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微课设计初探

2018-09-05 11:26郭小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星球仪式

郭小茹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微课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一直注重课外阅读的开展,在班里大力营造阅读的氛围,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学生的阅读量也大大提升。可是目前课程及考试标准化的教育体制下,拿出课时进行课外阅读,是不可能的。我们往往都是把书本发下去,到了一定时间,书收上来,写写读书报告,就算完成任务。因每个孩子自身的条件不一样,有些孩子通过自我的阅读,提升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可是仍然有部分的孩子的课外阅读流于表面,追求情节,一本书读下来,所获甚少。有些同学甚至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随便抄抄读书笔记,记录几条好句,蒙混过关,没能真正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为了更好地引领孩子深入地阅读,结合大数据时代 “微信”“微博”“微电影”……为代表的传播媒介蓬勃兴起的优势,我们开发一系列课外阅读微课程,发到班级QQ群或微信群,孩子们可利用课后碎片化的时间,反复学习、探讨,打破传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课外阅读得到深入地开展。

一、微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夏洛的网》是我最喜欢的童书之一,它是一部与《小王子》媲美的世界名著,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的首位。我带领着每一届四年级的学生阅读,我把此书发给了四年级的孩子,过了两个星期,我检查他们的读书进度,情况不大理想,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提不起兴趣。一个小女孩得意洋洋地告诉我,她刚开始也读不进,幸好她家长上网找到了此书的有声读物,利用睡觉前的时间听读。听不到两个章节,孩子就入迷,迫不及待把接下来的书看完了。她的介绍给了我启发:开展课外阅读中,由于孩子好动的天性,当他们面对纯文本的阅读,会耐不下性子,往往拿到一本书后,翻看几页,觉得没什么感觉,就把书束之高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鲜活灵动的画面,声情并茂的介绍,加上扣人心弦的音乐,将纯文本的作品多元地呈现出来,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我制作的《草房子》导读微课中,我截取该部电影中“桑桑突发奇想地在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唱着稀奇古怪的歌谣。”“秃鹤在油麻地小学广播体操比赛中捣乱”的镜头,再结合书中相关的文字,孩子们被打动了,怀着好奇心,迫不及待阅读起来。

英国著名作家萨特曾说:“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你预测句子的末尾,预测下一个句子,预测下一页书。你等待他们来证明你的预测是否正确。”一个高效的阅读者,一定有较强的阅读预测能力,他会结合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捕捉和利用文章的各种“线索”,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情节发展进行预先推断,从而实现高效率的阅读。在《夏洛的网》一书的微课导读中,我让学生看书名、封面和扉页后面的人物表,让学生猜测故事的主人公。这本书的关键人物,在人物表中是加粗的字体,我引导学生注意这个细节,认识主人公,预测他们之间的关系。在阅读之前,熟悉了故事中的人物,更好地帮助他们去理解故事。最后,引导孩子从封底文字中获取该书的大概内容。引导孩子预测最后的结局,并带着这个预测,一起走进文本。

二、微探讨,展开深度阅读

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我们所挑选的课外书,都可以说是经典名著,从故事情节,还是言语表达,还是价值取向,都可以给予孩子启发,让他们有所收获。如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则能让他们的收获事半功倍。基于微课时间短这一特点,在进行课外阅读微课设计之前,作为老师,都会对作品反复细读,含英咀华,精挑细选,制定出最有价值,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微课内容。如高年级课外书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关注于故事的情节、角色、背景等内容,还可以对故事进行文学性的分析和评价性的思考。例如《小王子》的共读活动中,围绕书中的关键词——星球、驯养,仪式,我做出了系列的微课,引导孩子深入阅读:

“书中有哪些关于小王子和他星球的描写?”

“在小王子的星际旅行中,他遇到了哪些大人?这些大人有哪些奇怪的地方?你喜欢哪个星球?为什么?”

“狐狸要求驯养的首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驯养之后会变得独一无二?”

“为什么驯养需要仪式?什么是仪式?你家里什么仪式?你觉得有必要吗?”

……

微课教学内容的问题必须少而精,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是开放,没有标准答案,提问的目的是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以求达到深阅读的目的。

我们在进行课外阅读微课的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指导中,我除了引导孩子们深入文本,进行与作者心灵对话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如《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作者是乔治·塞尔登。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蟋蟀、老鼠、猫之间友谊的故事,一个有关各种生命之间爱和关怀的故事,一个发自大自然、涤荡心弦的音乐之声的故事。微课中,我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配以人物形象,将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罗列成一张关系图,学生清楚体会蟋蟀柴斯特在时代广场的一系列的经历,更好地掌握作家的叙事条理。因为“授之以渔”,学生获得了自主阅读的能力,所以在阅读这部作品的续集《塔克在郊外》时,学生便仿照老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阅读梳理。

三、微分享,拓展阅读的空间

常规的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而微课可以是多样性。执教者可以是老师主讲,可以是师生共同制作,还可以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分享会。如分享学生丰富有趣的读书单。选取其中书中一个精彩的片段,演一演,读一读,辩一辩。如《夏洛的网》是一部阐释“友谊”的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们开展了微辩论:有同学说,坦普尔顿是一种朋友,夏洛是一种朋友,那我们应当怎样择友呢?舍弃一种还是两者兼得好?请与共读此书的同伴合作,展开有关朋友和友谊的主题辩论。孩子们把小组合作讨论出来的结果,放到群里共分享,从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升华。

如在《借东西的小人》阅读过程中,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微课:

1.赏读片段。书中的小人是如何向人类借东西的?他们认为被人类看见是最危险的事,他们又是如何冒险的。找出有关的片段。

2.你相信借东西的小人存在吗?请找出理由。通过问题,鼓励孩子们在微信群中进行辩论,学生们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个性化的阅读,别样的阅读视角,这是老师讲授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读完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后,孩子们自由组成小组,自编自演了小小舞台剧,其中一个小组还被邀请参加了学校的迎新朗诵会上表演。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在实施微课的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更关注的是课程内容的确定,以及课程所达到的目的:学生是否在微课的引导,激发了阅读此书的兴趣,又或者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新的想法等,真正地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猜你喜欢
星球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摧毁吞噬星球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仪式感
1号异星球
星球杯环保箱
51号星球
Talking strategies
米弯弯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