个品牌刊群,创新了科技期刊经营模式,实现了学术与出版分离、编辑与经营分开的有益探索;集约化的印刷、发行、广告宣传等经营活动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扩大期刊影响力;出版集团形成了规模效益,一些出版单位实现了从事业到企业的转变;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迅猛[9]。近年来,花木盆景杂志社也面临新一轮归并的形势。

1.2 办刊质量问题

高水平稿源是保障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基础[12]。科技成果产出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期刊内容[13]。结合国家对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和湖北省林情,《湖北林业科技》真正成为湖北省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宣传平台和服务林农的窗口,意义深远。但从表1近3年的载文情况来看,目前该刊质量存在如下问题。

表1 《湖北林业科技》2015—2017年载文量统计

(1) 难以吸引优质稿件。稿源不足是公开发行期刊老生常谈的问题。由于平台有限,各级各类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作者在投稿时一般不会考虑普通期刊。从表1可以看出:该刊载文总量有逐年缩减趋势,其他类型稿件占33%~37%,这类稿件均为篇幅短小、分析不深、实际操作性不强的非基金项目资助的自投稿;从技术期刊的定位来看,实用技术文章的占比仅为18%~20%,反映出该刊办刊面向基层和生产实践不够;从基金论文比来看,每年基金项目资助的文章约占当年载文总量的30%,其中省级基金项目资助文章所占的比例为12%~20%,其他无基金资助的论文占67%左右,反映办刊横向联系不多;从文章的来源看,湖北省内稿件占74%~81%。

(2) 稿件缺乏严格把关。同行专家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是中国科技出版物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没有充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审稿,科技出版出现严重失误的事例比比皆是[14],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原有的分学科审稿队伍建立时间较久,期刊没有结合审稿人近10年连续的科研工作和稿件来源分布情况进行审稿人甄别筛选;②没有严格执行三级审稿制度。从日常工作操作、采编系统记录以及期刊纸质存档情况来看,目前缺乏实质的初审、复审、终审的三级审稿环节,缺乏作者修改的环节;③没有严格规范地组织稿件内容。从刊发类型来看,文章长短不一、内容混杂;从稿件编校规范来看,中英文错漏多,论文题名概括不当、基金项目标注不全、论文基本格式不规范等错误层出不穷,应严格执行期刊管理办法、规定、标准和规范。

(3) 稿件争取力度不够。近几年,编辑部虽然采取了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约稿措施,并开展了“长江大保护”征文活动,但从征集到的稿件来看,作者投稿积极性不高、文章类型单一、征集面不广、文章总体质量不高,反映出该刊缺乏有力的办刊举措,缺乏对全省林业行业各类型素材的搜集和掌握,缺乏对林业各学科前沿动态的关注和把握,缺乏与各林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交流。

(4)稿件处理周期长。自收稿、编辑到出版每个环节均出现延迟。近几年减少了外审环节,但是环节减少,处理时间并没有因此缩短。这样直接导致好的稿件因为平台有限,不予投稿;为评职称而发的稿件也因为周期长、时效性弱,不予投稿,长此以往,办刊难以为继。

1.3 编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编辑是科技期刊工作最直接的操作者和最重要的实施者,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目前,期刊的实际操作者的责任心、态度和水平都极大地阻碍了期刊的发展。

《湖北林业科技》编辑部现有4人(表2),由林业科技人员、行政管理、后勤转岗而来,均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统一事业编制。从主办单位目前的岗位设置来看,暂时还未设置编辑岗位,编辑人员基本为非编辑岗的专业技术岗位,办刊水平与职称、职务晋升以及工资待遇关系不大;从目前人员的考评和考核来看,编辑人员被划归行管后勤人员,暂时没有对编辑岗位进行量化和细化考核;而从主办单位现有人员结构来看,全院行管后勤人员及二级单位人员占比远远超过实际承担科研项目的科研人员。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各种原因,主办单位的从业门槛有待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有待优化,通过持续稳步地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考,人才结构得以改善,编辑队伍得以充实,情况才会有所转变。

表2 《湖北林业科技》编辑人才队伍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从《湖北林业科技》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来看,编辑人员在基础学历、专业背景及继续教育程度等方面略显不足:(1)对科技出版工作研究不深,专业性不强,多年来难以深入开展工作;(2)编辑人员整体英文水平不高,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不强;(3)真正懂科研、能写科技文章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未能吸收到林业科技编辑队伍中来;(4)缺乏懂科研、善管理的领军人才,缺乏人才梯队建设[13]和人才分类评价制度,青年编辑成长缓慢。

2 林业科技期刊发展路径

基于关卫屏等[15]对我国科技期刊分级评价标准,《湖北林业科技》目前介于三、四级期刊之间,一方面办刊人不能停滞不前,需在期刊定位发展、学术水平提升、市场开发、读者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另一方面主管单位不能放弃期刊的主管权,主办单位更不能丢弃期刊的主办权[7]。林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既属于林业产业,也属于出版产业[16];既要聚焦行业前沿,又要做好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创新传播手段,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林业期刊人更需要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秉承工匠精神,任重而道远。

2.1 探索编营分离模式

科技期刊出版活动包括编辑和出版两个部分:一是内容组织、稿件评审、遴选录用和稿件编修等;二是排版设计、复制发行和市场营销等[17-18]。科技期刊可以尝试把这两个环节分开,即实施编营分离模式。(1)实现“学术为名,出版为利”。编辑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内容的组织和加工上,通过内容的编辑,提升期刊学术水平,体现公益性;科技期刊的经营者也能顺利实现其商业价值。(2)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过程中,编辑部不需要进行整体转企改制,科技期刊编辑负责内容的编辑,其工作内容属于科研活动的一部分,可以保留事业编制,减少改革的阻力。将主办单位不擅长或没有精力考虑的经营部分交给市场化的企业来做,负责市场开发、打造出版物品牌,开发新媒体产品等。(3)确立科技期刊经营者的市场主体地位,把科技期刊真正推向市场,提高期刊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效益。

