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容量耦合模型的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升级研究

2018-09-05 03:45嵬,王
广东农业科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耦合度四川省旅游业

司 嵬,王 冲

(1.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四川省被称为“中国农家乐发源地”,是全国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较早的地区。通过近40年的发展,四川省已形成农旅产业耦合的一些初级产品,如郫县农科村、三圣花乡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旅产品档次不高、发展速度缓慢、精品产品较少、旅游消费偏低等问题逐渐突显,对地方经济拉动远远不够。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方略;2018年1月,“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农旅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四川省农旅产业深度耦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通过CASHL和OCLC外文数据库检索,国外近年来有关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性研究如下:Torres[1]具体研究了墨西哥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存在的问题;Burton[2]认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拓展了两大产业的发展范围,将农民从传统的农事生产中解放出来,从简单的生产者转变为服务者;Fleischer等[3]指出农业旅游能够保持农场文化和家庭生活的原生性,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带动农村社会进步;Park等[4]以韩国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市场细分与旅游动机;Devesa等[5]通过对西班牙乡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动机是对农业旅游评估标准的决定因素,要针对游客旅游动机开发农旅产品;Rid等[6]指出农业与旅游扶贫的联系十分紧密,农业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CNKI数据中文库检索,国内近年来有关农旅融合发展的研究主要有:王琪延等[7]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分析了北京市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袁中许[8]认为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有明显的牵动效应,旅农耦合模式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可靠途径和主导模式选择;张英等[9]认为湖南张家界市农旅耦合协调程度还处于初级水平,应大力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产品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余华荣等[10]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分析休闲农业旅游融合的动力、过程、效果,提出加快产品融合创新促进产业融合;邢志勤[11]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业旅游发展的经验,提出加强政府规划管理、提高项目科技水平、保持农业旅游的乡村特色等促进我国农业旅游转型升级对策建议;李凉[12]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江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状态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孟铁鑫[13]构建了旅游业与农业在空间、内容、人员、市场四方面的融合模式与机制,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黄明元等[14]研究认为湖南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等级持续偏低,要重视借助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强化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进而实现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夏杰长等[15]研究认为中国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是互为促进的,国内旅游业的波动主要来源于自身的波动和农业波动的影响,农业波动主要源于自身波动的影响;王彬[16]基于生态经济视角,提出构建起科学的农业生态旅游管理机制、提高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开发旅游市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促进农旅产业深度融合策略;杨彦伟[17]以河北省涉县为例,从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转型、农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三者协同发展进行分析。

基于以上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国外学者大多采用实证及定量研究方法,以某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切入点更细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国内学者对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研究较多,但大多从宏观、定性角度出发,定量分析偏少,且缺乏针对四川省农旅耦合深度研究成果。本研究对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二者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旨在对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现状作出准确、理性判断,分析影响产业耦合的关键要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农旅产业耦合升级对策建议,为四川省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耦合理论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18]。描述系统或要素相互影响的程度即为耦合度[18]。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各自独立而又开放的系统,具有各自多层次的子系统及其要素,如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要素,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两个开放系统在耦合过程中会出现相互促进及相互制约,这种非线性耦合创造了推动产业系统向高级有序结构演进的条件。根据熵值理论,一个开放的系统产生的总熵值为ds,其中内部要素产生的熵值为dis,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进行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熵值为des,则ds=dis+des。式中内部熵值dis大于0,des则有可能为负数、正数或者0。当des≥0,ds≥0,系统趋于无序;当dis≤0,|des|≤dis,ds≥0,系统仍然是向无序的方向发展;当des≤0,|des≥dis|,ds≤0,系统便会向有序的高级方向发展[19]。因此,分析四川省农业及旅游业的耦合影响因素,努力减小来自产业内部及耦合过程中产生的熵值是促进产业发展升级的有效途径。

1.2 农旅耦合模型设计

把农业系统与旅游系统作为两个开放式系统,二者的要素有互补、竞争、不相关3种关系,互补的产业因要素之间促使产业直接耦合,相互竞争的要素在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也会形成耦合。

把农业与旅游业两个产业系统中衡量产业发展的指标要素相互间产生的彼此影响程度定义为“农旅产业耦合度”,耦合度越大说明二者相互推动,协调发展越好,耦合度越小说明两产业互动不够,缺乏协调性。参考物理学中容量耦合模型,并结合产业实际,将评价农旅耦合度的模型设计分为5个步骤[20]:

(1)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因为农业系统与旅游系统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单位不一样,因此进行数据分析时首先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功效系数,公式如下:

(2)确定一级指标的总贡献值。农业与旅游业两个系统分别由多个指标构成并相互影响,对其总贡献值的核算采用集成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为衡量农业发展指标值,ai为相应指标权重,f(x)为农业指标体系的总贡献值, 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指标值,bi为相应指标权重,g(y)为旅游业指标体系的总贡献值。

(3)耦合度计算。根据容量耦合原理,将农业f(x)与旅游业g(y)的耦合度设立为C,函数关系如下:

