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以瑾
内容提要 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媒体融合转型中,重点打造了新型评论网站“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该网站2015年3月开通上线,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现已聚集了5000多名教育评论写作者和爱好者,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广泛社会参与度的教育类主流舆论平台,也是中国教育报刊社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重要试验田。
人人都在评论教育,但在观点多元、诉求复杂、利益分化、信息错位的背景下,个人意见的表达乃至情绪宣泄,许多时候却未必来自于对教育问题的全面、客观、深入观察。一些评论鱼龙混杂,常常造成视听混乱。好的教育评论,应该是那种能够引导认识、体现专业、启迪思想、凝聚共识、激发行动的理性文字,也应该是主流媒体在信息泛滥、众声喧哗时代精心经营的优质内 容。
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媒体融合转型的战略方向上,本着“开门、开放、开明”的原则,把P G C理念(专业内容生产)引入评论操作,2015年3月开通了新型评论网站“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经过多次迭代升级,现已聚集了500 0多名教育评论写作者和爱好者,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广泛社会参与度的教育类主流舆论平台,也是中国教育报刊社发挥主流舆论影响的新阵地,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重要试验田。
很多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而社会变革又经常会寻求教育的“药方”。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视野问题。针对教育问题发声,或者表达某种教育诉求,如果不多一些全局层面的考量,没有很好的结构性思维,很难形成有价值的、能启发人的观点。第二,站位问题。教育作为社会再生产系统的重要构成,理应对社会转型变革有更多的关切和表达,以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向全社会传递教育的立场和态度。
基于这样的考虑,蒲公英评论在创办之初确立了“以教育立场评论社会事件,以全局思维透视教育问题”的基本理念,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开阔的选题视野、活泼的评论风格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度,不断生产出“有批判、有理性、有温度”的原创作品。作为公共意见平台和教育主流舆论阵地,蒲公英评论还鼓励作者回到自己,回归日常,不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个人的行动能力,努力成为教育问题的审察者、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教育理想的探求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引导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和传播,是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挑战。蒲公英评论的探索是:网站编辑每天根据教育舆情动态,筛选并制作相关话题,以“点对点”和“点对面”两种方式向评论作者推送4至6个精选话题,通过议题设置来引导评论创作,并及时把优质原创内容提取到平台首页发布。用户在平台申请开通“评论工作室”,然后可登录个人工作室,根据平台推送的话题进行评论创作,也可自选主题撰写评论。
编辑部根据评论作者的意愿和表现,将评论作者分为两类: 一类是独立评论员。只要是关注教育议题、遵纪守法的写作爱好者,皆可注册申请成为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另一类是特约评论员。根据作品质量、影响力以及双方合作情况,编辑部不定期从独立评论员中约请优秀创作者成为特约评选员。特约评论员享有来稿优先编发、作为重点约稿对象、优先参加月度好稿评选、作品优先推荐给报刊发表等权利。
通过这一互动引导机制,蒲公英评论现已聚集来自教育界内外的500 0多名独立评论员、60多名特约评论员,吸引一大批草根写手、网络意见领袖和自由撰稿人为教育发声。平均每天产生原创作品40余篇,单日最高1 30多篇,原创内容生产能力在教育类网站中居于领先地位。
蒲公英评论上线之初即尝试与《中国教育报》评论部建立联动融合机制,即“编辑人员打通使用,策划选题联动实施,作者队伍共建共享,内容生产优势互补”,每天根据舆情动态及时反应、密集发声,形成立体的舆论引导态势。在融合实践中,蒲公英评论和中国教育报评论版报网联动,大大提升了选题策划能力和原创内容编发量。同时,联合策划推出“一周舆评”栏目,对每周重点舆情进行盘点分析。
为了发现和培养大学生评论作者,蒲公英评论、中国教育报评论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引导200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撰写教育评论20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优秀作品发表于《中国教育报》评论版和蒲公英评论首页,并被众多主流网站转载。很多高校积极响应,鼓励和推荐大学生参与评论大赛,甚至组织校园评论大赛。作为媒体融合试验田,蒲公英评论与中国教育报刊社所属的《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等媒体建立了内容合作机制,根据不同媒体定位和需求,源源不断地分发优质原创评论内容。
蒲公英评论的核心用户是教育评论创作者和爱好者。尽管这是一个小众群体,但他们作为不同范围的意见领袖所具有的分析表达能力、舆论影响能力不容小觑。如何更多地聚集评论作者,服务好、引导好他们的内容创作,本质上是加强主流舆论引导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因此,蒲公英评论和作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创作与编发,而应该是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应该有着价值和利益的共识。基于这些考虑,蒲公英平台确立了多样化的定位,坚持做大做强回报机制,让用户在平台上得到更大的施展空间和更多的获得感。
作为开放性的公共意见平台,用户可以在此充分表达交流,形成更加稳妥的教育见解;作为教育评论的交流和发布平台,评论作者可以得到日常性的专业引导和帮助,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评论作品,优质作品还可以获评月度好稿,得到数目不等的奖励;作为中国教育报刊社的选稿平台,优质评论文章会获选刊发于报刊版面。通过回报机制建设,蒲公英评论作者队伍持续发展壮大,很多评论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都以成为蒲公英评论作者为荣,不少作者在蒲公英评论的引导下,在分析教育问题方面专业水准有了很大提升,甚至成长为颇具名气的教育时评人和教育专家。
在此基础上,蒲公英评论开始探索面向教育智库的转型升级,通过评论人才库建设,分类发挥评论作者们的分布优势、分析才能,引导他们参与撰写舆情分析报告、进行地方教育调研、发掘基层教育改革创新案例经验,相关内容和产品进入中国教育报刊社· 中教传媒智库推出的《教育舆情内参》《教育改革情报》《教育决策参考》等智库产品。在蒲公英评论面向教育智库转型升级的同时,不少评论作者也实现了身份转型,成为业余教育智库分析师,职业回报度和成就感都大大得到了提升。
媒体融合转型时不我待,如何发挥好行业媒体的既有优势,与新理念、新技术相融相生,开创更加广阔的生存和作为空间,是所有行业媒体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难得机遇。经过3年的不懈探索,蒲公英评论对P G C理念从最初的理解认同到熟练操作,再到面向智库的创新发展,用实践经验和效果回答了如何引导专业用户参与内容创作和传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