对于《湖北林业科技》来说,比较现实的第一步是在主管单位不变的前提下推进期刊深化转型,探索与湖北省林业厅直管杂志社实现编营分离,将期刊内容组织、稿件评审、遴选录用和稿件编修保留在原主办单位,而把排版印刷、多种媒体出版、推广和销售的权利交给湖北省林业厅直管杂志社。而目前期刊的排版、印刷等工作也并不是完全由编辑部自主完成,另外还有一些经营性以及新媒体工作并未实质开展。所以,编营分离实际也是顺势而为,力争双赢。如果情况不允许,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更大的传媒集团合作,例如,与长江传媒集团旗下的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办刊。利用传媒集团先进的办刊理念,完善而严格的办刊流程和庞大的读者、作者群扩大稿源。但编辑和经营分离毕竟不像切蛋糕那么容易,分离后谁主谁次,还是轻重均一,还需在具体实践中探索。

2.2 契合定位,做强主业

(1) 立足湖北省林情,凸显行业特色。湖北省境内山地面积约占该省土地总面积的56%,地势三面高起,中间低平,自北而南逐渐倾斜,形成鄂西北与鄂西南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丘陵岗地、江汉平原[19],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孕育了复杂多样的森林植被及类型。现阶段,《湖北林业科技》要结合湖北省自然地理环境、森林资源现状及森林植被的地理分布、天然林及人工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资源、主要森林病虫害以及森林分区等特色林情,在稿件选材上要侧重地域特点、凸显行业特色;栏目设置上向优势学科及本省特色林业倾斜;针对全省林业相关单位,建立通讯员队伍制度[20],建立稳定的作者读者队伍,扩大稿件取材面,择优录稿;稿件组织上要结合近年来国家以及湖北省林业的中心工作,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土绿化、精准灭荒、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林业改革、乡村振兴等内容;报道内容上依托主办单位重点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生态、经济林、森林保护等优势学科及多学科并进,结合目前承担的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及农转资金等一系列项目,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湖北省先进、成熟、配套的科技成果转化,宣传报道实用技术、林木良种,关注最新的林业科研成果动态;对外交流上要时刻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保持联系,有计划、有措施地争取稿件,组织专栏、积极约稿、按需组稿,缩短出版周期,快速发表和传递科技信息[21]。

(2) 回归技术型期刊定位,强化科学普及。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2]。科技期刊有责任把刊登的科研成果进行传播和推广,不仅要向相关科研人员传播和推送,还要将科研成果以通俗的形式向公众传播。《湖北林业科技》作为林业科技期刊的一员,更有责任挑起林业科技普及的重任。①在栏目设置上,需要定期设置1/3或1/4的栏目进行科普传播;②应充分挖掘作者队伍,科普创作的主力或参与者可以是林业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基层林场技术员、科技期刊编辑或林学家,积极引导他们撰写科普文章;③林业科技期刊的读者对象应定位为关注林业科技的所有读者,包括少年儿童;④改变推广和普及内容的形式和操作流程,科普内容的传播范围可以覆盖全省林业各级工作人员、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林业加工企业、产业园区、特色小镇或新农村等,这将引导公众探索和了解林业发展成果。同时,还可以结合互联网,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受众和宣传,多方展示林业发展成果,引导公众关注和了解林业发展动态。

2.3 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在办刊中的决策和参谋作用

大部分办刊人都意识到专家学者在学术期刊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关键在于主办单位能否转变管理模式,对省级科研院所实施去行政化管理,让学术期刊回归学术本位,学术期刊的运作和把关应充分授权给有科研工作实绩的专家学者。一种优秀的期刊,编委会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是期刊得以顺利运行的最大保障[23]。 按照《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及《湖北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实施细则》的精神,从办刊的角度来说,编辑部对外需要编营分离,对内需要部门归并。林业科技期刊作为学术生产的一个基本单元,应回归科技期刊固有的功能[24],致力于为林业科学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应逐步邀请并筛选有连续科研工作实绩的专家学者成立学科分布合理的编委会,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开展期刊日常学术内容组织、加工和筛选、编辑工作,严格为期刊学术质量把关;主编应掌握学科发展方向并善于组织优秀稿件,选派院内有科研工作经历的高水平论文(例如SCI收录期刊,《林业科学》《生态学报》等)产出的青年科研人员担任期刊兼职编辑,对其进行充分授权、量化考核,并按劳取酬。此外,考虑到科研人员的精力和工作侧重,轮流承担期刊初审、复审及与编委成员交流等工作,让年轻科研人员获得大量阅读文献,以及与省内外专家探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机会,这对科研人员拓展科研工作十分有益[21],还可以引导编辑专职专业化[25],吐故纳新。

3 结语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优秀林业期刊不断涌现,林业科技期刊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生存的挑战。不管是从国家的文化体制改革、出版体制改革,还是从省级林业科学研究院目前的办刊现状来看,都不允许办刊人观望等待和抱残守缺,对外需要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发展道路,积极开拓期刊市场化道路和转型发展;对内需要积极吸收并学习优秀林业科技期刊好的办刊经验和做法,契合定位,做强主业;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在办刊中的决策和参谋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办刊的良性发展模式和学术交流的良好氛围,积极为长江经济带和湖北省林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湖北省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围绕中心抓落实,开创办刊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