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伦和
【摘要】隨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反思教学理论深受广大学者的青睐。反思教学是一项思维活动与再学习活动,利于促进师生成长,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高中数学应引入反思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实现反思教学与数学的有效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反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39-01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实现自我评价,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强化教学能力,力求教学的合理化与科学化,深入分析教学目标与应用的教学手段,以实现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的作用
高中数学引入反思性教学方法,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合理性。反思性教学并非是简单的根据教学规划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开展教学活动后完成反思,力求以最佳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利于下次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是创新性。高中数学引入反思性教学法,能够为教师搭建创造性思考以及实践平台。由于高中数学在课堂实践教学时,教师应用反思性教学方法,并不是单纯的回顾教学每一个环节,而是分析数学实践教学状况,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反应,有创造性的处理教学时发生的问题。第三是发展性。是指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视为教学实战演习,利用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对实践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实现教学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
第一,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把40分钟课堂教学实践,合理浓缩至30分钟,利用10分钟的时间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效性[1]。第二,设计课程内容整体回顾环节,教师在完成数学知识讲解之后,要指引学生展开课堂教学内容的回顾与总结,并注重课堂重点知识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以《空间几何体》教学为例,课堂教学中针对简单的知识点,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几何体基础知识,而针对几何体的公式内容讲解,要设计内容回顾环节,让学生进行课程反思,然后回答教师提问,这样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反思教学质量,正确指引反思课程教学的构设。
2.借助变式,创造学生反思平台
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与水平,采用变式训练方法,利于学生解题时自主的开展反思,认知题型、题眼,懂得如何把握问题间存在的联系与差别[2]。以《二次函数》教学为例,题型是f(x)=(x-m)2+4,求解其在[-2,1]区间内的最小值。第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研究二次函数的求最值问题,如要先看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与对称轴,由于区间是固定的,因此需要结合对称轴和已知区间位置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实现求解。此时,教师对题型进行变式,求解区间[-2,1]的最大值。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巩固解题方法,再对问题变式进行分析与讨论,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首先,课堂实践教学时要根据高中数学教材特点,以数形结合的模式展开教学。如《立体几何初步》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空间立体图形知识,教师应组织学生共同制作不同类型的空间立体图形,例如选择纸片、剪刀、胶带等材料,制作圆柱体、锥体以及长方体等,此种反思性教学法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空间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容易掌握空间图形的相应特点;其次,高中数学知识教学时,应合理引入拓展式教学方法,比如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梳理知识结构,通过联想把数学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从而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数学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理念,加强学生反思与联想能力,实现学生综合性发展。
总结: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创新。而反思性教学方法的引入,利于教师通过课堂反思,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进行革新,打破传统教学格局,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脑、动手平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为塑造综合性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杨. 反思课堂教学,提高数学素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探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4):72-73.
[2]黄天光. 高中数学反思解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亚太教育,2016,(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