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贵家(长春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32)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学习国外竞技体育的先进经验,走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道路,是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有利途径。可是,当前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仍然处于探索初期,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找出制约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问题”,以及解决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不仅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有着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其他各省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做参考。
本研究以吉林省办高水平运动队的7所高校其中包括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教练员28人、运动员350人、以及专家10人为调查对象。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相关书籍的检索、查阅,了解了吉林省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分析与研究,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本论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访谈法。
为了获取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运用访谈法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领导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进行访谈,了解各大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细则及相关政策和对该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看法。
(3)问卷调查法。
本文首先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从多角度、辩证的系统的观点出发,针对影响吉林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并邀请对吉林高水平运动员了解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最终的问卷。然后对吉林 7所高校的专家、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发放专家10份,回收有效问卷8份有效率为80%。发放教练员28份,回收有效问卷26份,有效率92.8%;发放高水平运动员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0,有效率94.3%。
(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22.00软件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处理。
(5)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材料和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应用到论文中。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以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从理念上看,学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提高竞技水平,但是高水平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充当运动员的角色,又要认清自己是学生的身份与责任。要想成为全面的体育人才就要付出比普通学生多的汗水。
图1 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一周训练的天数
表1 运动员平均每天安排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包括上课时间)n=330
从图1中得知52.2%运动员一周训练的天数是在三天的,达到4天以上的达到了43.3%。按运动规律,一般情况下,高水平运动员的日平均训练时数不得少于5h。这说明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较少。运动训练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运动成绩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训练时间做保证。但从表1中看出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每天在4-6小时的占半数以上,所以学生运动员必须在学习文化课和训练中放弃一项,这样就导致了吉林省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最大的问题——学训矛盾。
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竞技水平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成绩上升空间不高,这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今后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运动员入校之后,由于年龄、训练条件和训练时间以及学习压力等原因,运动成绩慢慢在走下坡路,多数运动员不能保持自己的运动成绩,而且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完全违背了高校高水平教育的初衷。
由于进入高校中,学训矛盾凸显,再加上部分学校训练手段不科学,是导致学生运动员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在训练问题上高等院校的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不能与国家、省、市的专业队相比,不能将运动员的绝大部分时间投入专业训练,高校运动员还必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前提下进行运动训练,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是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因而,科学化训练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关键。根据高校运动员还需进行专业学习,而不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全天投入训练的特点,高校运动员的训练应从系统不间断训练、重视技战术训练、处理好量与强度的关系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可以说科学训练、严格管理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生命线。
在经济条件落后、科学训练手段低下的条件下,教练员用训练时间和强度来弥补训练条件的不足,虽然这种方法有一定好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会造成运动员身体伤病,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训练时间的延长导致学生运动员学习时间的减少,这也影响文化教育的学习。
学生运动员进入高校后,既要训练,还要参加一些比赛,学校的教学与比赛资源有限,部分又学生不愿太多耽误课程,一年只参加2-3次比赛的学生运动员占80.6%,剩下的只参加一次或者是一次没有参加。这直接影响着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由于我国的飞速发展及各大高校连续多年扩招高水平运动员,造成高水平运动员人数大量增多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水平运动员就业难的困境。据多位学者研究表名,自2005年后,从我国的就业形式来看,我国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单一方面的技术型人才,而是需要“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只有各方面都优秀,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找到一个让人满意的工作。所以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重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1)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就业的看法。
表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对就业的看法n=330
由表2中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水平运动员对就业的看法有95.86%的高水平运动员还是有着乐观的心态。他们积极乐观,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与期望。这种心态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和训练。也有4.14%的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不乐观的心态。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在这个充满着挑战和竞争的年代,他们担心自己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充满悲观的情绪。
(2)普通高校在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的就业意向。
表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后的就业意向 n=330
由表3可以看出,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意向有63.9%的高水平运动员打算从事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有13.65%的高水平运动员打算毕业后直接考研、保研,有13.65%的高水平运动员打算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有4.4%的高水平运动员从事与体育、所学专业都不相关的工作。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目标很明确,他们并不是只追求训练、比赛,他们更愿意学好文化知识,等毕业后通过四年大学所学的专业来找工作,成为一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1)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矛盾仍然继续存在;
(2)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主要以提高自己竞技水平和获得文凭为目的占多数,忽略对文化知识的追求。使学生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目的不明确;
(3)运动员利用自己专业和特长就业的仍然很难,这导致学生对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育的发展。
(1)支持教练员参加国内外培训,提高执教技术和能力。
教练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所以支持教练员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培训,有助吸取优秀教练员的的训练经验和执教能力,提高自己队员的运动成绩。
(2)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应匹配,达到相辅相成。
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要想避免“学训矛盾”的发生,就必须要做到学习时间和训练时间不冲突,不能相互耽误。在保证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文化课。运动员也应该在有限的运动时间内提高训练质量及运动成绩,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高水平运动员。
(3)高校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指导。
根据运动员的意愿可以在一些职业学校学习相应的技能,让职业学校来配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还应加强和改进高校就业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学校办学以及就业工作的宣传,提高学校的社会形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和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