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明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地发明、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农耕工具,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地域特色,这些农具也是中华农耕文明产生、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证。
在庄稼收获的季节,为了使种植作物的果实变成可以方便食用的粮食,远古人们最开始用手搓磨谷穗,后用木棍敲打脱粒。据记载,春秋时代劳动人民已根据农作物品种特性和脱粒、去壳、清选等不同阶段需求,发明了打谷、扬场和清选农具。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很多曾经广泛使用的扬场脱粒传统农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少部分依然在偏远地区的田间地头发挥着作用。笔者以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陈列的传统农具“脱粒箱”和“连枷”为例,从材质、形态构造、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脱粒箱最早出现于明代,是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水稻主产区曾经广泛使用的脱粒农具,部分地区也称为谷斗、垯斗、稻桶等。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农具———连枷
脱粒箱通体都是由木头做成的,取材因地制宜,主要来源于当地的木材,以杉木、松木等乔木居多。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脱粒箱外形上口大,底略小,由一大一小两对梯形木板和一个长方形木板围成有底无盖的棱台,大的梯形上边长140厘米,下边长120厘米,小的梯形上边长110厘米,下边长95厘米,箱体高63厘米左右。4个倾斜的侧壁和底座由多块木板相互穿插围成一个榫卯结构。为了提高摔打脱粒效率,在脱粒箱里还放置脱粒排,由柳木条利用榫卯加固成梯形,脱粒排上边长116厘米,下边长69厘米,立高63厘米,中间横向放置9根竹排,当谷穗敲打在脱粒排上时,由于受力不均和惯性作用,谷粒穿过脱粒排,谷物枝叶则被拦在脱粒排外,大大提高了脱粒效果。
脱粒箱体一般用4个半圆肋木进行加固并在每个半圆肋木上留出两个又粗又长的榫头。榫头既可以起到加固箱体的作用,又可以作为整个脱粒箱的提把,便于人们在田地里抬扛或者拖行。为了减少在泥泞稻田里拖动的阻力,人们还在脱粒箱底部加了两个滑动木条,滑动木条长1.6米,中间厚两头尖,放在水田里就像小舟置于水面,两头翘出。在脱粒箱脱粒时都配备了围挡,防止谷物溅出。围挡由竹篾条编织的三面席子围成,席子上用藤条绑了几根直立的竹竿作支撑。席子顶端宽为2米,而底下周长为2.4米,竹竿可以固定到箱体的4个半圆肋木上。
在江南地区,河道水网丰富,其构成的灌溉良田大都用来种植水稻。水稻成熟时,农民先用镰刀一次性把稻子割下,打成捆放到地上,等整个田地的稻子都割完,再把准备好的脱粒箱拖入农田,随即开始脱粒打稻。两位打谷的农民各取一捆稻子,对着脱粒箱的脱粒排交替摔打,直到所有稻粒从穗子上纷纷脱落,掉进脱粒箱箱底。随着脱粒劳动持续进行,脱粒箱在田地里也不断向前移动,直到散布田地的稻子全都完成脱粒。当脱粒箱大约装满到一半时,用舀子将稻粒舀出,转运到其他器皿,最后归入粮仓。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农具———脱粒箱
连枷是我国使用最早最广泛的脱粒工具之一,又称耞、梿枷、劈啪木,通过敲打稻谷、小麦、豆荚、芝麻等果实,完成脱粒过程。
据古文字考证,早在公元前1300年的晚商时期,人们已经在使用连枷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明确的文献记载,《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卷六中,将“耒、耜、枷、芟”等重要农具相提并论。东汉刘熙《释名》记载,“枷,加也,加杖于槟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它的形制是“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于长木柄头,造为辕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元代王祯《农书》)。其基本结构是:一根长木棍顶端绑系着一根短木棒,使用时,短木棍回转连续扑打谷穗使之脱粒,唐朝以后,又出现4根短木棍的连枷,提高了效率。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连枷还短暂客串过守城“兵器”出入沙场。用于打仗的连枷叫“拂连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置敌于死地。在火药用于战争后,连枷又回归了脱粒的主业。
中国农业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连枷由两部分构成:打击部分由6根直径1.5厘米的竹棍组成,每根长约50厘米,6根竹棍被3根横木用猪皮条扎紧排列在一起。连枷的把柄由一根长约2.5米的长竹竿加工而成,长竹竿的一段经过烤制,再进行回转折曲形成一个环状,经捆绑后套住连枷的末端横木。
连枷脱粒通常在农户的场院里进行,需有铺石板的平整地面作支撑。在用梿枷向下拍打谷物时,由于惯性作用,连枷的打击部分会滞后把柄端的行进速度,以获得较大的俯冲力能够重重地拍打在要脱粒的谷物上实现脱粒。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农耕文化期间,还催生了木棒槌、掼槽、碌碡、扬锨、木杈、谷耙、风扇车、簸箕、筛子、木刮板、搓子等扬场脱粒工具。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农民们的殷切希望,稻谷、麦子、糜子、豆类等果实经过脱粒、去壳、精选和晾晒等加工工序,最终转化为“仓廪盈实,社稷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