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丹
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该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免疫防御、自我稳定和监视清除等三大生理功能。其中,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是指免疫系统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能力。因为具有免疫防御能力,人类就能够在这个充满微生物的世界上自由行动,而不必过于担心微生物感染对人体细胞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了。自我稳定能力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衰老和死亡细胞的清除能力。从而避免这些失能的细胞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例如,脾脏可以吞噬衰老的红细胞,以免这些功能甚至形状异常的红细胞在体内形成微血栓,阻塞血管,引起心脑血管病。监视清除则是免疫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免疫系统发现基因突变细胞并将其清除的能力。
据统计,人体内平均每秒钟会产生超过1500次的细胞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突变的细胞分化障碍和增殖失去控制,是细胞恶变为肿瘤细胞的第一步。将基因突变的细胞从体内清除,是人体自我预防和清除肿瘤细胞的重要机制。通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能够协调有序地发挥作用,从而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平衡,人才能健康地生活。但在一定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则会导致人体的防御、自稳和监视功能下降,可能使机体发生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大大增加,甚至可能会导致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病理损伤性疾病的发生,危及人体的健康,甚至生命。
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与遗传、年龄和性别等生理特性密切相关,而且又会受到营养、激素和应激等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
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被认为是免疫系统功能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糖皮质激素)为代表的多种内分泌激素,是机体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内分泌因子。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和抗中毒等生理保护作用的激素,与胆固醇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属于类固醇激素,也被称为甾体类抗炎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直接通过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与免疫细胞内的甾体激素受体结合,直接发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的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其对病原体等抗原性物质的吞噬作用;糖皮质激素还能使淋巴细胞大量减少,并抑制机体的抗体应答。因此,糖皮质激素具有非常强大的抗炎效果,可以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在生理状态下,糖皮质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受到了神经系统活动的调控,特别是在早晨,人们开始一天的生活时,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性开始增加,会引起糖皮质激素的释放,进而可以降低机体免疫系统的活跃程度。而随着糖皮质激素的不断消耗,浓度下降,到了傍晚随着一天活动的结束,免疫系统会重新活跃。当人感冒的时候,发热、头痛、恶心和疲乏等感冒症状,其实主要是因为免疫系统活化以后,产生的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于神经系统而导致的。免疫系统的应答越活跃,细胞因子释放得越多,患病的人就会感觉越难受。虽然,在平时人们并不会感到免疫系统功能在一天中的变化,但当感冒发烧时,就会发现早晨醒来感冒的症状最轻,随着时间的流逝,疲劳和发热等感冒症状会越来越重,往往在傍晚或者夜里达到峰值。这个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节律性调控现象。
糖皮质激素等免疫功能调节激素的正常节律性分泌,是保证机体免疫系统正常发挥生理功能,稳定机体内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和精神因素可以引发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产生各种激素的水平变化异常,不仅可以引起月经失调和生长代谢异常等疾病,而且可能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引发免疫异常相关的疾病。
一般认为,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例如精神紧张和焦虑不安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包括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胆碱能神经元的作用,导致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具有免疫功能调节能力激素的功能发生紊乱,既可能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得过多,引起机体固有免疫应答作用的下调,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下降,淋巴细胞的数量下降和功能抑制,产生抗体等免疫效应分子的能力下降,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也可能导致糖皮质激素等分泌不足,引发免疫细胞的功能紊乱,造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此可见,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轴是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内分泌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和精神因素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直接作用于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变化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胸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具有产生成熟T细胞的功能,而T细胞具有辅助、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还可以直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基因突变的恶性肿瘤细胞,是人体核心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胸腺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可以通过产生胸腺素和胸腺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NK细胞的杀伤能力,提高机体的抗感染和抗肿瘤能力。十九世纪,人们就发现在胸腺中具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在小小的胸腺中,不仅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而且胸腺小叶中还存在着感觉神经的分布。这些神经对胸腺细胞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肾上腺素能神经能够抑制胸腺细胞的活动,而胆碱能神经则能兴奋胸腺细胞的活动。更为有趣的是,胸腺是决定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和衰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刚刚出生时,胸腺相对人体的重量最大,随着年龄的增加,胸腺也在不断增大,至青春期重量达到最大,随后逐渐被脂肪细胞所取代,一般在25岁左右,失去产生新的T细胞克隆的能力。而人體免疫系统的功能此时达到一生的顶峰,之后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削弱。有人认为,这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衰老的主要表现和根源。
在胸腺发育过程中,其中的神经组织会不断增加,但是随着胸腺被脂肪组织的取代,其中的神经组织也会随之减少,最终仅仅有少量的神经组织残存于被囊和小叶间组织中,发挥调节胸腺的内分泌功能。研究表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或抑郁状态的人群体内,由于可能存在着支配胸腺的神经功能异常,导致胸腺的组织结构萎缩加速和功能紊乱,体内的IL-2和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含量异常,免疫细胞的功能障碍,导致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出现异常。这表明,长期的抑郁、精神紧张和焦虑状态,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加速老化和功能异常,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某些神经递质本身也可以直接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及其效应过程。例如,组胺是一种胺类神经递质,由组胺酸代谢产生,与睡眠、激素分泌、体温调节、进食欲及记忆形成等神经系统活动有关,其产生可以受到心理活动和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组胺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介质。在过敏状态下,肥大细胞可以通过脱颗粒过程,释放其中的组胺,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生物学效应,导致小到皮炎皮疹、腹痛腹泻,大到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等等过敏的症状。例如,当人体因为生活环境突然改变等因素,发生情绪剧烈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等心理、精神异常状态时,可能导致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以及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出现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局部皮肤损伤,即神经性皮炎。该病患者可以感到病变部位的阵发性剧痒,夜晚尤其明显,常常会影响睡眠。患者常常感到痛苦难忍,不断搔抓后,皮损及其周边可见有明显的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心理和精神因素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免疫系统的紊乱,也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等免疫介质分子的作用,影响下丘脑等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发热、恶心、呕吐和疲乏等躯体症状,进一步影响人体的心理和精神状态,造成心理精神—神经免疫功能失调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心理和精神因素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必须积极预防和及时干预。
包括我国传统中医在内的各种主流医学观点,均认为过度的精神紧张和恶性心理应激,都可能导致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人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或者障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避免过度紧张、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遇事做到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切勿感情过度激动、情绪大起大落。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不吸烟,不酗酒,为良好的心理精神状态,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心理、精神不良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风险,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还有利于延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衰老,延长人类的寿命和提升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