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把握时、度、效,做好“雾锁琼州海峡”报道

2018-09-05 01:19傅人意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琼州海峡版面权威

□ 文/傅人意

内容提要 《海南日报》在报道此次“雾锁琼州海峡”公共危机事件中,从“时、度、效”发力,做到面对热点党报不失语,面对舆情权威不失位,面对网议融媒不失联,最终在此次事件中维护了政府公信力,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面对热点,党报不能失语

今年春节期间,海南遭遇十年不遇的“雾锁琼州海峡”,海口市突遇出岛旅客和车辆滞留的“大考”。融媒时代,这样的公共危机事件,若一经“网言网语”升温发酵,既有可能给当地政府造成难以预见的舆论压力,也有可能给公众带来恐慌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影响正确、向上的舆论导向。

2018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五)起,《海南日报》协调各采访部门记者兵分多路,重点关注现场状况及疏通、服务工作,同时调整版面,安排新闻版聚焦疏导工作,要求值班编辑提前到岗,主动与记者联系,核实相关数据变化,确保权威客观发布。

当天,《海南日报》头版刊发的头条消息《琼州海峡现出岛客流高峰》公开披露,截至2月20日24时,海口三大港口当天运输的车辆达16 1 55辆和滞留车辆6 700余辆,以及省委书记、省长高度重视此次事件的处理和应对。这条头条消息稿件,由于当天出岛和滞留数据是动态变化的,为确保最新数据的发布,后方编辑与记者对接改了四次,直到2月21日凌晨1点才开始签版付印。

同时,《海南日报》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报道《气象专家释疑海南岛为何连续7天受大雾天气影响》,为公众释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抚慰公众情绪。

随后,《海南日报》在2月21日-2月26日不间断地刊登机票信息,公布每天的天气情况,出港航班信息,提供一手的“出行手册”,做好滞留游客的“晴雨表”。

在事件发酵接近尾声时,针对海口市政府做出的又一应急举措——给海口市民放“紧急假”,即为避免交通拥堵全市放假一天,《海南日报》于2月22日及时刊发新闻报道《市民游客点赞海口“紧急假”》,报道包括北京游客程光等在内的滞留旅客在微信朋友圈点赞海口“紧急假”:“用行动代替指责与谩骂,用温暖融化心中寒意,无论是政府还是市民,都在用心维护这个美丽小岛。”

《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从2月19日开始密集发布便民服务信息。2月20日上午,《海南日报》微信公众号一天数次发布重要资讯,通过《海南日报》客户端、新浪官方微博全天滚动发布最新资讯。截至2月21日晚,《海南日报》“两微一端”平台发布稿件累计阅读量超过900万人次。其中,《多方点赞海南:这是我看过的最温暖的堵车!》推出后,不到4个小时阅读量破“10万+”。

《海南日报》第一时间发布省领导对此事件的批示报道,向公众传达的是政府部门对此次事件的高度重视的信息,成功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第一时间刊发交通出行讯息、更新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向公众传达的是解决事件的举措和方案,有效地缓解滞留游客的焦虑情绪,成功显现了党报发布权威信息的形象;第一时间传递滞留旅客的心声,体现党报“以人民为中心”,对民意民情民声报道的根本落脚点。

二、面对舆情,权威不能失位

就本次“雾锁琼州海峡”公共危机事件来说,它吸引了全国媒体的聚焦,但不乏有网络媒体用比较有煽动性语言和表述进行报道。比如:《琼州海峡万车滞留情况调查 游客回家路为何堵成了“停车场”?》《海南返程机票为何能卖到1.9万元,航空公司有无坐地起价?!》《海南,一个你想走都走不了的地方》。一些公众号、自媒体也纷纷发声,如《琼州海峡已被“人海”沦陷》等。

面对舆情,《海南日报》在驳杂的信息丛林中抽丝剥茧、去芜存菁,加大力度对真实信息的传递,发布权威报道,引导民众坚决抵制一些互联网平台上的错误消息和煽动性的言论。同时,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尊重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传播规律,在版面配比、报道数量上也做到适度而不过度,防止受众接受疲劳,甚至抵触和反感。

版面安排注意报道节奏,凸显舆论张力。据笔者统计,2月23日《海南日报》推出《雾锁海峡归途阻 奋起疏堵暖意浓》4个整版报道,2月24、2月2 5、2月26日分别推出两个整版报道,随着滞留旅客减少,报道逐渐降温。

稿件议题设置适度,凸显正能量。第一,版面语言突出 “暖心”。以2月22日A 4版为例,稿件《海口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一线服务旅客“这里有更多的人需要我!”》《老人晕倒在海口公交车上 司机送医陪护直至转危为安 “每一位公交车司机遇到都会这么做”》的标题均体现“暖”字,版面还提炼关键词“大爱”“暖心”“尽责”,用加大字体等形式突出表现,彰显温情。第二,人物通讯突出“热心”。如《海口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坚守一线服务旅客 “这里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一手提着灭火器、一手提着油桶,海口油站员工为滞留旅客提供送油服务 桶桶及时油 解了游客忧》《海口一家人祖孙三代同当志愿者 “家味”面条贴心传递椰城情》等通讯,体现社会各界正在集中力量助力解决此次事件,选材贴近民生、贴近受众。第三,评论报道围绕“宽心”做文章,帮助受众加深对此次事件的认知,刊发评论文章《总是温情最动容》,鼓励受众换位思考,缓解公共危机事件突发时所激发的社会矛盾。

□ 今年春节过后,琼州海峡因大雾天气间断性停航。图为2018年2月21日,过万车辆滞留在海口三个港口和周边路段,许多志愿者、爱心企业员工和市民走上街头疏导交通,并免费为滞留旅客提供食物、饮水。(郭程/摄)

可以说,此次新闻战役,通过纵深挖掘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情感和人的心理状况,弘扬真善美,传递向上的、温暖的力量,做到面对舆情权威不失位。

三、面对网议,融媒不能失联

在这次公共危机事件中,“滞留车辆集体鸣笛”“堵车沿途垃圾遍地”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一组对比照片传播广泛——入港车辆井然有序,出港车辆垃圾遍地;一位滞留旅客在志愿者声明一人只能领一份热粥时,坚持索要四份……

类似这样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广泛。有自媒体公众号还以《海南给了你们很多温暖,而你们却在临别之际无情地伤害她!》激发本岛居民和外地游客矛盾。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新闻议题设置也随之下沉。此次公共危机事件中,《海南日报》发力纸媒,借力新媒体,打通新旧媒体舆论场,做到融媒不失联,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合力。

2月23日,《海南日报》客户端推出H5产品《一位滞留海口女游客的24小时“朋友圈”》,以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反映了广大网友对此次事件的真实心声,内容包括堵车现场的感想;给环卫工人点赞;为送水、面包、热粥的志愿者点赞等。《海南日报》还派出摄影记者随船采访离港旅客,用视频采访的方式插入H5,传递旅客心声。这个H5产品推出后获得7 9万的阅读量,创《海南日报》H5产品阅读量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2月24日、2 5日、26日,《海南日报》客户端推出“聚焦海口三港 滞留车辆过海”的视频直播,实时滚动播出天气、交通(轮渡、公交、汽车等)、滞留旅客返程情况、志愿者服务站点分布情况,为滞留旅客回家保驾护航,取得很好的报道反响。

猜你喜欢
琼州海峡版面权威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在海口揭牌
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琼州海峡办事处下月将挂牌成立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琼州海峡春运圆满收官
版面撷英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权威的影子
版面“三评”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