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英
【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提高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模块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52-01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学的3套新教材在各地区广泛使用,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现阶段高中化学课程共包括2个必修模块,4个选修模块,模块课程的设置是对旧课程的革新,是对课程内容的重大调整,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并发展特色教学,对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模块课程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1.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选修模块存在的问题
高中化学现阶段共开设《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6个选修模块,由于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对开设6个模块的意愿强烈有所不同。另外,一些模块设计对实际情况估计不足,例如,《实验化学》模块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受到学校条件、教师能力的限制,该模块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必修模块存在的问题
必修模块由于是高考必考内容,学校教师等非常重视,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化学1》、《化学2》两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并未进行阐述,其次,两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与必修内容存在较多的重复,虽然可以巩固知识,但也给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惑与不便利。
2.高中化学新课程面临的挑战
2.1内容偏理科,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从化学模块教学的内容来看,更多的偏向理科,为了应对高考的需要开设,这就使得很多文科生对化学不够重视,在课堂上存在做其它学科作业、习题的现象,学生觉得内容不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造成很多学生放弃化学学科的现象出现。
2.2学生兴趣不浓,学科地位存在威胁
由于新课程是以模块形式进行教学,课程内容存在跳跃性,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不浓,理科班的学生除了完成与高考相关的知识学习外,不愿意再做其他的实践。通过调查发现,课程难度大是学生兴趣低的主要原因,这会影响学生高中阶段,乃至大学专业的选择,化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威胁。
2.3素质教育成为天方夜谭
高考是学生、学校在高中阶段的重要考查方式,高考对学校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将高考的压力下放到每节课,这就使得学生每节课都背负着高考的压力,而所谓的素质教育只是天方夜谭,科学素养等只是喊在嘴边的口号而已,而课本知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践也难以落实。
3.提高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
3.1合理分配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
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共同组成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模块教学,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两者的相互配合,必修模块要倾向于基础、稳定,选修模块要注重应用实践和能力的提升;必修模块应该是选修內容的地图,选修模块是对必修模块的强化和具体化。
3.2要适度降低选修模块的难度
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选修课模块的内容要注重灵活,要围绕特定的内容,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并能够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模块教学课程的设置之初就是为了能根据学校、学生的情况差异,而进行特色化教学,这就给学校较大的自主权,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素质培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要适当降低选修模块的难度,让文科生不再“谈虎色变”,让理科生站在高考的肩膀上,真正热爱化学科学。
3.3正确对待高考,促进高考命题改革
高考作为目前阶段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校和教师要对正确对待高考,高考是学生的近期需要,要让学生能扎实掌握化学知识,掌握做题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远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思维。此外,也要在教学中不断推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和改进,通过创新和探索推动高考命题的改革,增加对学生思维、动手能力的考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海英.析谈高中化学模块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与评价[J]. 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 2010(6):147.
[2]顾兆海.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模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