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陈 欣
陈 欣《钱江晚报》新闻中心主任,主任编辑
前段时间,部门一位跑政法线的首席记者,很苦恼地和我聊起她的困惑——为了抢时间,每次去法院听庭,同行们一拿到通稿,便马上拍照片传回报社,几分钟后,同一则通稿便铺天盖地出现在各媒体的APP上了。“感觉我的工作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这位在一线跑了十多年的资深记者很无奈。很多时候,精彩的庭辩、曲折的案情本该是她发挥文字魅力的最好载体,但在速度面前,采访、文笔、细节……似乎成了多余;在通稿面前,讲求谋篇布局推敲文字挖掘深度,似乎成了奢侈和不合时宜。而令人不安和沮丧的是,这,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线采编人员日常新闻报道的常态。
新闻快餐时代,我们还能沉下心来专心做内容吗?速度和内容的天平该如何平衡?新闻报道的工匠精神又该如何坚守?事实上,在本地新闻坚守了20年,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同样时时拷问着我。寻求答案的过程,敦促我常常回头盘点这些年做过的报道,回望这些年在新闻一线打拼的难忘瞬 间。
刷屏时代,更要坚守初心做个“好工匠”
行业的巨变,新媒体的传播,让拼抢时间成了新闻竞争的一个着力点。会议新闻、突发新闻报道的争抢尤为激烈。赶到突发现场后,记者首先做的就是拍几张现场照片或者录一段直播视频传回报社,语音播报现场的情况,与此同时,后方新媒体编辑团队快速整理前方记者发回的信息,第一时间在新闻客户端上推送。在新媒体时代,视频、语音、图片、简短的文字,满足了用户对一条突发新闻的基本需求,新闻阅读已进入快餐时代和刷屏时代。
速度要不要抢?当然要。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第一个发出来的是新闻,第二家就成了“旧闻”,哪怕前后只差几秒钟,先发优势在互联网上就会被几何级放大。快,就意味着流量、点击量,而这两者,如今已成了媒体的“紧箍咒”,速度成了媒体比拼的主战场,抢新闻,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但一味拼抢速度同时带来另一个后果——同一时间被同一条新闻刷屏的用户们,渐渐失去了等待的耐心,等待我们捧出一篇有观察有情感有细节的文章;忙着抢首发的记者们也渐渐失去了打磨的耐心,打磨出一篇有观点有温度有文采的作品。为了提高点击量,不少媒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哗众取宠博眼球的标题上,放在猎奇低俗的奇闻上,却往往忽略了内容本身的精心打造和追求。
新闻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而是有观点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速度和内容的天平上,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对大多数报道而言,第一时间推送简讯后,记者的采访应该是刚刚开始而不是接近尾声。2017年,杭州古墩路上一家餐馆的煤气罐爆燃,爆燃气体波及路过的公交及其他车辆,引起了伤亡及交通大拥堵。《钱江晚报》记者赶赴现场后,第一时间发回照片及最新消息,后方迅速推送,抢到了全网首发的“头口水”,但报道没有止步于此。由于事发早高峰,受损最严重的又是一辆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但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事发后很多路人和乘客不顾安危,主动参与救援受伤人员。于是,在追问事故发生原因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这一群救援的普通人身上。通过深入采访,在救援人群中,又挖掘出一位典型人物,这是一位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河南司机,前不久弟弟在杭州出了车祸,得到了素不相识的杭州人的帮助,所以,他说将心比心,一定要为杭州做点什么。《钱江晚报》报道的这组救援群像,获得了“阿里天天正能量”的5万元奖励。全网首发加上滚动报道,这组稿件在《钱江晚报》的新闻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上的点击总量超过一个亿,创下浙报集团新媒体点击量的纪录;在版面上的报道,也被评为2017年度浙江新闻奖。
在媒体改革的浪潮中,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如何坚守记者的工匠精神,精心打磨作品,探讨这样的话题,绝非不合时宜,恰恰相反,因为不易,更是媒体人应该坚守坚持的。
22年盯一个案子,资深记者炼成“老公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个好工匠,要内心笃定,有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和坚持。新闻报道中的工匠精神如何打造,从这些年的新闻实践来看,专注力、创新力、细节力(感染力),三者缺一不可。
2017年,被称为“浙江第一悬案”的绿洲珠宝案告破。这个案子, 1995年在宁波发案。当年凶手劫走宁波绿洲珠宝行11公斤金饰,打死2名保安后逃窜。22年间,凶手先后4次作案,但每次都“全身而退”。浙江刑警追凶22年,《钱江晚报》资深公安记者柏建斌也盯了这个案子22年。22年间,专案组的侦查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记者一直与专案组保持定期联系,当得知案子告破,记者即连夜赶往抓获地、案发现 场。
绿洲珠宝案告破的报道见报后,我们接到无数个读者电话。其中,一位长兴的刑警特地找到柏建斌,他看了报道觉得长兴有一起命案积案作案手法和这位凶手非常相似。记者把这条线索第一时间传递给了专案组,经过侦查比对,确认属实。一则报道助力一起积案告破,这在浙江新闻史和刑侦史上都开了先河。
柏建斌用22年的执着见证了这个案子的起起伏伏,也用22年的时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记者的专注力。
