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72-01
“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这样深情的描述教师的生活。这也是刚当班主任时纯真的热情的我。
可一周下来,学生的周记却这样写到:进入六班,我飽受了人间的酸甜苦辣。酸的是与原班同学分开感到心酸。甜的是又认识了新的同学,并且和新的同学相处的很好。苦的是上课时与同桌唠嗑总能被班主任发现。辣的是老师那火辣辣的眼神,好似能看穿我的心思。读了这些话,仿佛这五味瓶就打碎在我心中。但我还是特地表扬了这名学生,说他很有创意。希望他在文学的路上能够越走越远。静下心来深深反思:为什么学生对我是这样的评价,是因为我对他们的爱不够吗?不,主要原因还是彼此的不接受,不理解。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为师者,更应慧心巧思”。只有用心去体会,用心去理解,用心去做。我的爱才能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
班主任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经常参与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和学生广泛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是我的日常功课。我喜欢在小事上和课间时的闲谈中和孩子们交流,谈学习,谈生活。生病时的细心照料,陪他们去看医生,给他们温暖的爱。课堂上我用心去感染班级里的每一个人。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如自己的父母、亲人般随和,而且可以信任。然后再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达到更好的效果。即使是在与学生能够像亲人、朋友一样交流时,我依旧要选择方式、技巧,注意态度,把握分寸,营造恰当的气氛,以消除学生的顾虑,好让学生在无所顾虑的环境下倾吐自己的心里话。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可是实际运作起来,这群不服管的90后起初让我很是头疼。有一个男孩子,他叫王喜民。总是做一些不入格的事,让我觉得他是有意和我过不去。学生中午迟到理应询问,他还会有借口和我争辩。“你那些规定都out了,一点都不人性化。”“我过时了,你一天一觉醒来,天都黑了,难道这就对吗?”“那能怎么办,你那么给力,这不让,那不让,满学年谁不知道你三火?”一时间我无语了。偶然间我知道他在家里是一个孝敬母亲的好孩子,我知道了我的方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我决定运用感恩教育去与他交流,同时也找来了有关感恩教育的视频,那是在一场家长会上的演讲“爱父母,爱同学,爱自己”的视频。我把这段视频放给同学们看,不少女孩子都湿了眼眶,男生们也都沉默了。当时我看到他的眼里也充满了认可。家长们向我反映,孩子们都有了变化。我决定以这种形式来感染学生的心理,并且不断查找资料,每月的感恩教育也被学生在周记里反应很是喜欢,而且也常常让他们写一些教育后的感想。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那个男生他在改变,他的言行、他的态度都让我知道了德育教育应该进行下去。“将爱进行到底”。如今在班级里的王喜民,已然是我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好班长。这也正是慧心巧思的结果。
人们都说母爱伟大,但在我眼里“师爱无疆”。在那个11月7号的漆黑的夜晚,因为停电学生们都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学生们都很懂事,等着来电。不一会,我的手机响了,本以为是家长,但是看看手机,知道是我家的“宝贝”。“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家里停电了,黒黒的,你回来陪我吧”。“宝贝,妈妈现在要陪哥哥姐姐们,等一会妈妈回家去陪你,好吗?”“不嘛?你现在就回来……”话都没说完,我狠心的把电话挂断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我是多么想陪在孩子的身边啊,可是我不可以。我是班主任,我身上还担负着60个家庭的希望啊。心里暗暗想到:原谅妈妈的善意的谎言,妈妈不是不想陪你,妈妈真的很希望现在就能陪伴在你身边。可是我知道,还有多少父母和我一样,想陪在孩子的身边呢?他们把孩子放在我的班级,这正是对我和学校的信任啊。此刻,母爱已变成师爱,师爱无疆。还记得,那个晚上,“老师,外边很黒,容易出现踩踏事件,很危险,你别出去了,你想吃什么,我们给你买回来。”我们班级的男生们主动外出,给所有女生买晚饭。大家团结在一起,相亲相爱。我知道作为班主任,这就是回报。我舍了小家,顾了大家,这就是班主任。我的爱和学生一路同行。
我奉献,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慧心巧思,我的爱永远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