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答初探

2018-09-04 10:18方裕森
关键词:新课程

方裕森

摘要: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历史考试一改往日侧重于基础知识识记的特点,开始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学生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改以后一些典型材料题的分析以及学生在作答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来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以期对课改有所推动。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考试;材料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88-2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新颖、灵活、多样、区分度强,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材料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既有文言文,又有现代文,既有文字,又有图片、图表,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通过几道材料题和学生作答情况的分析来谈谈历史教学应该有的转变,不揣简陋,以就教于大方。

一、历史材料解析题的问法及考查的方向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十分具有艺术性,是命题人意愿的主要表达途径。现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必修部分的材料解析题的设问罗列如下:

21题:(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分)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22题:(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分)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分)

23题:(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分)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淤与于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2分)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查,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概括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设问的主要限定条件分三类:据材料、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其中直接根据材料回答的问题分值占总分值的47.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分值占总分值的37.5%,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问题的分值只占15%。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新课改后历史考试中对于纯粹识记的书本知识的考查大大减少,更多侧重于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概括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侧重于提高学生组织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发表见解、多元化评价人物、事件的能力。这就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停留于书本知识,不局限于死记硬背,而要博览群书、勤于思考。

二、学生对材料题的解答以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考试考查的侧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的学生在应对方面表现得有些吃力,下面我们就通过学生对上面材料解析题第23题的作答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第23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于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图表的解读能力,学生的回答中60%左右能提及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5%左右能同时提到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有部分学生的回答语言组织有问题,甚至是直接抄的材料中的“股票市场崩盘”,没有进一步提炼出经济危机这一关键信息。第二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提炼材料中关键信息和对历史研究方法的了解。这一道题学生的得分率很低,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一问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概括出来,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只有20%,研究视角的新意更是只有10%以内的正答率。第三问主要考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理解,以及表格中各派别的态度不同的原因,该题得分率居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列举的罗斯福大力干预经济的措施,对于局部生产关系的调整存在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理解。第四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论述题的形式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反复出现,但是学生依然没有适应,8分的题目普遍只有4分左右。

从这道题目的得分来看,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下几个问题:第一,系统化的知识比较欠缺;第二,概括材料的能力有限;第三,缺乏自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第四,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这就折射出我们课堂上的一些缺陷,需要我们对教学模式做出调整。

三、历史课堂的现状及反思

从历史考试中折射出来的问题不容乐观。学生为何面对考查能力、组织语言、发表观点的试题束手无策?这就说明我们的历史课堂存在以下問题:

首先,学生系统化的知识欠缺与教师拘泥于教材,拘泥于模块化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初中学生原本就没有通史基础,对于历史缺乏系统化的把握。在高中教学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和丰富,历史在学生的脑海中就是一块块残缺不全的碎片。在教学中无法融会贯通,自然而然面对考试心有余而力不足。

其次,概括材料的能力和自主运用知识知识能力的缺陷说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缺少相应的锻炼,课堂和课后教师都过多的扮演了讲解者的身份,学生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当被动的接受成为了习惯,考试中突然要求主动表达时,学生表现出的不适应也就理所当然。

最后,语言组织能力的匮乏与语文功底密切相关,但是也与课堂上参与多少密不可分。一个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如果课堂上一直默默无闻老师也无动于衷,那最后语言上的缺陷老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问题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因材施教,在课堂上更多的扮演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给学生的更多是能力而不是知识,课堂的舞台上我们应该是导演,学生才是演员。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在历史课堂上汲取营养,以史为鉴,才有可能让历史在他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课程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校本实践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负向能动性及其应对策略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探究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习的认同感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关注人类健康 凸显新课程理念
直线与圆的方程易错题简析
帮你实施新课程