事实上,柏建斌是浙江省最资深的公安记者,公安这条线,他一跑就是26年。当年他联系的通讯员,如今不少已经成了浙江省内各级公安部门的一把手,而他,至今仍奔忙在一线。“艺痴者技必良”,当你在一个领域埋头钻研了26年,不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都难。(详见本期《从一条跨度长达二十二年的新闻看条线记者的深耕》一文)
在新闻中心,这样的专家型记者不少。“术业有专攻”,我们鼓励记者在各自的报道领域成为“领头羊”,成为“牛记者”。《钱江晚报》跑线记者的稳定性较强,不少记者在自己的线口领域,一跑就是十来年。往往是对方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换了好几茬,跑线记者还坚守。因为数年如一日,专注自己的跑线领域,不少记者成了相关线口的半个专家,有时候对方单位开新闻发布会,都要预先征求钱晚记者的意见建议。
“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记者在某个领域的专注力,决定了他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他在这个领域所能达到的高度。
从蓝色钱江放火案报道看新闻报道如何突破
当个好“工匠”,要有专注力,也要追求突破、创新。
如果说,专注力体现的是记者在某一个报道领域的专注和深耕,创新力则更多体现在报道突破上,在有限条件下,能否突破现有的思路、限制、空间、写作方式,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又一村”。创新力决定的是作品的深 度。
2017年6月22日,杭州蓝色钱江的一把大火,让女主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丧生火海。豪宅、保姆、放火,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这注定是一场关注度极高的重大突发事件,加之家属质疑物业和消防救援不力,一时间网上各种传言纷扰,救援时究竟有没有及时破门、为何没有及时转移伤者?妈妈和三个孩子最终倒在哪里……与此同时,由于影响重大,政府相关部门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保持着异常谨慎的态度,关于事件的权威发布几乎缺失。
怎么办?在扑朔迷离中真相显得尤为可贵,要在允许的空间里,尽一切可能去突破,探寻真相,给公众一个交代。《钱江晚报》记者当即兵分数路进行实地走访——事发现场、杭城高楼、保姆市场、东莞保姆老家……但权威信息一定要通过权威部门获得。事实上,当天下午,我们就获悉保姆放火的内情,但对于具体的细节、当时的救援细节,知之甚少。凭借着和公安、消防部门长期积累下来的良好关系,又重点派出两路资深记者,一路突破参加救援的消防,说服他们第一时间客观还原救援的情景,针对家属和公众疑问最大的几个点一一回应;另一路当晚驻守杭州市公安局专案组现场,与公安局主要负责人面对面沟通,推敲发布内容,一直到次日凌晨。事实上,《钱江晚报》也是当晚唯一一家被允许进入专案组现场的媒体。24日,《钱江晚报》推出4个版的“大火之殇”,独家还原了当时的救援现场。
一篇走心的报道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
新闻采写是门手艺活,魅力在细节中。感染力是呈现一个新闻作品的张力、触动读者内心最深处的能力。
感染力哪里来,来自对细节的观察,对情感的把握拿捏,对文字打磨斟酌。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你的报道能不能“走心”。
2018年6月1 7日,浙江新昌30岁的农妇李月夜,在她人生的关口上,看到了生的希望——《钱江晚报》报道了她的故事后,短短两天时间,她的支付宝就收到了35万元捐款,她骨髓移植的治疗费用基本解决。
30岁的李月夜,突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配型移植,但分离了30年的亲生父母和姐弟拒绝配对检测,生命的最后希望寄托在7岁女儿身上,而数十万的医疗费,也是这个农村家庭迈不过的槛。李月夜躺在医院的隔离罩里,度日如年地等待着命运的判决。医院的护士长不忍心,悄悄给晚报爆了料,替她寻求帮助。
单纯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因病求助是个老题材已经很难突破,而且在此之前,本地一家电视台已经先期介入,播出了她的故事。怎样才能打动读者?唯有“走心”的报道,可以引起读者强烈共鸣。记者在病房待了整整一天。由于李月夜躺在隔离罩里,不太方便交流,所以大部分时间,记者都是在一旁静静守候观察,每个细节表情全都收入眼底。
打动人的是细节。当天,7岁的女儿从老家赶来检测配对,母女见面的一幕,在记者笔下是这样呈现的——
李月夜想到,生命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那只捂住眼睛的手微微颤抖着。
隔着罩子,李月夜又默默擦眼泪。“希望她可以和我配对成功,这样我也能活着,看着她长大。又希望她不可以,我不想她受到任何伤害,哪怕是疼痛。”
感染人的是情感。女儿的配型不知能不能配上,就算配上了后续的数十万医疗费又如何筹措,躺在隔离罩里的李月夜,内心是悲凉的——
李月夜躺在床上,盯着输液管里的药液缓慢地往下滴,她似乎听见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好像生命的摆钟,越来越慢,即将到点。
细节有了,情感到了,文字活了,稿子自然走心了。稿子在新闻客户端先推,考虑到同类题材的报道按惯例最后的点都会落在公布账号向社会求助上,而读者对于这样的求助其实有些反感,因此,我们并没有公布她的受捐账号。但客户端上一推,朋友圈一转,下面的留言全部都是问捐款账号的,于是我们在官微推送时加上了接受捐款的支付宝账号和手机号。短短一天,她丈夫的手机里,支付宝转账的消息几乎没停过,一天下来捐款20来万,更有热心读者直接去医院找到家属送捐款,他们说之前看电视播没觉得怎么样,但《钱江晚报》的报道把他们看哭了,一人帮一把,难关一定会挺过去。
一篇温暖走心的报道,让李月夜的人生关口,转向了全新的开始,也让我们年轻的记者,对这份职业有了更真实的审视:因为温暖,所以动人。有幸能用我们手中的笔,我们的文字,传递这份温暖,真好。
行业潮起潮落,也许都市报的寒冬还漫长;速度与内容、流量与情怀……也许这样的选择仍将时时拷问着我们。但对于身在其中、怀揣着梦想前行的我们,对内容的坚守,永远都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直面这份挑战、突出重围不可丢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