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宏雷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 盘锦,辽河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于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目前被列为全球第9大恶性疾病。食管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为2/10万~5/10万,在亚洲发病率为1.2/10万~32/10万,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1]。国内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新增食管癌病例27万,死亡病例20万,食管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尽管临床诊治食管癌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其5年生存率仍不乐观(<20%)[2]。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食管癌的唯一手段。因此,手术切除的方式和淋巴结清扫范围对预后的影响不言而喻。长期以来,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是左胸入路手术方式,但是此种入路存在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存在不足,影响预后的问题[3]。近年来,右胸入路的手术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食管癌手术病例,对两种手术入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2016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全部患者均经术前内镜病理及术后病理证实占位病变为恶性。入组条件:①肿瘤临床分期为Ⅱ期或Ⅲ期的食管癌者;②手术方法为左胸入路或右胸入路,剔除颈部入路者;③切缘病理结果有准确描述;④手术记录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明确;⑤治疗结局可供随访。本研究最终入组患者119例,依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左胸入路)67例和B组(右胸入路)5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A组 采用左胸入路。患者取右侧位,切口选择左胸后外侧部,由第6肋间入胸。游离肿瘤及胸段食管,然后清扫隆突下、食管周围、左支气管周围淋巴结。于肝脾间切开膈肌,游离胃及胃网膜右动脉、胃右动脉,双重结扎胃左动脉。清扫胃左动脉及其分支周围淋巴结、贲门淋巴结,同时将贲门封闭。将胃提至主动脉弓上与食管行吻合操作。
1.2.2 B组 采用右胸入路。患者采取左斜位,切口选择右胸前外侧,由第4肋间入胸。游离肿瘤及胸段食管,然后清扫食管旁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于上腹正中位置选择切口,游离胃至幽门水平,清扫区域淋巴结。扩大食管裂孔达3~4横指宽度,将胃送入右侧胸腔。提胃至颈部与右胸顶处进行吻合操作[4]。
1.3 观察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切缘肿瘤残留、1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切缘肿瘤残留分类:肉眼直视下切缘无肿瘤且病理结果阴性为R0切除;肉眼直视下切缘无肿瘤且但显微镜下见肿瘤细胞残留为R1切除;肉眼直视下切缘有疑似肿瘤组织残存为R2切除。以R0切除计为完全切除,R1、R2切除计为不完全切除[5]。
1.4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A组术中失血量为(179.4±18.3)mL,明显低于B组的(220.3±2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5,P<0.05)。A组淋巴结清扫数为(10.2±1.7)个,明显少于B组的(14.3±2.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1,P<0.05)。A组R0切除61例、R1切除4例、R2切除2例,完全切除率为91.04%;B组R0切48除例、R1切3除例、R2切除1例,完全切除率为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A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胸胃瘘2例,胸腔吻合口瘘1例,乳糜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46%;B组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胸胃瘘3例胸腔吻合口瘘2例、乳糜胸3例、胃排空障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6,P<0.05)。A组1年后复发19例,复发率为28.36%;B组1年后复发6例,复发率为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P<0.05)。
食管癌是食管鳞状上皮或者腺上皮异常增生所形成的恶性病变。有报道显示,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每年食管癌发病占全世界新发病例约一半。食管癌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发展迅速,但进一步提高远期生存率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6]。即便是目前食管癌外科手术方式较多,但仍然对手术入路存在争议[7]。
左胸入路手术优点:适应绝大多数食管中段和下段癌;有利于切除和分离肿瘤组织;术中如出现大血管破裂,易于急救修补;无肝脏遮挡,在胸腹两腔操作时便于切开膈肌。左胸入路手术缺点:食管上段癌游离较困难,容易损伤对侧奇静脉;作主动脉弓上吻合时耗时长,对心、肺功能干扰较大;术中切开膈肌,对术后呼吸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右胸入路手术优点:适用于绝大多数食管中段和上段癌;对于位置接近于主动脉弓的肿瘤,易于操作;能够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必要时便于颈部吻合;对主动脉弓和奇静脉的保护较好;不损伤膈肌,胸导管结扎更方便。右胸入路手术缺点:对麻醉要求高,需要双腔管或支气管阻塞导管;术中单肺通气,可能严重挤压肺组织;术后并发症,如胃排空障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时间长,创伤大。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本研究中,我们旨在对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左胸入路相比,右胸入路行食管癌切除术损伤较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广,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复发较少。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即未对食管癌按上、中、下段部位进行细分,研究结果缺乏深度,这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论证。
综上所述,两种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应该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择手术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