(4)耦合协调度计算。鉴于在现实产业发展中如果农业与旅游业都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总贡献值都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产业总贡献值大小相近,由耦合度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耦合度偏高,出现评价结果假象[21]。因此,引入另一个函数来进一步度量农旅耦合程度,即耦合协调度。其运算公式如下:

式中,T为反映农业与旅游业两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的综合评价指数,a、b为待定系数,C为耦合度,D为耦合协调度。

(5)建立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为更为精准、确切评价农旅系统耦合程度,结合农业产业及旅游产业耦合发展中的特点,将耦合度水平分为萌芽、起步、稳定、成熟4个阶段,作为判断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程度的标准。同时,借鉴张福庆等[20]、龚映清[21]、廖重斌[22]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建立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将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值通过专家咨询法进行确定,最终得出农旅产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表1、表 2)。

表1 农旅产业耦合度评价标准

表2 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2 实证分析

2.1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由于我国对农旅产业耦合的分析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评价体系,因此本研究主要采取专家咨询法、频度统计法、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1)统计频度,主要搜索CNKI数据库中2006—2016年有关文献的指标体系进行统计[23-24],将指标设计成问卷,发放给农业及旅游业的管理者、学者进行筛选,得出相关指标;(2)搜集数据,根据已经获得并构建的指标体系,查询统计网站公布的农业及旅游业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资料,对查询不到的指标更改、调整;(3)优化指标体系,将调整后的评价指标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再次筛选,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指标体系优化,得出可以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准确确定各指标权重,明确二级指标的具体影响作用,本研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9]:将指标构建成两两比较调查表,由来自旅游业系统与农业系统的专家独立打分评判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再对专家打分求平均值构建判断矩阵,通过加和法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确立各指标的相对权重(表3)。

2.2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计算

2.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主要参考2010—2015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四川省旅游统计年鉴》《四川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十三五”规划》等公布的相关数据(表3)。

2.2.2 耦合度计算 根据前期学者研究,四川省农旅产业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04年),农家乐萌芽并产生阶段;标准化发展阶段(2004—2015年),由农家乐发展为乡村旅游,逐渐标准化;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升阶段(2016年后)[25],此阶段农旅产业将高度融合发展,形成农旅新型业态。参考发展阶段,选取2004年的年度数据作为下限值,又根据《四川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十三五”规划》,将上限值确定为2020年的规划值。在T值选取上,考虑两个产业实际情况,结合参考文献及专家咨询,确定a=0.4、b=0.6,即T=0.4f(x)+0.6g(y),计算四川省农旅产业各自总贡献值、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表4)。

表3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及数值选取

表4 四川省农业系统总贡献值、旅游业系统总贡献值、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

2.3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分析

2.3.1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子系统贡献值分析 由表4可知,农业系统总贡献值由2010年的0.4546增长至2015年的0.8552,基本实现翻一番;旅游系统总贡献值由2010年的0.1803增长至2015年的0.6033,增长速度显著。四川省农业虽然贡献值较大,但增速偏缓慢,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主动与旅游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迅猛,但贡献值仍偏小,且没有对农业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产业,积极开发农业旅游。

为找出其中影响较大的指标,计算四川省农旅两大系统2010—2015年指标功效系数增长值,结果(表5)显示,农业系统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农业从业人员数、农业机械总动力3个指标增长较大,贡献值突出;其次是农林牧渔总产值、湖泊、水库等养殖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而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增加值占GDP比重、森林覆盖率、农业龙头企业指标相对增长值缓慢。这说明农业机械化及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的促进力度较大,四川省农业稳步发展,但农业投资、农产品加工及龙头企业发展还相对缓慢,农业经济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快;而在旅游系统中旅行社、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接待旅游人数4个指标增幅较大,说明旅行社市场拉力及基础设施在促进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拉动了旅游市场,但项目投资及旅游总收入贡献值增长偏少。

表5 2010—2015年四川省农旅指标功效系数增长值

2.3.2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分析 由表4可知,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业二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彼此相互作用。二者的耦合度从2010年的0.4509上升至2015年的0.4925,耦合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二者一直处于耦合的起步阶段,相互影响刚刚突显,尚未接近影响明显的0.6分界值,说明四川省农旅耦合度水平还偏低,仍主要处于自发耦合状态,导致6年来仍徘徊在0.5的边缘。这一结果与四川省目前农旅产品档次不高、发展速度缓慢、精品产品较少、旅游消费偏低[26]等现象吻合。从发展速度上看,二者耦合速度偏缓慢,5年时间仅上升0.0416,说明农业资源要素与旅游要素、农业产品与旅游产品、农业市场与旅游市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够,缺乏产业耦合动力。要推动四川省农旅产业间的快速及深度耦合,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取长补短,推拉并进,形成有效的耦合动力保障机制。

