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耀
【摘要】初中德育教育方法贵在灵活多样,笔者针对初中德育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思路,力求方式创新,过程灵活,让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之时能够不排斥,欣然接收德育教育并且身体力行践行正确的德育观,希望笔者的研究对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水平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初中学生 德育教育 方法 灵活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62-02
德是立身之本,初中阶段作为人格定型的重要阶段,需要重视德育教育,结合初中德育教育实践情况来看,情况并不理想,德育收效甚微,这一方面是由于德育教育并未受到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德育方法出现了问题,笔者针对德育方法,提出了众多德育教育的实践措施引导,目的旨在促使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避免方法单一性带来的不完整教育和学生抵触心理。
一、更新德育观念
笔者在教育实践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现今的学生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接触的世界通过网络扩大,这些信息中有许多东西是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且在如今更加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德育内容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于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大,因此疑问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学校的德育教育已然不足以应对,应寻找新的德育方式。
二、突出学生地位
德育教育中学生是接收者,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是教学主体,师生应该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这一关系的确定也为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提供了基础。笔者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时常让学生自己组织德育主题,以学生最感兴趣的疑惑或者自己的“德育”信條来探讨,学生的观点自然不可能完全符合主流价值观,一些学生所提出的疑惑恰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疑问,此时笔者可能会在此类问题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停留和探讨,尽量让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将学生引向积极、善良的正能量方向思考。
三、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德育教育与一般的教育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并非是知识的传输,不只是生活的技能和反映,更是生活本身,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些班级的清洁区并未打扫干净,笔者了解后知道,原来遗留垃圾是班级教师所为,一些学生感到气愤因此并未清理,笔者认为,这就反映了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良好的德育教育方法。教师乱丢垃圾的行为让学生感到气愤,这说明学生对这一行为做出了否定评价,也就是说德育理论教育已经达到了效果,但是学生因为教师的行为对此产生了怀疑,这是德育教育方法缺失的表现,德育教育重在身教,教师在生活中要践行德育教育理念,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这一责任。而学生对于教师扔的垃圾视而不见,除了表现出学生的不满外,同时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
四、情感沟通,改换形式
德育既然是生活,那么以情感交流作为教育手段,是极好的德育教育方法,情感交流是师生间沟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方法,同样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认为,德育更是如此,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是爱的体现,德育本身是让学生更健康地发展,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个学生极其“恶劣”,平时与教师作对,欺负同学,学业也极差,但是笔者认为,小学生尽管行为有些恶劣,但心思单纯,他们行为的初衷可能并没有恶意,或许是因为他们并不明白行为本身的意义。就像一位父亲曾经告诉孩子,伤害别人就如同在木头上钉上钉子,尽管事后道歉,钉孔依然存在,伤害依然存在,而孩子通过这样的交流,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且改正了自己的行为。
五、家校合作
德育教育的众多方法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便是家校合作,因为学生的德育理念最初形成与巩固,都能够追溯到家庭,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在家庭的时间远大于在学校的时间,更大的原因是在家庭生活中,学生有一种最自然的信任状态,以至于在家庭中的各种情况和思想,学生都会本能地去接受和模仿,尽管这是无意识的,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与家庭结合。
初中德育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心中播下一颗正能量的种子,使其在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思想,对于正处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来说,方法的灵活多样是取得德育教育收效的关键,笔者所提出的五点措施,是从整个初中德育教育整体出发,对德育教育方式走向多样化的引导,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需要初中教师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宋美全.初中学生德育方法贵在灵活多样[J].德育美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