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晓蕾 杨帆(通讯作者)(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础,是无论在高校教育,还是中小学等基础教育中都不能取代的教育内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要着力于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突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当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理论与实践隔离,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1]。由于技术课程课时的压缩,要求短时间内学生掌握所学习运动项目的理论与技术,那么对课程内容的时效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本科生田径技术课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果研究,旨在结合社会需要与体育专业教学实际,为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田径普修课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生田径普修课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CNKI以田径教学、田径训练手段、跑的技术为关键字搜索2013年度至2018年度的相关文献,全面的了解跑的技术、田径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2)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应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为文章观点提出有力论据。
(3)实验法。
本研究选取两个正在上田径公修课的两个班级,在教学内容均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基础上,在实验组中加入合理简化过的竞技体育专业训练手段。以可以反馈跑的技术的量化指标例如:100米跑的速度、步数等指标,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采集指标数据将两组数据使用spss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
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业教育课程计划表的查阅,了解到二者课时分配均为第一学期16周64个课时。与查阅到的全国排名比较靠前的八所体育院校相比,如表1所示,在实践授课时数上均低于这八所院校,本文认为师范类院校与体育类院校相比,不能认为体育类院校实践课时较多是学院性质所决定的,两类院校相同专业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的专业体育工作者。因此不仅要在理论层面上丰富学生,更应该落实于实践过程中,培养出能够在一线教学与训练岗位中熟练应用所学理论与专业技术的体育工作者。
表1 八所体育院校技术课与实践课教学内容及开设时数对比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学生的技术与素质有所提高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首先按照教学大纲的培养要求,技术的正确、熟练掌握是田径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其次是素质的提高。跑是田径专项中的基础环节,那么本次试验主要是围绕跑的技术训练来进行,尝试通过竞技训练手段对跑的个技术环节进行矫正,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首先对两个班级以30、100米计时、100米跑计步这三个指标进行测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三个指标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三项指标中按α=0.05水准,P>0.05,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两组在这几组指标的对比中,没有明显的优劣。
后将两组在保持原有教学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要求提高实验组练习强度(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练习内容,压缩间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竞技训练手段,具体手段安排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组竞技训练手段安排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再次将两组围绕30米、100米、100米计步三个指标进行测评,数据整理后导入SPSS统计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教学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三个指标统计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三项指标中按α=0.05水准,30米与100米成绩对比中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在100米计步的对比中,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从数据对比中可以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在30米与100米的计时成绩无明显差异,100米计步数据有明显差异,但与实验前的数据对比中成绩均值是有一定提高的,且实验组的提高幅度更大。我们是否可以认为30与100米计时成绩上的差异变化较小是由于项目特性所决定的,即30与100米的成绩变化中在短时间内很难有整秒数以上的提高,零点几或者零点零几的提高已非常难得。而步数的减少说明无论是在学生的力量、耐力还是技术的合理性上必然是有所提高。
(1)在教学前的测试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跑的专业素质上呈现出技术动作规范程度欠佳,成绩水平不足的现象。
(2)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在实验组中合理的加入竞技训练手段,教学效果要好于对照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积累运动实践经验,为日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讲解、示范以及分析纠正错误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竞技训练的手段虽然负荷大,但在练习过程中更具有竞争性,能够增强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与竞争,加深学生对跑的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4)大部分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学生田径基础薄弱,竞技体育训练手段虽然对竞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作用,但考虑到学生与运动员不同的身体素质差异,在手段的应用中应选取简单有效、负荷强度适宜的训练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