2.3.3 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表2、表4可知,四川省农旅耦合协调度2010年为轻度失调(0.3616),2011—2013年为濒临失调(0.4093、0.4568、0.4885),2014年为勉强协调(0.5234),2015年才达到初级协调(0.6018)。从数据看出,农旅耦合协调度逐年加强,农业与旅游业已从各自无序发展状态向有序共同发展方向迈进。但从总体来看,二者的协调发展远远不足,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对农业没有充分发挥,与农业大省、旅游资源大省的资源优势并不相符,需进一步激发二者耦合的潜力。从农旅耦合协调度的增长速度上看,5年时间增长了1倍,高于耦合度的增长,说明农旅产业结构发展尚不合理。

3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农旅产业功效系数、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度偏低,耦合协调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影响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关键因素有科技对农旅产业的影响、农旅项目投资、农旅从业人员、旅行社、旅游基础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等。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四川省农旅耦合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设立一批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

政府应加大对农旅产业融合的政策引导,积极推动“旅游+农业”[27]。从省级层面可设立一批农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实现农旅产业聚集化、规模化。在示范区内,改变农业过于依赖传统产业链要素状态,积极融入旅游要素,促进农业产业链和旅游服务供应链整合;强调“部门联动,多规合一”,适当预留农业旅游发展用地,提升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打破制约农旅耦合的瓶颈问题;通过制定奖励制度及优惠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变农旅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现状,增加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贡献值。通过示范区的示范效应,最终实现农旅项目创新孵化、激发产业耦合动力,“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四川省农旅产业耦合升级。

3.2 打造一种新型农旅现代服务业

四川省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较早的省份,已形成一批农旅耦合初级产品。但从分析结果上看,虽然乡村旅游人数在逐年增加,但旅游收入却相对增长缓慢。说明四川省农旅产品过于老化,产品类型单一,旅游消费偏低,农旅产业耦合仍然停留在表层,产出效能不高。在新时代背景下,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体验式转变;产品形式从单一观光向多重复合转变;市场供给向高品质转变;市场构成由中低端市场向多层次市场转变。面对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及城市居民对旅游的新需求,四川省在下一步推动农旅深度耦合发展中,应以推动农旅产品升级为核心,围绕农旅产业进行供给侧结构调整,打造符合市场消费趋势的农旅产品,如农旅产品可开发庄园旅游、度假旅游、康体旅游、文创旅游、研学旅游、高端“私人订制”旅游等项目,形成农旅高度耦合的一种新型现代服务产业。

3.3 开发一系列“川”字农旅特色商品

从功效系数分析看,四川省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方面还较薄弱,致使农产品经济较为粗放,没有及时或有效地转化为旅游商品,附加价值不高。丰富的特色农旅商品是农旅产业深度耦合的重要表现之一。四川省在推动农旅耦合升级过程中,应充分依托四川省丰富的农产品,强化深加工,向特色农旅商品转化。可扶持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注入地方文化IP,打造一系列“川”字农旅特色商品,如川菜、川茶、川果、川药、川椒等。在四川省重点旅游城市设立特色农旅产品展销中心,定期举办农旅特色商品展销会、在重点超市上架特色农旅商品等,积极推动农产品“旅游化”。

3.4 强化科技在耦合过程中的“催化剂”功能

从耦合影响指标上看,科技对产业发展贡献度较大,科技手段是助推农旅耦合的“催化剂”。农业旅游发展需要在一定科技水平条件的基础上建立[7],如:农旅景观及环境的打造、农旅市场交易平台的建立等都需要科技的支撑。因此要重视科技尤其是“互联网+”在农旅产业耦合升级中的作用,通过现代技术将农业与旅游业进行嫁接,融为一体。在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与创新中,依托信息化平台,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现代化的运作理念,推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旅产业经济效益。

3.5 形成多维的市场渠道拉动农旅耦合

从研究数据看出,旅行社指标在系统中的增长及贡献值较大,说明农旅耦合需要一定的市场拉力及宣传渠道。应积极发挥旅游市场对农业产业的拉力,运用好旅行社、农旅节会、直播平台、影视媒体、旅游电商等多维渠道宣传及推广农旅产品,激发市场需求,拉动农旅耦合。例如:可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等社交平台,开通四川省农旅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定期图文并茂的推送宣传四川省农旅产品;创建农旅直播账号,定期直播农旅趣事,吸引潜在游客前往体验[12];联合旅游电商,上架多样化的农旅目的地及精品线路,组织“团购”营销;大力举办农旅节事活动,聚集人气,以节促建,提升农旅目的地的品质及知名度。

3.6 构建立体化、复合型农旅人才保障机制

从四川省农旅耦合指标可以看出,旅游从业人员逐年增加,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这说明在农旅耦合过程中,一部分农民角色会有所转换,从单纯的种植、养殖人员,变为农旅景区的旅游服务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因此,农旅产业的耦合需要一批即懂旅游、又懂农业的复合型技术及运营管理人才。此外,由于农业、旅游业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统筹协调多部门、多专业人才。四川省可以构建起由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单位、企业业主、当地村民为一体的农旅人才体系,一方面加大对农民的培训、企业业主的引导,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先进技术、智力资源投入农旅产业,为农旅产业的耦合升级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耦合度四川省旅游业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